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要触及学生心灵

来源 :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m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要象春雨那样,润物细无声,轻轻地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在我看来,德育是一种心对心的交流、感化、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平等的。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需要形式创新、注重真实情感体验,并细化德育目标,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一种享受。
  关键词:情感交流 创新 情感体验 细化
  正文:
  一直以来,我都很赞同这句话: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要象春雨那样,润物细无声,轻轻地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在我看来,德育是一种心对心的交流、感化、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是平等的。
  一.德育工作需要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先施爱于学生,学生才能亲师,尊师。在平日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幽默风趣的动作,热情爱抚的目光,都给学生以鼓励,勇气。
   作为教师或许应该多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不妨多了解一些他们的最爱,与最讨厌的事等等,与学生平等相处,像朋友一样与他们沟通,站在学生的立场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让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使学生有喜爱自己的老师而到愿意接受教师的感化。
  二.德育工作的形式需要有创新。
  在我们日常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往往过多的依赖于说教,教师常常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感触,也就缺乏内心的共鸣,收效甚微。
  我在班中,开展了这样的一些活动:
  1、“宝贝蛋”活动。作为独生子女,每天都在爸爸、妈妈,有的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百般爱护下生活。但是这些孩子们是否能够感受到父母的付出与辛劳?于是我在任低年级班主任时,就开展了“宝贝蛋”活动。请同学从家里带一个鸡蛋上学,在这一天的学习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鸡蛋。有的学生认为很容易,结果很快就摔破了;有的学生很小心翼翼,可一个不留神,鸡蛋也破了。总之,第一次成功的学生不多。于是,第一次不行就进行第二次,第二次不行就第三次,直到成功为止。学生深刻的感受到:保护一个鸡蛋都不容易,爸爸、妈妈把自己从小带到大,是多么的辛苦与不易呀!这样的体验式教育是否比简单的说教更管用?或许我们可以更多的让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受 到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我们是朋友”体验活动。每个学生、每个人,都有朋友。知己两三个即可,但与班中的同学该如何相处呢?在学生讨论说出朋友的一系列内涵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游戏:用桌子摆成断开的木桥,请一名同学蒙上眼睛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走过去,结果没有同学成功。第二次请同学在旁边用语言做提示,结果成功了但心情紧张。第三次,请同学用手在旁搀扶,结果很顺利过去。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了解到同伴的帮助是多么重要,同学之间的理解、支持是多么重要。这远远胜于一味的说教。
  三.德育工作要注重真实情感体验
  德育是一门开放的、建立在学生生活基础之上的课程。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自我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品德行为的形成,还是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切实地去和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应作用,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
  如在集体主义教育中,“做班级的小主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和学生们一起讨论班中的日常事物有哪些:小到每天关窗、关灯、锁门,大到每天学习、卫生、纪律的检查。再由自荐或他荐确定负责的人选,从而班中的各项事物有人负责。学生在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同时,也在为班中的其他同学服务。班中的大事小事有人管,即使班主任不在,一切事物依然井井有条。
  在班级中开展“变废为宝献爱心”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攒废纸、废物,把卖废纸、废物的钱捐献给贫困地区的学生。这样既美化了环境,又帮助了他人,还培养了同学们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做到一举三得。
  四、德育目标要“细化”
  德育目标切忌“空”、“大”。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与其成天教育学生要“讲文明、讲礼貌”,不如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的交往中多用“请、谢谢、对不起”,将“文明十字用语”落在行动上;与其整天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如让学生知道课前要准备好学习用具、课中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去,课后要及时巩固,多读、巧练,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让他们知道如何去预习和怎样去预习,再放手他们自己去学习……
  在班级中,我们针对本班同学情况,制定了班规: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文明礼貌,微笑待人;尊重他人,耐心听他人说话;保护隐私,别人的东西不乱动;利人利己,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诚实守信,说了就要努力做;待人友善,尊重、理解他人;遵守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勤奋自强,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环保卫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可见,德育教育目标的活化、细化,教育才会生动、形象、多样化,学校德育工作才会得以落实。
  总之,德育最重要的不是理性的说教,而是情感的交流与交融,也不仅仅是回归生活,注重实践,而是要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和思考,达成共识,从而促进其主动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使德育真正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一种享受。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基本道德的建立与综合素质的养成。本研究将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将着眼点放在职业幸福上,通过对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测量,了解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发现小学教师群体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整体处在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11—20年教龄的教师职业幸福感显著低于非11—20年教龄的教师。  关键词:小学教师;职
期刊
音乐的生理/物理功能  血压降低,呼吸减慢,心率减慢  皮温升高,肌肉电位降低,皮肤电阻升高。  血管容积增加,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降低。  内啡呔含量升高。  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A)数量增加  生理功功能恢复和训练  物理振动  音乐的人际/社会作用  音乐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形式  音乐活动是一种社会的活动形式,需要密切的配合。  人在音乐活动中获得自我表现和成功感的机会,从
期刊
关键词:心理效应 心理饱和效应 心理认同效应 虚构目的效应  前言:国家越来越发达,科技越来越进步,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高压下,我们很多的教师非常辛苦,夜以继日,花了大量的时间,用了很多“善良”的方法,却总不奏效:学生记不住、听不见、学不好,更有甚者,产生了厌学情绪……带着这此问题,我开始去探究:收集了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一些具体案例,尝试着用心理学的知识
期刊
授课年级 六年级  设计思想  人在不同的事件中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原因不在于事件的本身,而在于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对于同一件事,如果我们持积极的看法,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阅历较浅,自我意识比较模糊,往往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左  右而不知所措。引导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的时候,依据这个理念,让学生从改变对事件  的认识开始调节
期刊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心理 健康教育 广播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
期刊
[摘要]自信心对一个人成长的是十分重要的。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理品质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和自然条件影响下,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面向全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自信心;创设氛围;开展活动;感受成功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否完成特定任务或实现某一目标的一种自我肯定的心态,是一个人事业成功
期刊
摘要:学生评价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表扬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学生动机,表扬对动机产生影响的机制是怎样的,目前研究界还尚未探明。本文从表扬的含义、表扬的分类以及表扬与动机关系的理论方面进行了梳理,在文章最后探讨了以往研究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以及进行表扬时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表扬;表扬类型;表扬的动机作用  学生评价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者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积极性评价理念的影响下,“积极评价
期刊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调查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总体幸福感,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为问卷调查法,被试为北京市石景山区被抽测的5所小学学校的教师,得出结论如下:一、2013年石景山区抽测教师的心理健康存在一定问题,除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各因子均分均高于全国常模,表明存在强迫症状、躯体化、敌对等方面的问题。二、2013年石景山区抽测教师大部分教师感觉幸福,但也有近1/5教师感觉不幸福。三、20
期刊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歌词写的多好啊﹗的确在我们的学校也有无人知道的“小草”,因为每个学生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及自身认知能力的不足,往往导致他们产生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品质或心理障碍、人格上的障碍等,这些常常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拦路虎”。在今天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必须让学生重新站起来,给孩子们创设空间,愉快地学习。  一、创心理环境,增添亮丽的风景  马克思曾
期刊
1 引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三个层面的问题: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各省市教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如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至少在文字上已经解决了重要性的问题;从理论层面来看,经过专家学者二十多年的研究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