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蚂蚁

来源 :中学生百科·文综理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vwen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根廷蚂蚁,最早只生活在南美洲,这种黑色蚂蚁虽然身长只有3毫米,却是蚂蚁中攻击性最强的。而阿根廷蚂蚁具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一般来说,不同蚁穴之间的蚂蚁常常要为争食物和领地发生战争,但不同蚁穴的阿根廷蚂蚁却可以结成“合作群体”,它们在相遇时从不打架,而是合并、合作,汇聚成更大的群体。
  攻击性强、团队精神加上庞大的群体,让阿根廷蚂蚁具有了无与伦比的生存竞争优势,在瞬间之内,它们就可以将其他种类的蚁群全部灭掉。为了寻找食物,阿根廷蚂蚁军团要不停地运动,在行军的路上,阿根廷蚂蚁会吃掉与之遭遇的各种昆虫、蚯蚓以及其他种类的蚂蚁,它们饿急了,甚至能爬到树上围攻刚孵出来的小鸟。
  通过来往于南、北美洲的货船,阿根廷蚂蚁来到了北美大陆,并向内地一路漫延。一路上,它们不仅消灭了几乎所有的本地蚂蚁,并对当地的农作物产生了威胁。
  20世纪20年代,欧洲国家开始从南美洲大量进口植物,没有想到,阿根廷蚂蚁竟然搭乘这些植物来到了欧洲,侵入了一些地中海气候的国家和地区。适宜的气候,让这些黑色的精灵大量繁衍生殖,并在不断地扩大领地,葡萄牙、法国、意大利,相继出现了庞大的阿根廷蚁群,阿根廷蚂蚁党同伐异的特性,使这些地区本土的蚂蚁遭受了灭顶之灾。由于阿根廷蚂蚁的入侵,当地其他种类的蚂蚁90%已经消失。
  后来,庞大的阿根廷蚁群又登陆英国,致使英国本土的34种蚂蚁随之灭绝。2004年,阿根廷蚂蚁出现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而且令人吃惊的是,出现在这里的阿根廷蚂蚁竟然再次发生了异地变异,彻底没有了同类斗争的脾气。它们自发起来一致对外,显示出极大的攻击性和侵略性。
  阿根廷蚂蚁的入侵,使世界各地的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控制它们的数量,一些国家引入了蚂蚁中的杀手——火蚁与之相对抗,但是协同合作的阿根廷蚂蚁很快击溃了这些强悍的火蚊。于是,人们又开始使用杀虫剂、诱杀等办法对付它们,然而,由于阿根廷蚂蚁数量庞大,行动一致,紧密团结,以致各种手段在它们面前统统败下阵来。
  为了控制泛滥成灾的阿根廷蚂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生态进化生物学教授苏西对阿根廷、巴西和入侵美国加州的35个蚁穴的阿根廷蚂蚁进行了分析。苏西教授发现,这些阿根廷蚂蚁的外骨骼上都存在互相“识别”的化学物质,而正是因为存在于所有阿根廷蚂蚁身体上的化学物质相同,所以,它们才不排斥对方,反而亲密无间。而只要将这些化学物质稍微改变就会使这些原本关系亲密的蚂蚁兄弟立刻反目成仇、自相残杀,使原本和平的蚁群爆发致命的内战。于是,人类这才找到了打败阿根廷蚂蚁的方法。
  如今,世界各地的阿根廷蚂蚁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在欣喜之余也会不禁对这种小生灵感叹不已。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记 忆 语 录    每个人都有一段对于书的情结或怀念。“不是《红楼梦》,也不是唐诗宋词,而是19世纪德国一个浪漫主义中篇小说把我带进了文学世界,令我着迷,陶醉。”这是著名作家赵鑫珊先生对“茵梦湖”的情结,这句话自然也让我想到了《茵梦湖》这本书。《茵梦湖》是一本算不上名著的名著。无论是从书店的名著栏还是从作者的知名度排行都找不到它的位置。早先年,我还是在一本《外国抒情小说选集》里读到这篇小说。岁月
5月24日,“蒲公英行动”项目主持谢丽芳、项目成员吴尚学赶赴四川灾区,下午他们到达成都。26日,会同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美术教研员辜敏,成都青少年宫美术学校名誉校长刘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