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古文化化石

来源 :文化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傩,人之傩也。人的灾傩,主要是两种,一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如风雨雷电,火、水等。譬如,晚上睡觉,山洞塌崩。还有就是来自自身的,如生老病死,疾病,瘟疫等。傩是一种仪式活动,驱逐灾祸。
  关键词:傩;公式活动
  《诗。卫风。竹竿》,犹奇傩,《论语。乡党》“乡人傩”,《吕氏春秋。季冬》,命有司大傩。
  从有关文献资料看,大多记载都是春秋時代或以后的,也只是一鳞半爪。因此,人们得出结论:傩,产生于商朝之前。现代,有学者认为,傩产生于人类狩猎时代。我赞同。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上千万年,乃致亿计年。而文明时代至今不过四五千年,而科技的大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不过才一百来年的历史。
  人类早期,是人兽共处的,为了生存,争夺生活资源,生活食物,常常发生冲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人从爬行到直立,大脑开始发达起来。人,慢慢学会制造使用一些自然界就地取材的工具。
  人在树上采果,够不着,知道摇撼树干,或用木棍击落果实。但也常有自己从树上摔下的情况。在狩猎过程中,也慢慢学会用石头,或木丫,这样获取猎物的机会大大提高了。但,也时不时被猎物攻击:追逐,伤害,咬死,吃掉。
  有人分析:我们做梦:从高处摔落,或被人追逐逃命,就是我们远古祖先艰难生活的写照,这种DNA已深深打上先祖的烙印。
  傩,是怎样出现的呢?人类,在长期採果狩猎捕鱼中,那些力量大的,凶猛,团队合作好的,在狩猎中,往往占上风。因此,人们开始试图用这些凶兽的头皮戴到自己头上,以假其威。《水浒传》中,景阳冈猎户就这样。当时的团队狩猎,人数不定,有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人。当遇到凶兽时,人们采取半蹲式,如相扑,做好战斗前的准备工作,注视对方,敲击竹或木棍或石头,以恐吓对方。这种心理战,常常能收到好效果。傩,是用兽皮为面具的狩猎活动,就这样产生了。
  但狩猎时,也会遇到强敌,自己也时常受到对方的伤害。而人的健康,常常受疾病的困扰。是不是有什么更强大的东西或力量在支配人类?不得其解。而白天所发生的不幸,往往到夜里休息还会在大脑中过滤。这样就有妖魔鬼之类的传说,人类总希望能战胜它们。渴望有一种什么东西或办法可以战胜它们。《周礼。夏宫》:方相氏,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率百隶索室驱疫。巫神,就出现了。夏商时,巫神有戴兽面具,也有用泥土涂脸画像扮驱鬼的神,巫神可以通魔鬼神,并且可以驱逐或吃掉它们。甚至,有人说有十二种兽,会吃鬼。这历史延续几千年,至汉武帝时,就有巫盅之说。
  从战国三国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战争不断,百姓的生存无法保障。这时人们就崇拜英雄,如关公,秦琼等,它们威武,武艺高强,又爱民,可以敌万军,自然成了百姓心中的保护神。因此从迷信神到崇尚英雄,就这样形成。这时的傩,面具戴上这些英雄的头像,百姓门上也画上它们的像,以佑自己平安。
  历史到了明清时。帝王们,对自己的生老病死,很无奈。于是,企求长生不老之风又炽热起来,迷信鬼神。巫神,法师又活跃起来。宫中如此,民间亦然。求医看病,请神做法驱鬼,以求平安。这时法师做法,头戴布巾,脸涂上颜色,扮成什么大神,手拿镇邪器,在屋内或病人前打转,上窜下跳,人数是一个,或二三人。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一直到吴承恩的《西游记》上了舞台,人们才感觉唐僧三弟子抓妖鬼,手段了得。这时的傩面具就多以唐僧师徒面具出现。
  傩的出现,应该是多个中心,或先或后或同时产生。
  邵武傩,作为国家级非遗。傩的记载:和平镇坎下一石碑:由宋入大埠岗河源村傩用的鼓,上有:大明难见官方其他文字。
  邵武傩舞其基本形式:三大人加三小孩,或四大人或四小孩等人数,面具木制的,形像唐僧师徒,后脑勺系块红巾,没有言语,没有舞蹈,形式简单。队伍前有人鸣锣击鼓放铳开道,后有抬某神(地方英雄或保护神)。傩队沿街串巷,半蹲式,或行走发辫步,敲击竹杠,放炮竹前行。
  傩的面具:有兽皮、木质、布织的,竹编的,陶制的,等等。沧海桑田历史变迁,但细观面具有一个没有变:孙悟空面具,上有虎类头描绘,成“王”,八戒嘴长,其牙两排似鳄鱼一般。步为半蹲式,是搏斗前的架式准备动作。
  这就是邵武傩。而四川、贵阳、湖南、江西等地傩。甚至有判官,将鬼捉住后,审判,押至河滩枪决。这显然有娱乐的成份。
  傩的发展,历经傩到傩舞再到傩戏。面具,先是兽头皮,到英雄头像,再到唐僧师徒降妖能手。加上各地的保护神或英雄人物的头像。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就必须要重视激励问题,激发员工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本文将以激励的理论为根本,深入分析企业核心员工的激励误区以及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企业员工;激励误区;管理对策;分析  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更准确地说是核心员工的竞争。所谓核心员工,是指这些员工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如财务总监和优秀的技术开发人员,
期刊
摘 要:旅游是把双刃剑,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共同发展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关键。尤其是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民族旅游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最佳方式,但这也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原真性遭到破坏,民族文化变迁严重。本文通过对西北民族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的分析,提出西北民族旅游与传统文化保护实现双赢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西北地区;民族旅游;民族传统文化;保护  民族旅游业作为我国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的特
期刊
摘 要: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织锦中最主要的一类,采用的是传统的古代织机编织,并且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人更注重了对民族文化的追求和保护。西兰卡普,这个承载着土家历史和文化精神的土家织锦,更应抓住时代的契机,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西兰卡普;产业化;传统工艺  西兰卡普是我国西南地区土家族特有的织锦,对于土家历史以及巴楚文化有着极高历史研究价值,也有着独特的
期刊
摘 要:通过对运城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矿藏等地脉条件分析,得出了运城“古中国”形成的地脉特点:两水相汇造就“古中国”最早三都;黄河转弯孕育“古中国”之温床;河谷盆地培育“古中国”之摇篮;肥沃黄土助推“古中国”之繁衍;露天盐矿催化“古中国”之兴盛。通过对文脉的分析得出了:运城是古代文明产生的宝地,是世界最早的人类发源地,是中国最早产生国家的地方,是中国农耕文化起源地。  关键词:运城;古中国;地
期刊
摘 要:黄龙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伴随着知名度和开发力度的增大,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水量减少,钙华变黑,沙化,藻类繁盛,边石坝变薄等问题,本文首先在对黄龙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类型和成因作了简要介绍的前提下,提出了景区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黄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黄龙;钙华;景观;可持续发展  一、概况  在102038′E-104015′E,32005′N
期刊
摘 要: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来保障,而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一个企业在自身业务领域中的生存位置和档次,并直接决定了企业今后的发展。  关键词:人才队伍;生存;发展  随着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和新产品新设备更新换代,在新形势下更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职工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加快企业
期刊
摘 要: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流动人口已达到2.1个亿,进入到一个高峰期。在这个大趋势下,西宁市流动人口也增加到了45.44万,对于一个常住人口只有231.08万的城市来说,流动人口已经占据了相当的比例,造成流动人口不得不做出去留选择。除此之外,影响流动人口的居留因素很多,本文基于流动人口居留需求意愿多样化的态势的前提下,对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的特征、经济因素等原因,对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
期刊
摘 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人才的竞争也是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竞争,人力资源对于一个国家的欣荣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国企业如何规划管理人力资源和创新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成为了企业家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缺陷,以及介绍了怎样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创新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企
期刊
摘 要:以湖北省鹤峰县走马镇为例,本调查以新型城镇化为研究背景,以走马镇失地农民诉求的产生、表达为研究主线,结合相关理论作为调查的支撑,由此本调查得出,走马镇政府对农民利益诉求的有效回应机制缺乏强大的压力使之未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促进体制改革,推动利益相关者走出困境,实现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身份的回归。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诉求;机制  
期刊
摘 要:压事故、保畅通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治理交通问题体现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第一的理念,一是保证人们的安全问题,二是保证人们出行畅通无阻。为此,我们研究了交通安全性与畅通性的比重,希望通过研究能够让人们意识到现在交通所存在的问题,也希望交通管理部门合理改进这两者的比重。  关键词:交通事故;堵塞;安全;畅通  一、目前的交通状况、路况及分析  在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中,行车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