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让习作的源泉汩汩流淌

来源 :周末·校园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89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的学生缺少对周围世界的洞察,不善于从身边事物中提炼习作的素材,经常为“写什么”而烦恼。因此,在三年级的习作起步教学中,我把引导学生擦亮观察生活的眼睛,打开观察生活的思路,提炼习作的素材,作为习作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挖掘课程资源
  各种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也丰富了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如科学课上,学习了《植物》《动物》后,结合“习作5”,给了解的动植物制作名片。
  我的名字叫蚯蚓。我没头没脸,没足没毛,像一根吸管,两端略微尖一点,中间还有一个环带。我最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是名副其实的“清道夫”,因为我最喜欢吃枯枝烂叶和垃圾,还能帮农民伯伯翻土施肥呢!我还有一个“特异功能”,那就是如果把我一切两半,我还能“起死回生”,变成两条蚯蚓。不过,如果切到了环带,我就命丧黄泉了。
  在多姿多彩的课程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很多时候还有亲自实践的过程。如美术课上,王老师请大家用橡皮泥捏一样喜欢的小动物,学生写道:
  我拿起橡皮泥,捏什么呢?哦,对了,就捏我家的小白兔吧。我先把白色的橡皮泥搓圆,捏上两个长长的“角”,压扁,就是兔耳朵啦。我再拿一点点红色的做小兔子的眼睛,用粉红色的做小兔子的三瓣嘴。嗯,再搓一个白色的椭圆形是小白兔的身子。现还剩下它的尾巴和四肢了,我继续把一点白色搓成很小的圆粘在了椭圆形的后面做它的尾巴,再捏四个小的椭圆形把它压扁做小兔子的四肢。哇,一只可爱的小兔子终于完成了。
  丰富多彩的课程学习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习作素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不失时机地进行点拨,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地练笔。
  二、抓住生活契机
  1.欣赏自然景色
  “七溪流水皆入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我们生活在一个景色秀丽的江南小镇。我经常利用节假日做先行者,把美丽的画面带进教室。轮到休息日,不少学生自然会请家长带着去感受。如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樱花后这样写道:
  这里是樱花的海洋。一朵朵,一簇簇,一丛丛的樱花,密密麻麻,挂满枝头,像无数的白蝴蝶停在枝头上。一阵微风吹来,片片花瓣飘落下来,犹如白蝴蝶受到了人们的惊扰纷纷飞离枝头。我缓缓地走在花瓣铺就的小路上,闻着淡淡的清香,不知不觉被这春意盎然的景色迷住了,仿佛自己变成了一朵美丽的樱花,在樱花的海洋中翩翩起舞。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周围有很多美的景色、美的事物,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去发现,去记录,成为习作的素材。
  2.观察周围的人和物
  家庭成员、班级同学、邻里亲戚,熟悉的、陌生的,形形色色的人是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我经常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如班上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学生这样写:
  我们班有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兄弟,他们和其他双胞胎一样,有着酷似的长相:瘦小的身材,白净的皮肤,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尽管他们俩几乎长得一模一样,但我还是一眼能分辨出哪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脸上有两颗不起眼的小黑痣,眼角有一点小伤疤的是弟弟陆清扬,他比较调皮。哥哥陆清源比较乖巧,一笑起来嘴角会露出两个小酒窝。
  这对双胞胎兄弟是热心人,一开学就为班级奉献了一瓶钢笔墨水,给大家带来了方便。
  很多学生的家庭还有特殊的新成员,猫、狗、兔子、仓鼠……这些小动物特殊的生活习性也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
  3.留住偶发事件
  我们的周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随手撷取其中的点滴也可以成为习作的素材。如一次我在批阅单元练习卷时,发现一个学生将名字写错了,在课堂上有意识与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对话。学生这样写:
  今天下午的语文课上,潘老师愁眉苦脸地说:“今天我遇到了一件麻烦的事,你们能不能帮帮我?”我们异口同声回答:“能!”又有同学说:“老师,您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潘老师拿出一张练习卷,只见上面写着“刘班”。
  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范思琪首先站起来说:“我猜是刘安。”我们回头看看刘安。刘安微笑着摇了摇头。那会是谁呢?糜佳怡说:“是刘璇吧?”我们又回头看看刘璇。刘璇点了点头,慢慢地站了起来。我们哈哈大笑起来,刘璇惭愧地低下了头。
  生活每天都是新的,然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多时候都会熟视无睹。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多提醒常引导,有时甚至需要创设情境再现“生活”。相信,渐渐地学生也会成为有心人,学会留意身边精彩的瞬间。
  三、引领亲身体验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节”“科技艺术节”等系列活动,班级内也会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队会。除此之外,每天还会有大课间活动、课外活动等等,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写的素材。如 “六一”节,我们班举行了快乐的“击鼓传花”游戏,学生这样写道:
  伴随着音乐的响起,“奶牛”在同学们之间传开了。陆清扬传给了方金辉,方金辉传给我,“奶牛”刚到我手里,音乐戛然而止。我只好放下“奶牛”,走上讲台抽了张小纸条,打开纸条,上面写着“拎一个同学的耳朵”。我往下面看了看,该拎谁的耳朵呢?对,李华睿,我们俩都是珠心算小能手,每天都在一起训练,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慢慢地向李华睿走去,轻轻地拉了一下他的耳朵。谁知,他像死了似的倒在了课桌上一动也不动。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家中的掌上明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我通过多种途径向家长宣传,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多为长辈分担家务劳动,丰富的劳动体验活动,也为习作提供了不少素材。
  ……
  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不停息。”只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习作的源泉一定会汩汩流淌。
其他文献
不知不觉,我已经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了。我的书包已经陪伴我整整4年。在学校的每一天里,你都与我相伴。白天,你会和我一起在教室里听课;晚上,和我一起在台灯下写作业。我也多亏了你,才能不寂寞,你是我最好的伙伴。  书包的外表并不华丽,只是普通的黑色,却有着自己的一份质朴。和许多书包一样,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唯一的职责便是容纳课本和文具,即使这样,我也感谢你。在早晨出发去学校的路上,你会给我第一份好心情
期刊
升入三年级,我认识了一位新同学。  他又高又瘦,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吹倒。他长着乌黑的头发,淡淡的眉毛。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好像清水洗过的钻石一样明亮,不偏不倚地嵌在那张白净的脸上。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蓝色边框的眼镜,看上去非常有学问呢!一张扁扁的嘴巴能说会道。他很喜欢笑,一笑起来就会露出两个小酒窝。你猜到他了吗?他就是我们班级里的赵文杰。  他是我们班有名的“话匣子”。他的话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期刊
小时候,总听大人们说,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慢慢长大后,我学会了一个又一个本领,诸如骑自行车、滑板、踢球、溜冰这些,现在回想起来,还真不是一下子就学会的,总是经历了无数失败、承受了许多苦痛才成功的。其中,我对这次寒假里溜冰事件印象深刻。  其实,我这次想学溜冰,是缘起于看到小伙伴们溜冰时那种又酷又帅的姿态。只见他们身穿溜冰鞋,潇洒地来回穿梭,不仅如此,他们还会花样溜冰呢,一会儿蹲着滑,一会儿跳跃滑,一
期刊
安德鲁·克莱门斯是美国伟大的作家,也是美国校园小说第一人,他写的书风靡全球,获奖无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了他的一本著作——《零花钱大计划》。  一个叫格雷格·肯顿的小男孩有一大堆本领,打棒球、踢足球、唱歌、弹钢琴、画画、阅读,学业成绩也很好。他样样都很优秀,不过他最厉害的本领要属“理财”了。他从小就特别喜欢钱,因为喜欢钱,他总是想方设法得到钱,因为喜欢钱,他总是想方设法去赚钱。  小学五年级的
期刊
打开时光的沙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有烦恼、有欢笑,有无奈……现在回忆起来却都是满满的幸福。  两年前,在众人的期待中,我们家又添了一位新成员——亲爱的弟弟。弟弟弯弯的眉毛,乌黑的眼睛,肉嘟嘟的,真是讨人喜欢。  一天,我在家里整理客厅,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火柴盒,刚要打开看看就被一只大手抢走了。看见盒子被抢走了,我郁闷至极,现在难得看见火柴了,我只是想看看。“小孩子不能玩火,小心‘玩火
期刊
阅读,我相信这个词大家一定不生疏,谁都有过阅读经历,但阅读对我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当我很小的时候,总觉得天那么蓝,草那么绿,花那么艳,一切都那么美好,看不清事物间纠纷,也不知道梦想是什么?渐渐地,我长大了,认识字了,把家里所有的书都看过了,有的看不懂跳过,但是看得懂的却给了我不少启发:“要坚持不懈,决不半途而废;要学会感恩,体谅父母;要关心他人,懂礼貌……”这些,都是阅读给予我的礼物,也让我决
期刊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语音未落,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大家高兴得欢呼雀跃,左蹦右跳,期待着比赛的到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下午,老师把同学们分成了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试试自己的力气。  我们零零散散的,队伍都没排好呢,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操场上。只见一条粗大的麻绳压在操场当中的两条红线上,麻绳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儿。只要把麻绳当中的红布条儿拉过靠自己一头的
期刊
童年趣事,件件都像一枚五彩的贝壳,这些五彩的贝壳,托起我美好的童年。  依稀记得那年我五岁,一天下午,我来到阳台拿拖鞋,突然一片粉红闯入了我的视野,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盆盛开的鲜花。我急速来到它的身边,好奇地观赏着,那花儿举起粉红的小喇叭,小巧玲珑的,真像缩小版的百合,好看极了!从那以后,我每天早晨都会去看望“小百合”。两星期后,我发现“小百合”有些异样,头垂得低低的,叶子也不像往常一样有精神了,像
期刊
天气终于放晴了,我们的烧烤活动也终于拉开了帷幕,可烧烤的过程却是一波三折。  烤架里正燃着大火,旁边则是一块块木炭,扑面而来的热气使我们汗流浃背。只见火舌肆意地舔着木炭,可这炭怎么也不着,就像在极地冰川待了一整年似的,直到火灭了,它仍是那样纹丝不动。这时,有人开始发牢骚了:“孙昱,你买的是什么炭,别告诉我真是从北极弄来的!”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这时,姚怡成开口了:“不能怪他,肯定是引火的方法有问题。
期刊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碗暖暖的姜汤,是一杯淡淡的清茶,是一个深情的拥抱,是一顶遮阳的大伞,是一束平淡的茉莉,是一声关切的问候……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的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来源于奶奶的“小灶”,我称之为“幸福小灶”。  奶奶的幸福小灶能奏出美妙的音乐。煤气灶上火苗的“呼呼”声,砧板上切菜的“嘟嘟”声,油锅里油温热的“嗞嗞”声,炸猪排时清脆的“噼啪”声……各种声音汇成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我时常会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