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 类失能剂国外研究近况

来源 :人民军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早在本世纪50年代初,美军已研制出 BZ,并于1962年正式装备部队。1973年公布了 BZ 的化学结构(二苯羟乙酸-3-喹咛环酯)。但由于合成工艺繁琐,造价昂贵,作用较慢,中毒效果难以预测以及不易穿透皮肤等缺点,以后就不再制造了。为了寻找比 BZ 性能更为合适的失能剂,美国对 BZ 类失能剂,即替代羟乙酸酯类化合物一直在进行大量研究。现就国外(主要是美国)在此方面的有关情况作
其他文献
烯丙醇类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砌块.近年来,自由基或阳离子对烯丙醇类化合物的加成引发的1,2-碳迁移反应迅速发展,被认为是合成含α-季碳中心的β-羰基化合物最有效的
近年来,化肥等农资产品受节能减排、出口增加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呈持续上涨态势,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为减轻因化肥等农资价格变动对农民种粮收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