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湿邪阻滞肠道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祛湿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祛湿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各有其特点:苦寒燥湿类药物可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但多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医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研究室,江苏省中医药防治肿瘤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5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930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1804073),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7KJA360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邪阻滞肠道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祛湿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类型的祛湿药在调节肠道菌群方面各有其特点:苦寒燥湿类药物可抑制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但多性寒凉,易伤阳气;芳香化湿类药物抑菌作用较弱,多具有促进益生菌生长的作用,淡渗利湿药亦以促进益生菌生长为主。深入研究祛湿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发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中药制剂,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同时,可从肠道微生态的角度进一步剖析中医湿证的本质,丰富中医药理论内涵。现有研究多局限于体外抑菌实验及动物实验,且缺乏相应的临床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黄帝内经》中"神"从产生顺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精、神、魂、魄,是"父母之精"相搏后直接产生,与意识、感觉、反射等有关,为"神之灵";第二层次为意、志、思、虑、智,
慢性肾脏疾病病程长久,常因水瘀相互搏结而出现水饮、痰浊、血瘀等病理因素,应用药力平和或药性温和之药物疗效一般。临床可应用以毒攻毒之法,选取药性峻猛或有小毒之药物,准
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发挥关键作用。巨噬细胞极化是其根据周围环境转变不同表型的动态过程,一般分为两个表型:经典激活的M1型巨噬细胞和替代激活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由慢性胃炎发展而来,病程较长,易从阳化热,受肝郁、湿热、瘀热等病理因素影响,皆可灼伤胃阴,引起胃阴亏虚证,影响脾胃之气,进一步促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目的总结法洛三联症的介入手术治疗经验,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2004年8月~2005年7月共收治法洛三联症患者18例,年龄3~32(8.4±6.2)岁。所有病例均在透视及超声心动图
中风病前三状态分别为髓亏、气逆、血浊。髓亏证常表现为耳鸣、眩晕、记忆力减退、懈怠安卧、腰膝酸软,或伴有齿疾、骨密度偏低,脉象多见左脉寸尺皆沉,故治法当以补肾生髓为
捻转补泻是针刺手法的一种,其流派众多,有以左转、右转分补泻;以性别分补泻;以体位和刺手不同分补泻;以经络循行方向分补泻;以阴阳属性分补泻;以刺激量大小分补泻等。捻转补
目的:探讨清肺排毒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气阴两虚证患者恢复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9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的42例普通型新型冠
传统推拿疗法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式,以挤压摆动类、拔伸牵引类、运动关节类等手法作用于颈部肌群发挥生物力学作用,能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体征,减轻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