奔富酒庄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奔富,是对生命过程最精彩与极致的诠释;奔富带来的不仅仅是美酒佳酿,更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
  奔富的故事,开端就与众不同。全球十大顶级的葡萄酒酒庄,缔造者不是修道士就是酒商,唯独奔富——这个新世界排名第一的酒庄——是由一位医生开创的。这不仅奠定了它的独特口感,更意味着对纯净品质的苛刻要求。
  实际上,奔富酒庄的历史,就是欧殖民者在澳洲开拓’发展’定居繁衍演变史的一个缩影,从这个美丽神奇国度近两百年的发展来看,奔富已经稳稳地站住了脚跟,并且在整个葡萄酒世界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被人们赞誉为澳洲最富盛名的葡萄酒品牌。在澳洲,这是一个无人不知的品牌,是—种品质生活的象征。
  
  纯净与爱,浇灌Grange经典
  这个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844年,来自英国的年轻医生克里斯多佛·洛神·奔富(DLChriscopher Rawson Penf01dS)在澳大利亚南部的阿德莱得创建酒园,带着医生的本能和职业素养,克里斯多佛坚信葡萄酒的药用价值,为此他用辛勤的汗水培育出一片葡萄园,并且从未停止孜孜不倦的研究和探索。而早在克里斯多佛离开英国去往澳洲之前,他获得了当时法国南部的部分葡萄树苗并且把它带到了南澳。1845年,他和他的妻子玛丽(Mary)在阿德莱得的市郊玛吉尔(Magill)种下了这些葡萄树苗,延续法国南部的葡萄种植的传统,他们也在葡萄树的中心地带建造了小石屋,他们夫妇把这小石屋称为Grange,在英文中的意思是“农庄”,这也是日后奔富酒庄最富盛名的葡萄酒Grange系列的由来,这个系列的葡萄酒在如今的市场中成为众多葡萄酒收藏家竞相收购的宠儿。也就是在那个简陋的石屋内,克里斯多佛建立了他的医学实验中心并且为他的病人制造苯酒和雪莱酒。随着葡萄酒的需求增加,克里斯多佛增加了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如果说克里斯多佛是奔富的创立人,那么他的妻子则是将该品牌发扬传承下来的守业人。克里斯多佛去世后,妻子玛丽接手管理酒园,奠定了奔富日后成功之路。奔富夫妇没有想到的是,由他们一手开创的酒园160年后成为澳大利亚葡萄酒的骄傲,以他们姓命名的酒园出产的美酒享誉世界。
  
  新世界奇葩
  自“葛兰许”(Grange)出窖六十年来,奔富酒庄逐步提升酒的档-欠并丰富酒的品种。1960年代的BIN系列、1970年代重新推出强调名种葡萄赤霞珠的BIN707、1983年开始酿单园酒系列、1995年酿造顶级霞多丽白酒。一路而来,奔富形成以“葛兰许”(Grange)为旗舰,统领各档优质酒;不同品种、不同风格的酒争香斗醇,总合成奔富风格。奔富的首席酿酒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均有在奔富10年以上甚至20年的经验,才有资格成为首席酿酒师。在奔富长期酿酒的经验令每一位首席酿酒师均非常熟悉奔富的酿酒传统以及风格,能够顺利地承上启下,保持完美品质,同时酿出更多档次的优质酒。经历世纪的洗礼与积淀,橡木桶中的滴滴琼浆仍生机勃发,坐拥举世的嘱目与尊敬,回响并增色于不同人生却同样精彩的瞬间。
  
  高层访谈
  Roman Linert先生
  Treasury Wine Estates
  亚洲区市场总监
  Q:奔富有何特点,有些什么系列的酒?
  A:奔富的特点是它有很多不同系列,使大家都有能力品尝和购买高品质的葡萄酒。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标志和奢华系列(ICON&LUXURY)其中有最出名的葛兰许(Granqe),雅塔娜(YAlq-ARNA),BIN707t此外还有奔富最受欢迎的B1N系列今年5月12日我们会在中国和澳洲同步发布BINl50。此外还有适合在餐厅吃饭时搭配饮用的汤马斯·海兰(THOMAS HYLAND)系列和在家随时可以饮用的蔻兰山(K00NUNGAHILL)系列。
  Q:在整个亚洲市场,中国客户处于什么地位?
  A: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非常有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涌现了大量的精英阶层,这些人懂葡萄酒,他们也能引领饮酒潮流,影响其他人。中国的客户乐于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品牌的葡萄酒,并愿意去尝试,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机会。这次我们将在中国和澳洲同步上市BIN150,也就是说只有在澳洲和中国才能买到这款酒,我们有时也会从亚洲其他市场调一些酒,以满足中国市场庞大的需求。在这次的品酒会上,我们的品牌大使也会向大家推荐一些奔富酒与中国菜肴的搭配方式,来迎合中国客户的需求。
  Q:此次在广州做品鉴会,希望有什么收获?
  A:南方市场是奔富在整个中国市场的重点,消费力非常强。我们将广州站作为2011年奔富体验巡展的首站,希望让更多的人通过这次活动了解奔富,体验奔富的葡萄酒。
  Q:推荐—本有关葡萄酒的书籍。
  A:《Rewards of Patients》。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酿造葡萄酒是一件需要很多耐心的事情·你需要等待合适的年份,等待合适的葡萄,有时甚至几十年才能够酿造出优质的葡萄酒。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很多有关奔富B1N系列葡萄酒的故事。
  Q:你从事酒精饮料行业多年,个人最偏爱哪一种酒?
  A:这是随着年纪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年轻的时候我比较喜欢啤酒,之后做伏特加,开始喝烈酒,现在随着年纪增长,我更爱葡萄酒了。平时我喝白葡萄酒多一些。
其他文献
拍照时,摄影师有些忐忑,他之前给无数大牌明星拍过封面,但这一次可是给“中国第一摄影师”拍照啊,这无异于班门弄斧。摄影师柔声建议顾老师把手势放松,顾导说这样可以吗?在场所有工作人员都被他的“一指禅”给逗笑了。  拍照前半小时,摄影师已经让替身走位,打好面光,可拍照时,助理还是被支得团团转。顾导正是为了把紧张的气氛松动起来,才插科打诨地摆出一副“拈花微笑,飞叶伤人”的禅趣图。众人与其说是被顾导的幽默打
期刊
在这个人人争抢话语权、企业家愈发明星化的时代击早宏却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即使做慈善,他也做得悄无声响,唯恐天下知道似的。  你—定知道星美,但你不—定知道覃宏。  作为星美的当家人,他还不太习惯和别人说话的时候,面前杵着一根话筒。即便是在这一刻,他带着星美新投资的电影、顾长卫新作《最爱》踏进摄影棚,也依然显得不自在。在这个企业家愈发明星化的时代,他低调得简直不像是一个商人了。但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个
期刊
国内汽车市场发展至今,主打中庸之道的传统B级车早已不能满足消费者追求高品质汽车生活的需求,而配备核心技术、品质优异的高性能车型,正在成为该级别市场的主流,而国产后的高尔夫GTI这样的高性能A级车也使自己的价格下降到30万元以下的区间内,直面B级车的挑战。    动力升级  该车最大的亮点在于搭载了福特全球最新的EcoBoost GTDi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PowerShift双离合变速器,带来同级
期刊
陈星送给陈扬的礼物,是一件以“爸爸陈扬”为主题的T恤。那天陈星在听着瑞士当地的电台,突然灵机一动,拿起一堆瑞士小镇的旧报纸,在无关紧要的当地新闻上,随手画下她心中的父亲。“如果不是凭感觉,是画不出来的。”  纯粹就是在旧报纸上这里画一笔、那里加一笔,很像游戏之作,但每一笔都很确定。陈扬说,“后来陈星将这件衣服拿给我看的时候,我觉得女儿走这条路是走得通的、是可以走下去的。很多东西对我们两父女而言,是
期刊
你熟悉,却未必知道的财富  土地土地,自古就是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词语。从“井田制”到“耕者有其田”,从封而建之到平均地权,不仅对社会管理者而言,土地是社会变更和进步的重要主题;其实平心来看,中国人常说,自家要留有“一亩三分地”,因为其物质上是一个家庭赖以生存的全部基础。而在传统的中国人心中,“土地”这个词也不仅是生活的保证,同时还是地位的象征。所以说,土地是巨大的有形、无形资产,一点也不过分。当然,
期刊
此次日内瓦车展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相当一部分车款都会强调其油耗经济性,这些数字的背后,不仅代表了以人为本、关爱地球的态度,还隐隐让人感受受到了一种产业复兴的味道,这是一种非常难以言喻、又相当微妙的预感……    越豪华,越节能  在日内瓦展上,全球首发当然是极大亮点,不过我们发现,在大胆独特的车身和车辆内部设计、充满未来感的信息交换灯光显示装置、新颖的信息显示和操作概念这些可带来更多驾驶乐趣的元素
期刊
汉雅轩成立三十周年庆典  地点 :香港,香港艺术中心包氏画廊  人物:张颂仁、林淑仪、皮力、  王广义、张晓刚、北岛等  “三十周年庆典并不是宣告结束,而是对外宣告,我们仍然在路上。”身穿灰色对襟中装的张颂仁话音刚落,便赢来满堂喝彩。作为汉雅轩而立之年的生日Party,2014年1月17日晚,香港艺术中心里的包氏画廊,人声鼎沸……  历时四个月的准备,汉雅轩迎来了三十周年的庆典—“汉雅一百:论坛”
期刊
左颖也玩围脖。采访她之前,我把她不算多的微博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从中得出结论:身材极好,脸庞透着股美国大妞的劲儿,又顶着宗申产业集团的接班人头衔,每条微博都吸引了大量的评论,人缘看起来还不错。人们都在说左宗申对左颖有什么样的影响,那女儿对父亲的改变呢?——“快乐。在美国的时候,每次要回国前几天,老爸心情都特别好。他们还听见过他在哼曲子。现在的一日三餐,我都尽量陪他们一起吃”。  在制造业圈子里,左宗
期刊
最近像长了翅膀的肥天使一样满天飞,忽南忽北,忽热忽冷,衣服都来不及换,常常是棉袄里裹着背心,棉裤里穿着泳裤。这除了飞机上永不消失的气流颠簸之外、'地面上的震颤也来势凶猛(跟日本的地震应该没有关系),让人时时惊倒慨叹。  先说说南边吧,三亚,每次去的时候都头疼,机场像越战电影逃难的地表没吃没喝,除了提前安排好车子来接你之外,其它的交通方式都会让你抓狂。这个荒岛跟旅游的关系似乎越来越小了'这里的人不谈
期刊
硕大的办公桌上,是邢同和在几十年建筑设计师生涯中收集的画册、文件报告及资料,他只要一坐下,就被埋没在其中。而在接受采访谈女儿蒋琼耳的当天,桌面中央却堆放着老照片、贺卡、信件以及所有记录女儿成长经曆的各类纸张——这些是邢同和前夜翻箱倒柜搜罗出的。  他拿出一张2010年在同济大学的合影照诉说着父女同台演讲的趣事:那天在礼堂举行“两代人,一扇门,把创意进行到底”的著名校友演讲活动,邢同和发表“创意无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