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上的舞台

来源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z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台上的表演实践是幼儿将五大领域有效渗透寓学于乐的学习方式与手段。舞台作为必要的硬件设备现状是如何呢?什么样的幼儿舞台更是适合于我们的使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广泛结合各幼儿园的使用实例与笔者的实践经验,以幼儿园舞台设计概念的形成,舞台实际应用的基点,探讨了大多数幼儿园舞台存在的缺陷,阐述了平地上舞台的创设思路与价值所在,进一步证实了笔者的理论和观点,希望对学前教育事业有所贡献!
其他文献
利用《中国震例》中总结出的短临前兆资料 ,计算了华北地区 1 969~ 1 983年间发生的 1 3次 5级以上地震前各类短临前兆空间群体分布的 CV 值。结果表明 ,震前短临前兆数≥ 6次的 8个震例中 ,有 6个震前短临前兆空间分布的 CV 值明显高于二维连续空间随机均匀分布的 CV值 ,说明短临地震前兆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
1996年 1 1月 9日长江口以东海域发生 MS6.1地震 ,震前巢湖地下水动态观测网中 3口深水井所记录到的水位经标准差、剩余值数据处理得到前兆异常。其异常时间以中短期为主 ,不同步。本文还对如何提高地震预报的准确性及降水对井水位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1.1 地震灾害rn地球上每年要发生上百万次地震,人们可感觉到3级以上的地震就有5万多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具有破坏性的地震上千次,其中破坏性极大的7级以上地震就有20
2.1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电异常现象rn2.1.1地电场及震前地电场异常.地球表面存在着天然的变化电场和稳定电场,天然变化电场的大部分是由地球外部各种电流系在地球内部感应
3.1地震前兆rn虽然有关地震能否预报的争论现阶段不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结果,但否定地震前兆的存在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正如Peter Medawar爵士所忠告的那样:“若宣称某件从原理上
5.1震前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rn灾害性地震的巨大破坏力不仅使人们对地震产生恐惧感,也使众多科研人员对地震和地震预测观测研究产生了农厚的兴趣.由于大气电场与震前动物异常
关于“地震预测研究争论”的组织者Ian Main将地震预测定义分为4类,一是与时间无关的地震危险性;二是与时间有关的地震危险性;三是指在某种前兆信息观测的基础上,对临震的一
7.1大气电场异常与地震三要素间关系及判定指标rn地震预报因执行主体与目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向社会公开发布地震危险警报的地震预报,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政府或其受权
类比法就是一种对比的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对数学概念和性质中的相似点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一种新结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