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之浅见

来源 :祖国·建设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kp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道德。道德普遍地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小学语文新课程也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责无旁贷努力探索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真正做到既教育又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学科不仅是集工具、知识、能力、文学欣赏与一体,更重要的也是一门思想道德教育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展,它不仅时人际交流、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人认知世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工具,同时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地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不是无情物”,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渗透在语文文字教学过程中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爱国的英雄人物形象、许多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动人故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如《狼牙山五壮士》、《金色的鱼钩》、《丰碑》、《再见了,我的亲人》,学习这些课文时,让学生们细心品词赏句,自主讨论交流,加上教师点拨,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人物高尚情操,从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在故事情节升华他们的爱国情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道德观、荣辱观等多方面的思想教育,让他们的人格逐渐完善,成熟起来,明白要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地深刻道理。
  二、体会语言美、激发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
  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描写祖国山水,名胜古迹的文章,他们优美动人的语言似甘醇的美酒沁人心脾。如“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桂林山水》、四季如画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兴国安邦的《林海》这些文章体现了祖国河山的壮美,文化的灿烂,让学生在心灵中激发起热爱自然的炽热之情,再由此转化为对祖国的热爱,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激发了其爱国的激情。
  三、加强朗读,以读传情悟道
  作者的写作意图,贯穿在全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有明确的,有含蓄的。只有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才能“悟”出“道”来,产生感情共鸣,受到教育。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言文字时情感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语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做到“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而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即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更是学生陶冶性情,体悟感情的过程。因此对一些情节感人,语言生动的课文,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体悟人物的思想感情,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有效途径。
  四、以课外阅读能力为动力,日常生活为内容,推动爱国主义教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引导学生去读,更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语文课是开放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具有教育性,开放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如春游,热爱家乡活动,各种节日活动和演讲。并把活动后的感想以日记的形式记下来。有为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里话,这便起到使人求真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和能力。
  最后我想說,语文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其实就象肥沃泥土中的沙土与水的关系,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离。没有语文,爱国主义教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爱国主义教育,语文也只剩下河床的枯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方法多种多样,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画图!
其他文献
摘要:学习策略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学习策略的认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专家对于学习策略的定义与分类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论述。现在普遍被大家认同的一种分类是由Oxford(1990)将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两大类。直接策略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三小类;间接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因此,本课题旨在使用学习策略专家Oxford在1990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要想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善于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有一个自由、轻松、开放的心态去把握好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领地。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如下要求:  一、在上课时,要恰当运用课堂导入法  化学课堂教学常采用的导入法有:通过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事导入,通过实验、实物、图表等形式导入,从新的事实和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中,合理、适时地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目的是追求知识与情境两者结合的美妙境界,使知识的吸附和情境的熏陶凝成一种力量,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落实课程理念,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 情境 运用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对于吸引学生的注
期刊
摘要:英语复述能力是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学又是复述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目前中学生的复述能力存在哪些不足,在培养复述能力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的复述要求;复述训练也要因文而变,因教学目标而变;在进行复述训练时还要渗透一些复述课文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复述艺术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体验、实践、参
期刊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同,成长经历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丧父、丧母或父母离异,成为单亲,他们性格孤僻;有的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不适应住宿生活;还有的大部分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他们放任自流,总之,这些孩子成长环境不同,个性差异大,行为习惯也各不相同,给学校的教育管理造成诸多麻烦。难怪人们谈论起孩子时,都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孩子真难管理。所以对
期刊
摘 要 加强初中体育的德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自我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关键词 初中体育 体育德育  加强初中体育的德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自我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可见,加强初中体育
期刊
摘要:随着各项制度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也日益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新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范围,档案收集的方式、方法以及人事档案服务的对象等,是我们人事档案管理者需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档案管理;科学化;现状;对策  随着各项制度的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也日益深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主动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感是无形的纽带。中国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足见情感参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多一份鼓励,多一份关怀,给学生不仅仅是知识上的丰富,更是对精神的陶冶,心智的开启。研究表明,情感的表达不但是言词声音,更多的体现在面部表情上。英语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并不完全是由于对教与学的理性认识,很大部分在于情感的推动力。教学活动是认识性活动,始终伴随着情感。  关键词:英
期刊
摘要: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技能,也是个体走向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小学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因此,开展小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确立其培养原则和途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际交往 能力  人际交往是人类生存必备的技能,也是个体走向社会化的必然要求。小学阶段是人际关系形成的最初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因此,开展小学生人际交往教育,确立其培养原则和途径,有着极其重要的
期刊
幼儿的特点是活泼爱动,热于参加各项活动,尤其是游戏。同时幼儿的好胜心较强,谁都不愿因自己的行为失误或行动迟缓,而破坏全队的成绩或名次,更不愿因自己违反规则而令全队受处罚或取消资格。所以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应组织更多的富有生活性、情趣性的游戏,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游戏的选择,好的游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没有组织好的话,整个课堂就会变得乱作一团。  一、游戏在体育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