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歌坛国际天后“挨批”了。这次不是因为娱乐界的花边新闻,而是环保专家预计她的全球巡回演唱会,将造成1635吨的废气污染。看看环保专家给她算的帐:搭乘私人飞机,95吨废气;250名工作人员搭乘客机,1080吨碳污染;货运交通,碳排放达460吨。
一个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算得这么精确吗?没错,不仅如此,连搭电梯,洗热水澡,喝瓶装饮料这样的事,也有办法算出碳排放,这就是眼下时兴的“低碳生活”,为了减少日常生活的二氧化碳排放所做的努力。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候升温,让两极冰层加速融化,极端天气增加,低碳生活也因此受到特别的关注。
除此之外,过低碳生活,还要想各种办法抵消自己的碳排放。有人在种树,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的方法,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的带入了生活,就像网站低碳生活部落格的一句口号那么近,“你今天减碳了没?”
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低碳意味节能,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今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由于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膳食越来越多地消费以多耗能源、多排温室气体为代价生产的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肥胖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减肥群体又嗜好在耗费电力的人工环境,如空调健身房、电动跑步机等进行瘦身消费,其环境代价是增排温室气体。
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
低碳达人
“8月27日,开车25.6公里(4.72kg)+搭电梯24层(5.232kg)+用电脑10小时(0.18kg)+外食三餐(1.44kg)+热水澡15分钟(0.42kg)+洗衣机40分钟(0.117kg)+ 开电风扇10小时人均(0.25kg)……”台湾有名的“减碳达人”张杨干这一天的碳排放总量为14.104kg。
张杨干对减碳很执着,每天记录自己的碳排放,如果上一周的碳排放太多,他会改搭公交车、少吃牛肉、上班走楼梯等办法来减少碳排放。外号“阿干”的他,曾经从照片里看到一个小岛因为气候变暖而被海水淹没,受到触动后去英国念全球暖化硕士,毕业后一直致力于低碳生活的推广。
另外还有一位著名的低碳达人,芮成钢。他是中国购买个人碳排量第一人。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一年前,芮成钢送了奥运会一份礼物:一年开车的碳排量。按每周200公里计算,他一年的碳排量为2.93吨,算下来是300多元。这些钱被世界环保组织用来处理环境污染以及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300多元并不是一个大数目,却可以抵消一年开车的碳排放,听起来相当划算。
低碳在身边
当然,并非每个过低碳生活的人都如此的“苦行”。有一位杂志编辑在收集低碳生活的资料时发现,原来吃牛肉比吃猪肉的碳排放要高,这个细节打动了他。
很多过低碳生活的人,正是被同样的细节打动。当新闻告诉我们,全球气候变暖90%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北极的冰层加速融化,极端天气的日子增加,我们可能仍然不知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到底要怎么做呢?
所幸有了低碳生活的出现,它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计算碳足迹
自从2007年6月,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器之后,在很多网站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计算器。只需输入你的交通里程、用了多少升油或日常生活的用电量,就能知道到底产生了多少二氧化碳。在知道自己的碳排放量后,有的计算器还会告诉你,为了抵消掉这些碳,你需要种多少棵树。
比如,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电度数×0.785;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0.785;一次200到1000公里的飞机旅行=55+0.105×(公里数-200)。
别被这些公式看花了眼,虽然各式各样的计算器要你填入很多数据,但最后你会拿到一份“碳生活”的详细清单。
低碳行动
1,碳中性酒店URBN
澳大利亚人Jules Kwan和美国人Scott Barrack连同另外两位设计师朋友,Raefer Wallis和Sacha Silva一起,在上海设计了中国第一所碳中性酒店URBN。
URBN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每个细节,都为减少碳排放做了考虑。窗前装了竹竿,夏天被绿色植物覆盖,成为天然的遮荫窗帘,冬天植物休眠,阳光又能够照进房间;顶楼是雨水灌溉的自然生长花园,而所有的窗户、灯泡都用了节能型的材料。
URBN请了一家做碳贸易的公司——碳绿来计算酒店的碳排放量,入住URBN,每位客人其实已经为自己在酒店的碳排放付了费。巧合的是,URBN和碳绿合作的环保项目就在广州,利用垃圾填埋场散发的甲烷,做绿色能量。
2,商品上的碳足迹标签
英国最近出现了低碳生活的新动向,在超市购物时,可以看看包装上的“碳足迹”标签。上面记录了这一样产品,在生长、生产的过程中,排放了多少碳。热衷低碳生活的人们对此非常感兴趣,购物的同时也能做个“低碳人”。
3,买碳汇林 抵掉碳排放
9棵树可以做些什么?它们能消耗掉2000公里飞机旅行,300度电,和开车消耗100公升汽油的碳排放,总共约1000kg。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到2015年,中国的人均碳足迹将达到每年5.2吨,算算我们需要种多少棵树吧。
低碳生活风向标
1,少喝瓶装水。一个瓶子重复使用20次可减少30%的碳排量,带上漂亮的水壶外出吧。
2,电视电脑不用就关掉。闲暇的周末,是不是一整天都开着电脑、电视,给家里制造一些声音呢?如果离开的时间比较长,至少关上显示器。
3,空调温度高一度。
4,走楼梯。爬十几层楼去上班那可不容易,不过下楼还是挺方便的。
5,少开私家车。开车用掉100公升汽油,排出二氧化碳270kg,若大家平摊这个数,应该会好很多吧?
6,使用省电灯泡。11瓦的节能灯就相当于80瓦白炽灯的亮度,使用寿命比白炽灯长6到8倍,是时候换掉家里的白炽灯了。
7,多种树。一棵树一年大概能吸收265kg二氧化碳,美化环境和环保的两全之策。
8,购买本地产品。长途运输产品,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如选择本地的新鲜产品吧。
9,少吃肉,特别是牛肉。牛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生产1公斤牛肉,会产生36.4公斤的二氧化碳,可以让100w的灯泡亮上20天。
低碳经济中的减法生活
随着低碳经济日益进入人们的生活,环保意识浓厚的乐活潮人们立刻积极响应,并大力推出相应的“减法生活”,让人们不但可以净化自己的生活空间,更达到了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目的。
现代的城市生活让人无法停下前行的脚步,从一开始人们就生活在加法的“比较级”之中。有了“good”就要“better”,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广告更是被许多人奉为座右铭。当纷繁复杂的事情将人的生活占据的时候,人就失去了自我,成为了生活的奴隶。于是这个时候,这种名为“减法生活”的生活态度,成为都市职场人推崇的生存法则。
减法生活,顾名思义就是将不需要的麻烦从生活中减去。它是一种让生活尽量简单化的状态;是一种倾听内心的声音,忠实于真实想法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化繁为简获得幸福并懂得享受幸福的能力。
以“减法生活”命名的公益活动,即减法生活绿色公益行动,倡导人们过“减法生活”,节约一度电,少开一天车,减去太多的烦恼和欲望,减去对环境不必要的破坏,从而还我们一个安宁、纯净的灵魂,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
减去生活的烦琐
受访人/裘倩 外企白领
裘倩是一个外资企业的广告部经理助理,一个标准的女白领。喜欢小资生活情调的她,却也承受着工作之中沉重的压力。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步调,裘倩总结出了自己的“减法法则”。在她看来,“减法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时间统筹方式。
她说,太多的人虽然不满意现有的生活状态,可是真要让他们做出改变的时候却又缺乏足够的意愿。而想要减去繁冗,回归质朴生活,这就是首先要改变的事情: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明确自己想要空闲生活的意愿,才能有对生活作出减法的勇气和动力。
减法带来的简单生活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想过自己喜欢的那种生活,可是却又担心工作完不成无法交代。一来一去不仅没有做到‘减法’,反而凭空给自己增添了压力。减法生活的改变程度是与你的意愿程度等比相关的。”
除去改变的意愿,“减法生活”就是要认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给自己的工作划定好时间,将重要的优先做,将不重要的合并或者丢弃,这就实现了“减法”的效果。而在这一阶段,统筹方法的应用很重要。
裘倩说:“有很多时候我都要同时面对不同的工作。不论是文件处理,还是联系业务或者是出去应酬,这些都属于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但是如果都完成的话显然就会被工作牵着鼻子走了。这个时候我就会好好想想哪些是必须完成的,哪些是即使完成不了或者推迟完成也不会有影响。”
工作中的减法应酬
裘倩举了她工作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她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与各个相关企业维持联系,每个月都有一个拜访工作登记,一个月需要去至少4家公司,和其业务部门进行联系,互通消息。她说,“一般去做业务联系谈工作的时间最多就一个小时。但是别人做一次访问要一天,大量的时间都是参加应酬。我不否认这些应酬可以拉近双方关系,但是工作其实也并不一定非要靠这些来维持关系。”
裘倩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免去应酬的时间,一天就可以拜访全部的4家公司。然后在去的同时带一些小礼物,即减去了时间的花费,也维持了一个干练的形象,一举两得。
好的休息才是前进的动力
受访人/杨昊 通讯技术工程师
如果裘倩在生活上所作的减法只是个位数运算的话,杨昊的“减法生活”则称得上是大手笔。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杨昊向所在的公司请了长假,准备出国旅游一番。
杨昊是一家通讯公司的工程师,也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平常的工作可以算得上是日以继夜。而每当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应酬又让他应接不暇。于是,杨昊干脆决定把这些不必要的东西从生活中减去。
减去工作的繁冗
他说:“我对应酬的事从来都不‘感冒’。不习惯又得陪笑脸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这些让我很有压力。而我又喜欢旅游,那么加班中积累置换来的假期就成了我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把减去不要的,一方面又可以加上我想要的。何其乐哉!”
减法生活不止体现在减去繁冗工作这一方面,减少不愿意的应酬,减少不必要的开销,甚至连减少屋子里多余的物品,都应该视为减法生活的重要内容。减法生活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如何顺从自己的本心,让生活变得更简洁;去掉繁冗,让心灵好好放个假。只有充分的休息之后,人才能从前一段工作中缓解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TIPS:奇思妙想
低碳也好,减法生活也好,其实说到底都是缘于人们的环保意识,除了我们随手可以完成的小事,更有些不得了的家伙开动脑筋,创造出各种各样奇妙的东西,为人们的乐活生活增添是不少乐趣。
文件灯
文件灯,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张张文件纸包装起来的台灯。这款特别的台灯除了可以充当临时备忘夹,回收利用废弃文件纸以外,还能显示出你随意洒脱的气质。
环保一次性餐盘
尽管强调环保,但是还是有不少时候无可避免地需要使用一次性餐盘。这款一次性餐盘十分环保,使用之后可以把它当作飞盘扔出去。除了可以增加聚会的欢乐气氛,这些不能再重复使用的盘子也变成了小鸟的食材。
轻松打造自家菜园
您是不是想要把后院的小片空地利用起来,却又担心自己没那种植手艺呢?这款菜园垫子可以帮你轻松打造自家菜园。买回垫子之后,你只需要把已经内置了种子和肥料的垫子摊开,放到空地上,按照说明书,在上面盖上适量的土,记得勤浇水就好了。
草皮车
要想让汽车绝对环保可是件难事儿,环保主义者给各式各样的汽车遮上草皮,用一种新方法宣传环保主张。我们也来给废旧汽车披上绿装吧?
树叶能源开发
科学家们利用玻璃叶片,模拟了真实树叶从根部汲取水分输送养分并最终将水分通过叶片蒸发出去的过程,从中获取电能。它将作为太阳能补充能源使用。
折叠狗笼
这款折叠狗笼十分柔软,四面的网孔也保证了笼子的透气性,即使是长途跋涉也不会让狗狗难受。折叠收纳也很方便,不会占用太多空间,轻巧的构造便于随时取用。给家里的狗狗买一款大小合适的临时小窝吧。
树叶名片
通过激光技术,你可以把自己的名片信息刻在树叶上。如此别具一格的名片让人印象深刻,即便是随手丢弃也不会污染环境。可谓是集广告和环保于一身的真正绿色名片。
可降解碗
荷兰设计师用胡萝卜、辣椒、甜菜根、韭葱、西红柿等若干蔬菜制成了这套薄如蝉翼的可降解碗。经过特殊的烘干压制,各种蔬菜都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模样,且同款蔬菜压制的碗都各不相同。无污染、纯天然的原料能让你放心使用。
一个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算得这么精确吗?没错,不仅如此,连搭电梯,洗热水澡,喝瓶装饮料这样的事,也有办法算出碳排放,这就是眼下时兴的“低碳生活”,为了减少日常生活的二氧化碳排放所做的努力。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候升温,让两极冰层加速融化,极端天气增加,低碳生活也因此受到特别的关注。
除此之外,过低碳生活,还要想各种办法抵消自己的碳排放。有人在种树,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的方法,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的带入了生活,就像网站低碳生活部落格的一句口号那么近,“你今天减碳了没?”
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低碳意味节能,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今年6月全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单让公众理解“限塑”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由于人们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膳食越来越多地消费以多耗能源、多排温室气体为代价生产的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肥胖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城市中一些减肥群体又嗜好在耗费电力的人工环境,如空调健身房、电动跑步机等进行瘦身消费,其环境代价是增排温室气体。
人们要实现宏大的节能降耗战略,或许要取决于很多细微之处。这“细微之处”不只是制造业、建筑业中许多节能技术改进的细节,也包括日常生活习惯中许多节能细节。
低碳达人
“8月27日,开车25.6公里(4.72kg)+搭电梯24层(5.232kg)+用电脑10小时(0.18kg)+外食三餐(1.44kg)+热水澡15分钟(0.42kg)+洗衣机40分钟(0.117kg)+ 开电风扇10小时人均(0.25kg)……”台湾有名的“减碳达人”张杨干这一天的碳排放总量为14.104kg。
张杨干对减碳很执着,每天记录自己的碳排放,如果上一周的碳排放太多,他会改搭公交车、少吃牛肉、上班走楼梯等办法来减少碳排放。外号“阿干”的他,曾经从照片里看到一个小岛因为气候变暖而被海水淹没,受到触动后去英国念全球暖化硕士,毕业后一直致力于低碳生活的推广。
另外还有一位著名的低碳达人,芮成钢。他是中国购买个人碳排量第一人。在北京奥运会开幕的一年前,芮成钢送了奥运会一份礼物:一年开车的碳排量。按每周200公里计算,他一年的碳排量为2.93吨,算下来是300多元。这些钱被世界环保组织用来处理环境污染以及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300多元并不是一个大数目,却可以抵消一年开车的碳排放,听起来相当划算。
低碳在身边
当然,并非每个过低碳生活的人都如此的“苦行”。有一位杂志编辑在收集低碳生活的资料时发现,原来吃牛肉比吃猪肉的碳排放要高,这个细节打动了他。
很多过低碳生活的人,正是被同样的细节打动。当新闻告诉我们,全球气候变暖90%的原因是人类活动,北极的冰层加速融化,极端天气的日子增加,我们可能仍然不知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到底要怎么做呢?
所幸有了低碳生活的出现,它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计算碳足迹
自从2007年6月,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在官方网站发布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器之后,在很多网站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计算器。只需输入你的交通里程、用了多少升油或日常生活的用电量,就能知道到底产生了多少二氧化碳。在知道自己的碳排放量后,有的计算器还会告诉你,为了抵消掉这些碳,你需要种多少棵树。
比如,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 耗电度数×0.785;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公升数×0.785;一次200到1000公里的飞机旅行=55+0.105×(公里数-200)。
别被这些公式看花了眼,虽然各式各样的计算器要你填入很多数据,但最后你会拿到一份“碳生活”的详细清单。
低碳行动
1,碳中性酒店URBN
澳大利亚人Jules Kwan和美国人Scott Barrack连同另外两位设计师朋友,Raefer Wallis和Sacha Silva一起,在上海设计了中国第一所碳中性酒店URBN。
URBN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每个细节,都为减少碳排放做了考虑。窗前装了竹竿,夏天被绿色植物覆盖,成为天然的遮荫窗帘,冬天植物休眠,阳光又能够照进房间;顶楼是雨水灌溉的自然生长花园,而所有的窗户、灯泡都用了节能型的材料。
URBN请了一家做碳贸易的公司——碳绿来计算酒店的碳排放量,入住URBN,每位客人其实已经为自己在酒店的碳排放付了费。巧合的是,URBN和碳绿合作的环保项目就在广州,利用垃圾填埋场散发的甲烷,做绿色能量。
2,商品上的碳足迹标签
英国最近出现了低碳生活的新动向,在超市购物时,可以看看包装上的“碳足迹”标签。上面记录了这一样产品,在生长、生产的过程中,排放了多少碳。热衷低碳生活的人们对此非常感兴趣,购物的同时也能做个“低碳人”。
3,买碳汇林 抵掉碳排放
9棵树可以做些什么?它们能消耗掉2000公里飞机旅行,300度电,和开车消耗100公升汽油的碳排放,总共约1000kg。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到2015年,中国的人均碳足迹将达到每年5.2吨,算算我们需要种多少棵树吧。
低碳生活风向标
1,少喝瓶装水。一个瓶子重复使用20次可减少30%的碳排量,带上漂亮的水壶外出吧。
2,电视电脑不用就关掉。闲暇的周末,是不是一整天都开着电脑、电视,给家里制造一些声音呢?如果离开的时间比较长,至少关上显示器。
3,空调温度高一度。
4,走楼梯。爬十几层楼去上班那可不容易,不过下楼还是挺方便的。
5,少开私家车。开车用掉100公升汽油,排出二氧化碳270kg,若大家平摊这个数,应该会好很多吧?
6,使用省电灯泡。11瓦的节能灯就相当于80瓦白炽灯的亮度,使用寿命比白炽灯长6到8倍,是时候换掉家里的白炽灯了。
7,多种树。一棵树一年大概能吸收265kg二氧化碳,美化环境和环保的两全之策。
8,购买本地产品。长途运输产品,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如选择本地的新鲜产品吧。
9,少吃肉,特别是牛肉。牛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生产1公斤牛肉,会产生36.4公斤的二氧化碳,可以让100w的灯泡亮上20天。
低碳经济中的减法生活
随着低碳经济日益进入人们的生活,环保意识浓厚的乐活潮人们立刻积极响应,并大力推出相应的“减法生活”,让人们不但可以净化自己的生活空间,更达到了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目的。
现代的城市生活让人无法停下前行的脚步,从一开始人们就生活在加法的“比较级”之中。有了“good”就要“better”,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广告更是被许多人奉为座右铭。当纷繁复杂的事情将人的生活占据的时候,人就失去了自我,成为了生活的奴隶。于是这个时候,这种名为“减法生活”的生活态度,成为都市职场人推崇的生存法则。
减法生活,顾名思义就是将不需要的麻烦从生活中减去。它是一种让生活尽量简单化的状态;是一种倾听内心的声音,忠实于真实想法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化繁为简获得幸福并懂得享受幸福的能力。
以“减法生活”命名的公益活动,即减法生活绿色公益行动,倡导人们过“减法生活”,节约一度电,少开一天车,减去太多的烦恼和欲望,减去对环境不必要的破坏,从而还我们一个安宁、纯净的灵魂,同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
减去生活的烦琐
受访人/裘倩 外企白领
裘倩是一个外资企业的广告部经理助理,一个标准的女白领。喜欢小资生活情调的她,却也承受着工作之中沉重的压力。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步调,裘倩总结出了自己的“减法法则”。在她看来,“减法生活”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时间统筹方式。
她说,太多的人虽然不满意现有的生活状态,可是真要让他们做出改变的时候却又缺乏足够的意愿。而想要减去繁冗,回归质朴生活,这就是首先要改变的事情: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明确自己想要空闲生活的意愿,才能有对生活作出减法的勇气和动力。
减法带来的简单生活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想过自己喜欢的那种生活,可是却又担心工作完不成无法交代。一来一去不仅没有做到‘减法’,反而凭空给自己增添了压力。减法生活的改变程度是与你的意愿程度等比相关的。”
除去改变的意愿,“减法生活”就是要认清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给自己的工作划定好时间,将重要的优先做,将不重要的合并或者丢弃,这就实现了“减法”的效果。而在这一阶段,统筹方法的应用很重要。
裘倩说:“有很多时候我都要同时面对不同的工作。不论是文件处理,还是联系业务或者是出去应酬,这些都属于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但是如果都完成的话显然就会被工作牵着鼻子走了。这个时候我就会好好想想哪些是必须完成的,哪些是即使完成不了或者推迟完成也不会有影响。”
工作中的减法应酬
裘倩举了她工作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她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与各个相关企业维持联系,每个月都有一个拜访工作登记,一个月需要去至少4家公司,和其业务部门进行联系,互通消息。她说,“一般去做业务联系谈工作的时间最多就一个小时。但是别人做一次访问要一天,大量的时间都是参加应酬。我不否认这些应酬可以拉近双方关系,但是工作其实也并不一定非要靠这些来维持关系。”
裘倩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很简单,免去应酬的时间,一天就可以拜访全部的4家公司。然后在去的同时带一些小礼物,即减去了时间的花费,也维持了一个干练的形象,一举两得。
好的休息才是前进的动力
受访人/杨昊 通讯技术工程师
如果裘倩在生活上所作的减法只是个位数运算的话,杨昊的“减法生活”则称得上是大手笔。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杨昊向所在的公司请了长假,准备出国旅游一番。
杨昊是一家通讯公司的工程师,也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平常的工作可以算得上是日以继夜。而每当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应酬又让他应接不暇。于是,杨昊干脆决定把这些不必要的东西从生活中减去。
减去工作的繁冗
他说:“我对应酬的事从来都不‘感冒’。不习惯又得陪笑脸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这些让我很有压力。而我又喜欢旅游,那么加班中积累置换来的假期就成了我最好的选择。一方面可以把减去不要的,一方面又可以加上我想要的。何其乐哉!”
减法生活不止体现在减去繁冗工作这一方面,减少不愿意的应酬,减少不必要的开销,甚至连减少屋子里多余的物品,都应该视为减法生活的重要内容。减法生活的核心内容就在于,如何顺从自己的本心,让生活变得更简洁;去掉繁冗,让心灵好好放个假。只有充分的休息之后,人才能从前一段工作中缓解出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TIPS:奇思妙想
低碳也好,减法生活也好,其实说到底都是缘于人们的环保意识,除了我们随手可以完成的小事,更有些不得了的家伙开动脑筋,创造出各种各样奇妙的东西,为人们的乐活生活增添是不少乐趣。
文件灯
文件灯,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张张文件纸包装起来的台灯。这款特别的台灯除了可以充当临时备忘夹,回收利用废弃文件纸以外,还能显示出你随意洒脱的气质。
环保一次性餐盘
尽管强调环保,但是还是有不少时候无可避免地需要使用一次性餐盘。这款一次性餐盘十分环保,使用之后可以把它当作飞盘扔出去。除了可以增加聚会的欢乐气氛,这些不能再重复使用的盘子也变成了小鸟的食材。
轻松打造自家菜园
您是不是想要把后院的小片空地利用起来,却又担心自己没那种植手艺呢?这款菜园垫子可以帮你轻松打造自家菜园。买回垫子之后,你只需要把已经内置了种子和肥料的垫子摊开,放到空地上,按照说明书,在上面盖上适量的土,记得勤浇水就好了。
草皮车
要想让汽车绝对环保可是件难事儿,环保主义者给各式各样的汽车遮上草皮,用一种新方法宣传环保主张。我们也来给废旧汽车披上绿装吧?
树叶能源开发
科学家们利用玻璃叶片,模拟了真实树叶从根部汲取水分输送养分并最终将水分通过叶片蒸发出去的过程,从中获取电能。它将作为太阳能补充能源使用。
折叠狗笼
这款折叠狗笼十分柔软,四面的网孔也保证了笼子的透气性,即使是长途跋涉也不会让狗狗难受。折叠收纳也很方便,不会占用太多空间,轻巧的构造便于随时取用。给家里的狗狗买一款大小合适的临时小窝吧。
树叶名片
通过激光技术,你可以把自己的名片信息刻在树叶上。如此别具一格的名片让人印象深刻,即便是随手丢弃也不会污染环境。可谓是集广告和环保于一身的真正绿色名片。
可降解碗
荷兰设计师用胡萝卜、辣椒、甜菜根、韭葱、西红柿等若干蔬菜制成了这套薄如蝉翼的可降解碗。经过特殊的烘干压制,各种蔬菜都改变了自己原先的模样,且同款蔬菜压制的碗都各不相同。无污染、纯天然的原料能让你放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