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榜样·朱丽华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言
   我只是一束光,虽然微弱,但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社会。
  榜样力量
  朱丽华,浙江嘉兴人,18岁时因意外事故双目失明。此后的7年时间里,无边无际的黑暗,让她在沉浸在苦痛中。直到有一天,朱丽华在收音机里听到了张海迪的故事,她被感动了,也被唤醒了,她说:“躯体残疾并不可怕,心灵残疾才是可怕的。”只要心中有光,一切都不会黑暗。朱丽华决心走出家门。1985年,朱丽华参加了浙江省首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她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成为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她开始为嘉兴福利院的脑瘫儿童进行治疗。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让她无比欣慰。
   1991年,嘉兴福利院为朱丽华安排了一处诊所让她经营,同时,她也多了一个身份——师傅,而“盲人”是她招收徒弟的唯一條件。对这些盲人徒弟,她一律免收学费,免费安排吃住。她先后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职位,让他们能够有尊严地活着。
  1998年,朱丽华获得了中医师资格。她身上,有越来越多的能量在积聚,她也把这些能量回馈给更需要帮助的人。当她得知有一些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时,便决定出一份力。她说:“只要有人帮助他们,他们走出的就是一条不一样的人生之路。”她捐资助学的脚步从此再也没有停止,从1991年到2019年,朱丽华捐助的资金已达373万元,共帮助480名孩子圆了上学梦。这些钱,是朱丽华诊所几乎全部的利润。她说:“我自己尽量节省一点,就能多帮助几个贫困孩子。”
  工作30余年,她为22万多患者缓解了病痛。她资助寒门学子,照亮孩子们的未来,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她说:“只有奉献,才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黑色的眼睛虽给朱丽华带来了黑夜,但她却依然寻找光明。
  关键词
  无私奉献 自强不息
  “人”为我用
  奉献,对于朱丽华来说,早已和呼吸一样正常。她总是担心捐的钱太少,学子们会吃不好穿不暖,对自己却无比严苛,每个月花费不到千元,一件白大褂穿了十多年。到目前,她依然住在推拿诊所,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
   她的奉献源于她的感恩,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束光,在黑暗的世界给予她指引。面对纷至沓来的赞美与肯定,这位红船旁的盲人党员依然不忘初心:“每次走下领奖台,一切从头来过。”不幸,关上了她的门,但她帮别人打开了窗。她看见过这世界的阴影,但还是面向光明。她在黑暗中,靠自己的一双手,推拿出灿烂人生。
其他文献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类在与大自然相处的漫长过程中构想、总结出许许多多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臣服自然,敬畏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顺应自然……   作为一名中学生,一位未来的建设者,你认为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大自然?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2)诗歌之外,文体不限;(3)
期刊
范本呈现  山茶飘香  段 伟  离开县城,乘车进牛背脊山。挂在大山中的水泥公路,时而在山间盘旋,时而落入沟谷;时而舒缓,时而陡峭。打开车窗,天朗气清,但见绿意缓缓涌上来,又缓缓伏下去。行至胡家湾,清新的空气穿林漫坡而来,山风习习,茶园片片,雀鸟唱和。  车到山腰停车坪,老胡正在这里等着我。  老胡,1972年出生。当过兵,有军旅情结。他在这里开了家农家饭店,前有池塘,旁有修竹。宾主落座,暖阳下取
期刊
浙江杭州32岁的双语女硕士刘双,因為应聘保姆时提交的一份简历表,成为了“网红”。  简历显示,今年32岁的刘双,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学专业,擅长法语、英语,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后她曾在某大型通讯公司工作,主要负责非洲客户对接。她还从事过早教工作,年薪曾达30万,后考虑到职业发展和未来前景,她决定辞职转行。  上述简历被传出后,有网友好奇该简历是否属实,也有人质疑如此高素质人才为何要去做家
期刊
近日,“空调工小哥被公司奖励价值60万元房产”的新闻引发了热议,众人直呼这样的公司是“神仙公司”。   当事的这位空调工小哥,前几天曾徒手爬楼救下一名被困窗外的小女孩。之后,他被大家称为“现实版蜘蛛侠”。公司为了肯定他的勇敢和爱心,给出了这样高额的奖励。   惊险一幕是在四川自贡某小区发生的。家住6楼的一名小女孩,在家长出门时翻过了窗户栏杆,随后被困窗外无法动弹。当时这名小女孩双手扒在窗外大约有半
期刊
时评选粹  民法典彰显当代中国法治精神  ◎安进秋  从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开始起草算起,66年间,新中国几代民法学人筚路蓝缕、永不言弃,不断接力,终于在2020年初夏,将中国带进“民法典”时代。   “法典,是经过整理的比较完备、系统的某一类法律的总称。”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法典”的定义,从法律到法典,“一字之差”,却在时光轴上力若千钧。民法典,经历几十年的努力才编纂而成,凝聚着几代
期刊
近日,一位女老师为打盹女生扎头发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学生们都在朗读课文,只见一位女老师走向一位披头散发、偷偷打盹的女生,很自然地将自己绑头发的头绳摘下,温柔地将女生的散发梳起来扎住。这一暖心的举动,令女生一下子就清醒过来,开始认真听课,也让屏幕前的不少网友想起了自己的老师。  为什么该视频能走红?不仅是因为老师的温柔举动,更在于这一举动唤起了人们对老师的回忆。虽然老师的严厉曾让我们“心有余悸”
期刊
导 语  司马光是北宋的大政治家,他从德才两个方面出发,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才兼亡者为愚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德与才珠联璧合,道德与智慧同修,固然是最完美的,但如果一定要把道德和智慧放在天平上称一下,毫无疑问,德的分量更重。  出手不凡  厚德载物  ◎杨慧敏  德如舟,才如物,只有大舟才能载得起八斗之才。德如根,才如干,只有根深才能承得住直冲云天的奇才。  “天行
期刊
技法点拨   所谓文体,就是文章的体制和规矩。虽然考场作文对文体没有明确限制,但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就要充分显示出这种文体的特点,即“写什么像什么”,不能“非驴非马”四不像。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强化文体意识,打造优秀作文。   一、以不同立意选择不同文体   “千古文章立意高”,强调的是作文立意的重要性。在考场作文中,如果考生选择的立意不同,那么作文的文体也有所差别。有的立意具有一定的议论性和
期刊
应考锦囊  积累文言实词,不可死记硬背,语文的学习贵在语境,文言文也不例外。因此,在文言文复习中,考生要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揣摩理解词义。要想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生须注意以下几种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整理。  1.一词多义  顾名思义,一词多义就是一个词语具有多个意义。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普遍现象。把握一词多义,需要注意词语的本义、
期刊
日前,湖北咸宁市咸安区南大街一家单位,窗口左侧墙上挂上了一块牌匾,上面印着五个黑色大字:不文明单位。这是当地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来,挂出的首块“不文明单位”牌匾。  该市6月1日印发《“门前四包”责任制管理办法》,规定对检查结果排名后三位的单位挂上“不文明单位”牌子。暗访发现,南大街某单位存在乱扔垃圾、电动车停放不整齐和门前出现“牛皮癣”小广告等问题。挂上“不文明单位”牌匾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