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来源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nn1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方法 体外建立粪肠球菌生物膜模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6、12、24、48 h生物膜的形成情况,结晶紫染色观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的量,提取各时期生物膜细菌样本,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fsrB、明胶酶和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sprE)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粪肠球菌生物膜细菌分布不均匀,由死细菌和活细菌组成,6h时粪肠球菌生物膜细菌初始黏附,24 h时生物膜基本成熟;24 h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在培养0、6、12、24 h时生物膜的量(A值)分别为0.00±0.00、1.09±0.13、2.10 ±0.79及3.30 ±0.1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8 h生物膜的量(3.51±0.01)与24 h生物膜的量相比略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相关基因fsrB在0、6、12、24 h时的表达量(2-△CT值)逐渐增大,分别为9.98 ±0.46、23.45±1.13、47.30±2.49及331.30±2.18,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8 h粪肠球菌生物膜内fsrB的表达量(11.0±0.39)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胶酶在0、6、12、24 h时的表达量(2-△CT值)逐渐增大,分别为6.54±0.73、14.26±1.24、37.47±2.35及264.80±5.10,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48 h粪肠球菌生物膜内明胶酶的表达量(9.09±0.81)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prE在0、6、12、24 h时的表达量(2-△CT值)逐渐增大,分别为7.72±0.74、21.15±0.96、49.87±3.18及441.89±7.74,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粪肠球菌生物膜内sprE的表达量(11.04± 1.74)与0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粪肠球菌6h初始黏附,24h生物膜基本成熟,群体感应相关基因fsrB、明胶酶和sprE在粪肠球菌生物膜6~24h即初始黏附、形成及发展期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Bmi-1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乳腺癌和62例癌旁组织芯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i-1蛋白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大鼠烧伤创面模型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大鼠建立皮肤烧伤模型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rhGH大、小剂量组.每日定时腹部皮下注射给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对大鼠体内卡马西平(CBZ)及其代谢产物10,11-环氧卡马西平(ECBZ)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对照组、甘草酸二铵中、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内基质金属蛋白MMP-2,MMP-13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RAPA抑制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评估槐果碱的体外抗弓形虫作用.[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槐果碱对HeLa细胞的毒性和对弓形虫选择性作用的效果,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活细胞
作为新世纪的小学班主任,肩负着培养适应本世纪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的重任,因此,必须发扬“与时俱进”精神,认真学习、掌握和运用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用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教
期刊
[目的]探讨牛蒡苷(ARC)对弓形虫热休克蛋白70(T.g.HSP70)诱导弓形虫感染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KM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ARC组、磺胺嘧啶钠阳
[目的]探讨桃仁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S180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于昆明种小鼠右前肢腋下接种S180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接种当日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及桃仁乙醇提取
[目的]探讨朝药鹿茸与特异性p38蛋白激酶(p38MAKP)抑制剂SB203580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将BABL/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哮喘模型组、鹿茸低、高剂量组、SB203
[目的]探讨人参花提取物对酒精性脂肪肝的抑制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人参花提取物组,正常对照组给予Lieber-DeCarli Control Diet饮食,模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