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建立校园特色文化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park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的调查,传统文化类社团和主题活动,传统文化课堂学分制和阅读学分制的实施推广,网络时代新媒体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播等途径,来探索民办高校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建立校园特色文化,形成特色校园文化品牌。
  关键词:民办高校;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校园特色文化
  应用型民办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其在人才培养方向,生源层次等方面的特殊性,决定其校园文化建设也必然具有自身的特色。民办应用型院校要增强在高校领域的竞争力,必须要加强自身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具有民办应用型院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对于我国民办高校来说,许多高校发展时间较短,因此缺少丰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想要发展民办高校,就需要以提升自身的文化为基础,进而在根本上实现我国民办高校办学层次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伦理体系、道德规范体系、普遍性社会信仰、理想目标、人生境界以及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依然是我们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精神之源,是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精神之源。[2]
  因此,本文抓住民办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特点,探讨民办高校如何利用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为建设品牌民办应用型大学校园文化进行一定的探索。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古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以及各民族的民俗活动和礼仪等。据笔者在我校11个院系展开的问卷调查,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一些,但是不够深入,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一知半解,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守旧的,是落后的,是跟不上时代潮流的,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高。随着我校传统文化活动的实践和宣传,目前我校已经逐渐形成了特色传统文化来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这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建立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我们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活动等方面,来探讨传统文化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主要形式和路径。
  一、以社团为依托,以主题活动、竞赛、志愿者服务、国学知识暑期培训为主要形式,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和传播
  我校有国学社、精英龙狮社、逊逸咏春社、心缘创艺手工社、逸墨书画协会、天行棍社、清水石文学社,大学生艺术团传统文化艺术社团。以这些学生社团为为主,在我校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主题活动。
  (一)展览类活动
  如2016年我校开展了非遗保护进校园活动,在教学楼一楼展区,展示非遗项目的书画和剪纸、手工艺等。除了非遗艺术展览,校逸墨书画协会定期开展传统书法、绘画、剪纸、手工作品等比赛、交流活动,并将其优秀作品在图书馆及教学楼进行展示。
  (二)民族文化节、艺术节
  我校民族教育学院举办十多年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对全校师生展示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音乐、舞蹈等艺术才华,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了很好的传承、传播,让民族学生认识和了解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起到了良好积极作用。
  我校社团活动常年举行的上半年有“七彩文化节”,下半年有“大学生社团活动月”,传统文化社团在这些社团活动中,把传统文化元素、流行元素、趣味元素与健身、健心、娱乐、融于一体给予表演、展示。这些具有民族性、时代感与青春活力的特色社团活动,赋予了社团民族性、实践性与创新性,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民族和时代的气息。
  (三)国学知识暑期班活动
  我校2017年暑期开展了首届国学夏令营,以《礼记四篇》为主要教材,穿插国学专家郭齐勇教授讲座的形式,开展国学文化课程的讲授,并准备了400余本国学经典书籍供同学们选择性诵读。此外还将组织学员学习体验太极拳、书法、龙狮、国学歌曲和传统武术,参观访问了武汉大学国学院、经心书院,拜孔子像,并开展户外10公里徒步挑战赛等活动,让学生们全方位的从更专业的角度领略国学文化的魅力,提升自身的国学素养。
  (四)传统文化类社团活动与各类传统文化竞赛
  一方面,我校及传统文化社团在全校范围类进行“国学知识大赛”、诗词大赛、猜灯谜,传统服饰、传统首饰、手工艺品等活动,带动全校学生参与学习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近几年,我校“逊逸咏春社”,“精英龙狮社”成员,在相关体育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传统武术(咏春拳、太极拳、传统棍术等)、舞龙舞狮参加国内外的竞赛,并斩获奖项无数,特别是走出国门去美国、澳门等地表演、竞赛,不仅强身健体,开拓了学生视野,还增强了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目前,我校正在进行体育教学的俱乐部制改革,已成为我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活动。
  (五)传统文化类社团活动与志愿者活动相结合,提高民族文化服务能力
  我校传统文化类社团和大学生艺术团利用自身优势,还开展了传统文化艺术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如2014年国庆我校传统文化社团及艺术团成员到武汉市水果湖街茶港社区送去传统文化艺术节目;2015年元宵节赴湖北荆州市江陵县熊河镇两桥村开展“无元宵节送传统文化下乡” 活动,学生带去了咏春拳、书法展示、舞龙等传统节目,还为村民准备了猜灯谜、送元宵、制作剪纸、教授咏春拳、送“福”、送花灯等互动活动。这些活动增加了社团成员服务社会,传承传播民族文化的服务能力。
  (六)将传统文化类活动、学术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一方面,我校传统文化社团成员利用暑期实践2014年深入湖南湘西永顺县和恩施咸豐县,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族吊脚 楼营造技艺”的调查和记录,将社团社会实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另一方面,我校的“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开展传统文化和非遗保护的科研课题研究,如我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对湖北省的省级刺绣手工艺非遗项目传承企业为对象展开研究,为省民委传承相关的非遗项目提供调研报告和发展对策;又比如“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将文化产业与我省文化小镇建设的社会服务结合,将传统文化与非遗产业的保护、传承的产、学、研研究深入推进。
  二、做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与阅读学分的推广
  我校传统文化课程主要以通识选修课的形式进行,通识课又以专业基础课和全校网络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近两年又着力进行慕课、微课线上课程及翻转课堂的建设。其主要课程有《茶文化赏析》、《中华文明礼仪》、《中国古建筑赏析》、《书法艺术赏析》、《中国文化概论》、《文学作品鉴赏》、《诗词赏析》等,这些课程提升了学生传统文化艺术鉴赏及审美能力。
  其次,体育课课程对传统武术、传统的舞龙、舞狮课程改革,形成了特色的传统体育课堂,以及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再次,图书馆阅读学分制的全校推广(即对传统经典书目的阅读进行考核,成为全校学生必修学分),读书竞赛活动的常态化,这些改革,对我校学生的建立良好阅读习惯及审美观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通过计划学分制改革传统文化教育的考核方式,依托我校新成立的国学教育学院,在全校展开传统国学文化的学习、培训、传承和研究,相信传统文化学习学分制的推进能促进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逐步完善。加大传统文化课程开设科目和形式的研究,完善选修传统文化课程的学分制度迫在眉捷。
  综上所述,我校利用传统文化社团、主题活动、竞赛,作为学生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传统文化教学课程的改革,阅读学分的推广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了学生传统文化自信和审美能力,不为外来文化侵略而迷失方向,为当代大学生建立自信、爱国、有理想、肯奋斗的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实现民族梦、中国梦提供助力。[3]
  三、注重校园传统文化人文环境营造
  在教学楼、教室及办公楼的布置中有不少传统书法和国画作品,在主教学区有传统文化的中名人名言,主教学楼的一楼展区以经色实木剪纸窗花布置,具有浓郁的中国风色彩,营造较高雅的传统文化氛围。另定期开展寝室文化的评比活动,促进寝室校园文化的建设。
  四、加大傳统文化的宣传与普及、传播
  校各部门共同合作,以校电视台、广播台、网站等媒体为阵地,加大传统文化的宣传与知识普及传播,把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如校电视台制作了传统汉服文化专题,传统礼仪文明知识专题等传统文化文化的专题片在校的电视宣传屏循环播放。学校相关网站也加大传统文化主题活动的宣传。
  五、传统文化建设校园特色文化的不足和未来展望
  (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设置及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课程形式较单一
  虽然我校通识课里开设了传统文化类的课程,但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偏文学、文化,不能满足普及性的需求。因此要结合本地传统文化、艺术,开发校本课程,如我校传统武术和舞龙舞狮课程的开发经验可以推广,另外加大手工技艺(如剪纸)、文学艺术(戏曲、国画等)、科学技术(天文、地理)、古典乐器(二胡、古筝、琵琶等)、中国节日民俗与饮食文化等课程。
  其次,要加大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现开设的课程以公共选修课为主,没有固定的教材、具体的教学内容因教师而异,有的学校开设的课程多,有的学校则可能是寥寥数个,不能满足普及性的需求,因此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与内容、师资培养、教材编写、设置培养目标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传统艺术教育的重构建设。让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不再仅仅是某位教师的事情,而是高校教学、学生教育培养等各个部门共同的责任。 [3]
  最后要丰富课程形式,除了通识课传统文化课堂,网上选修,还要继续加大网络课程引进,丰富课程类型,并加强校内慕课、微课在线上程的开发和建设。
  (二)重视并推进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利用传统文化等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营造较好的网络平台
  在网络时代,高校要重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丰富、快捷等优势,同时新媒体具有发展空间大、自由度高、互动性强等特点。传统媒体具有经验丰富、公信力强以及导向鲜明的特点,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将两者的优势有效融合起来,优化资源、突出。如首先,要利用学校电视台、广播台等传统媒体传播、宣传传统文化,同时加强传统文化相关网站的建设,其次,要加强社团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建立和推广。再次,还要利用新媒体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优势制作一些有趣、生动的新媒体素材,创造具有人文性、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文化作品,通过学校电视台、广播台、微信公众号、网络等媒体等进行传播。最后,对学生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培养网络素养。学校要与各部门联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网民在活动参与中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弘扬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打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精神家园。[4]
  总之,在网络时代,以及全面复苏传统文化教育的国策环境下,高校首先要以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为阵地,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教育,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其次,高校利用传统文化社团展开活动,丰富学生视野,增强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中国民族文化自信;阅读学分制的推广,对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审美能力大有益处。最后,改革传统文化在学校课堂教育中的形式和内容,并开发相关的网络课程和慕课,利用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为民办高校创新传统文化教育,形成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方面作出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宪平.民办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途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2012.6.
  [2]中共中央重大国策: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党报头条,20171128.
  [3]陈婉婉.特色文化传递校园正能量[N].安徽日报,2017121:009.
  [4]李莹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的特点及变化规律[D].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3.
  基金项目:本文为校专项题“民办高校如何利用民族文化建立校园特色文化——以武汉长江工商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号:S2013005)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简介:汤梅(1976),女,湖北武汉人,少数民族文学硕士毕业,现为武汉工商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副教授,校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学与文化。现主持湖北省民宗委专项课题“非遗后时代土家族手工艺传承机制研究”;主持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非遗后时代苗族银饰传承机制研究”。主持校级课题“民办高校如何利用民族文化建立校园特色文化”。曾参与国家社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端午节”,公开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吴艳(1981),女,硕士,广西梧州人,武汉工商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讲师,研究方向是民族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在评估图书馆服务保障条件以及调研校友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开展的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包括文献提供服务、知识服务以及设备、工具提供服务。高校图书馆应成为校友终身学习、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校友服务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校友服务包括三类:①文献提供服务;②知识服务;③设备、工具提供服务。  1 文献提供服务  高校图书馆可以为校友提供学术性、专业性的文献资源,服务形
期刊
摘 要:针对高职人才供需两旺,却难以对接的现实情况,将第二课堂运用于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内涵,归纳总结第二课堂的活动类型,探讨第二课堂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经营体会。  关键词:核心职业能力;第二课堂;高职;市场营销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行业、企业等多方调查,
期刊
摘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职业技能认证类实训教学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扮演、教学方式、课堂组织和成绩考核5个方面对汽车维修工实训教学进行改革,并通过实践对教改效能进行研究。实践结果显示:启发式教学能保证学生职业资格认证通过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实践能力。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法;创新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互联网技术已深入到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成为现代教育界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所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角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如何改革创新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模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教
期刊
摘要:课外听写作业历来被语文老师忽视,但其诸多功用却无法由读写作业来替代。笔者从上学期开始对初一学生的语文课外作业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本文将结合在实践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对课外听写的有效性——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研修校本三个方面进行初步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并就如何进行课外听写实践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课外听写;发展学生;成长教师;校本课程;语言积累;语感培养;能力提升  “听、说、读、写”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软件开发教学中的应用,以敏捷开发模型为例,详细描述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如何应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阐述SCRUM 开发流程,老师点评并强调重难点,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最后,总结了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克服困难继续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翻转课堂;敏捷开发;SCRUM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
期刊
摘要:当前,在高等学校中大学生隐性逃课现象屡见不鲜、愈演愈烈。虽然高校采取了不少措施以遏制这种现象,但是收效甚微。本文以江苏大学为例,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隐性逃课的现状,探讨了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改善大学生隐性逃课行为的可行对策。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隐性逃课;影响因素  大学生逃课现象是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隐性逃课和显性逃课之分。隐形逃课指:学生按
期刊
摘要: 城郊旅游度假区是城市化和旅游业发展的产物,已成为拉萨城市郊区的重要景观。人们希望能够在城郊乡村环境中放松心情,缓解工作压力。拉萨市民选择旅游度假作为休闲的方式,而且十分热衷于城郊度假旅游,由于城郊旅游度假区生态系统的人工化,景区面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影响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拉萨城郊旅游度假区生态系统特征对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城郊; 旅游
期刊
摘要:数控技术是一门涉及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现代制造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综合性高新技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该项技术也会朝着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本文在分析数控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性能、功能以及体系结构三个主要方向探究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智能化  1 数控技术发展现状  数控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编程,对机器进行控
期刊
摘 要:随着大数据时代背景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受到一定的冲击,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完善初中教学的科学性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大数据背景下的初中科学教学相关课题进行研究,此次研究的从初中科学教学课程的标准入手,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丰富初中科学教学的方式进行详细探讨。此次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丰富初中科学教学方式的重要性,进而促进丰富大数据时代背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