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觉改革常规课堂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人为本,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适时运用合作学习,开展互助性学习。在常规与自由中用活教材,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上的自由,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高涨,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由英语“愁学”变成“乐学”。
关键词:改革;合作;互助;自由
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工作中我以此为人生指针,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2003年春天,我接任孟疃小学、唐力小学三、四、五、六年级8个班的英语课,每天六七节课。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班级成绩位居全镇同学科下游,有 2 个班成绩平均分在全镇倒数第一、第二。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天天连轴转,一天下来,身心疲惫。面对这种情况,我灰心过,苦恼过,但每当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充满天真、求知欲的眼睛时,我知道,我不能退缩,敷衍了事,“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教师的责任督促我再苦、再难也不能误了学生的成长。但如此大的工作量,英语每班周课时又少,若再按照以前的教一个班语文或数学的老路子进行教学,明显完不成教学任务。唯有改革以往常规的教学路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较好地进行教学。
基于这种认识,我主动向老教师请教,与同学科教师商讨,探索改进教学的新路子。恰在此时,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气象,它所倡导的崭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坚定、激发了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信心。我珍惜每次外出听课、培训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材料,并与原有的常规课堂教学进行比照,合理“扬弃”。我体会到:“学到知识、悟得方法重要,但对一个人来讲,学生阶段养成一些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更为重要。”因此,教学中我自觉改革常规课堂管理,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上的自由,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高涨,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由英语“愁学”变成“乐学”,成绩稳步提高。到2003年7月期末考试,所有班级学生成绩已稳居全镇前列。
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避免了常规教学中出成绩、“重”课业负担的高压线的灼伤,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改变着自己的课堂教学,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同学科前茅。成绩的取得,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具体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以人为本,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要求我们课前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我仔细研究教材,把学生最难掌握的重点单词、句型,想方设法设计成各种最简单、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能够欣然接受。
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通过课本剧、情景设计等拓展教学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交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重视“向课堂40分要质量”,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开展“英语小导师”“学习标兵”等争章达标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比、学、赶、帮、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后,我总是布置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这样让学生把学到的单词、句型加以运用,总比抄抄、背背有趣得多。
二、适时运用合作学习,开展互助性学习
教学中,对个体难以完成的对话训练等学习内容,适时开展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小组互助性学习。合理进行分组,每组3~5人不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占一定的比例,履行不同的职责,进行“兵教兵”,并及时对学习小组进行考核。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和碰撞中,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既锻炼了能力,又学到了方法,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提高。在这一点上,我把班中几名课尾后生单独挑出来,分配给领头大雁,实行一对一地结对子。上课、活动、作业等,让领头大雁成为他们的影子。领头大雁的每一个句型、动作、表情,课尾后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样,我所教的班级中,学习基础很差的学生英语也能及格,甚至优秀。
三、在常规与自由中用活教材
常规的课堂是安静的课堂,它注重的是知识的讲解、方法的传授、过程的预设、能力的训练,关注外在的客观的东西。它忽视了新课程倡导的“课堂要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即学生学习的内心情感体验。
教学设计中,熟读课程标准。对自己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摒弃“花架子”,课后及时反思调整,使教学设计日趋合理和完善。去年冬天,我参加了潍坊市小学英语教学能手的评选,我的说课博得了评委的好评,这又一次锻炼了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上加强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训练,给予良好学习习惯上的自由。使学生倾听(获取信息)时,尊重他人,表达(发表见解)时,注意规则。课堂表现为:“静”——有所思,有所悟,“动”——有所辩,有所用。
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做到突破教材的束缚,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唯一的教材文本变为:教材内容 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大量知识 学生随机性问题,把教材用活。
总之,要有心——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用心——努力去把所想的付之行动,尽心——全心全意去做,省心——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努力地做好这“四心”,我想,学生的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诸城市贾悦镇孟疃小学)
关键词:改革;合作;互助;自由
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工作中我以此为人生指针,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2003年春天,我接任孟疃小学、唐力小学三、四、五、六年级8个班的英语课,每天六七节课。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班级成绩位居全镇同学科下游,有 2 个班成绩平均分在全镇倒数第一、第二。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天天连轴转,一天下来,身心疲惫。面对这种情况,我灰心过,苦恼过,但每当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充满天真、求知欲的眼睛时,我知道,我不能退缩,敷衍了事,“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教师的责任督促我再苦、再难也不能误了学生的成长。但如此大的工作量,英语每班周课时又少,若再按照以前的教一个班语文或数学的老路子进行教学,明显完不成教学任务。唯有改革以往常规的教学路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较好地进行教学。
基于这种认识,我主动向老教师请教,与同学科教师商讨,探索改进教学的新路子。恰在此时,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气象,它所倡导的崭新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坚定、激发了我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信心。我珍惜每次外出听课、培训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材料,并与原有的常规课堂教学进行比照,合理“扬弃”。我体会到:“学到知识、悟得方法重要,但对一个人来讲,学生阶段养成一些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更为重要。”因此,教学中我自觉改革常规课堂管理,还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上的自由,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高涨,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由英语“愁学”变成“乐学”,成绩稳步提高。到2003年7月期末考试,所有班级学生成绩已稳居全镇前列。
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学生避免了常规教学中出成绩、“重”课业负担的高压线的灼伤,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改变着自己的课堂教学,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同学科前茅。成绩的取得,更坚定了我的信心,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具体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以人为本,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要求我们课前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课前,我仔细研究教材,把学生最难掌握的重点单词、句型,想方设法设计成各种最简单、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能够欣然接受。
课堂上依据教学内容,通过课本剧、情景设计等拓展教学活动,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交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重视“向课堂40分要质量”,抓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成绩的关键所在。开展“英语小导师”“学习标兵”等争章达标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比、学、赶、帮、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后,我总是布置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家庭作业,这样让学生把学到的单词、句型加以运用,总比抄抄、背背有趣得多。
二、适时运用合作学习,开展互助性学习
教学中,对个体难以完成的对话训练等学习内容,适时开展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小组互助性学习。合理进行分组,每组3~5人不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占一定的比例,履行不同的职责,进行“兵教兵”,并及时对学习小组进行考核。合作学习中,注意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和碰撞中,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既锻炼了能力,又学到了方法,学习的自觉性得到了提高。在这一点上,我把班中几名课尾后生单独挑出来,分配给领头大雁,实行一对一地结对子。上课、活动、作业等,让领头大雁成为他们的影子。领头大雁的每一个句型、动作、表情,课尾后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样,我所教的班级中,学习基础很差的学生英语也能及格,甚至优秀。
三、在常规与自由中用活教材
常规的课堂是安静的课堂,它注重的是知识的讲解、方法的传授、过程的预设、能力的训练,关注外在的客观的东西。它忽视了新课程倡导的“课堂要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即学生学习的内心情感体验。
教学设计中,熟读课程标准。对自己设计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摒弃“花架子”,课后及时反思调整,使教学设计日趋合理和完善。去年冬天,我参加了潍坊市小学英语教学能手的评选,我的说课博得了评委的好评,这又一次锻炼了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上加强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训练,给予良好学习习惯上的自由。使学生倾听(获取信息)时,尊重他人,表达(发表见解)时,注意规则。课堂表现为:“静”——有所思,有所悟,“动”——有所辩,有所用。
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做到突破教材的束缚,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使学生的学习资源,由唯一的教材文本变为:教材内容 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大量知识 学生随机性问题,把教材用活。
总之,要有心——反思自己的成功与失败,用心——努力去把所想的付之行动,尽心——全心全意去做,省心——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努力地做好这“四心”,我想,学生的成绩一定会提高的。
(诸城市贾悦镇孟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