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kai0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硫普罗宁静脉中滴注,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静脉中滴注,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有有效药物。
  【关键词】硫普罗宁;脂肪肝;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257-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已成为临床常见的疾病。相当一部分患者预后表现为脂肪性肝纤维化与肝硬化[1]。我们硫普罗宁治疗脂肪肝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50例患者均为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我院肝病专科就诊的患者。诊断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诊断标准[2]。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44.6±7.3岁,病程2.5±0.9年;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6.7±5.8岁,病程2.7±0.6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硫普罗宁(河南省新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2加入5%的葡萄液体中和生理盐水250ml静脉中滴注,每日一次。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150mg加入5%的葡萄液体中和生理盐水250ml静脉中滴注,每日一次。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
  1.3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脏B超、CT、肝功能及血脂生化检查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 参照1993年卫生部药政局制定的《新药临床研究知道原则》的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肝功能及血脂正常,B超示肝内光点均匀,肝深部回声正常,肝内小血管走向清晰,CT值正常。②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能基本正常,TC(总胆固醇)比原值下降≥20%、TG(甘油三酯)下降≥40%、HDL下降≥0.94nmol/L,肝脏B超示肝内光点均匀及小血管显示尚可,肝深部回声轻度减弱,CT值接近正常。③有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肝功能各项检测结果有所下降,TC、TG下降原值的10%一20%、20%一40%;HDL下降≥0.8~0.9nmol/L,B超示肝内光点均匀及小血管显示较前有所改善。④无效:肝功能改善不明显,血脂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B超、CT结果无好转。
  2.2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对比
  
  
  组别(例)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100) 18 55 15 12 88%*
  
  对照组(50) 5 11 16 19 64%
  与对照组治疗后结果对比:*P<0.01。
  3 讨论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临床B超等检查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脂肪肝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发病率不断升高。有研究发现,在重度肥胖性脂肪肝中,约1/4的患者并存肝纤维化,1.5%~8.0%患者发生或即将发生肝硬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良好的观点,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已被公认为隐源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发生障碍,脂类物质的动态平衡失调,致使肝细胞内脂肪蓄积(主要为甘油三酯)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病因与营养性因素(如营养不良、肥胖症)、化学性致病因素(如酒精、肝损害药物)、内分泌代谢因素(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遗传因素、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等有关。其发病机制尚不甚明了,成为迄今缺乏理想的针对性治疗药物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近年来认为脂肪肝的形成与脂肪代谢有关,脂肪在肝内氧化障碍,导致肝细胞脂肪堆积,并导致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线粒体是肝脏脂肪酸B氧化、ATP及ROS形成的主要部位,有关资料表明游离脂肪酸(FFA)增加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它可损害细胞膜、线粒体和溶酶体膜,导致线粒体肿胀、膜通透性增加,使线粒体氧化功能降低,肝脏脂肪氧化减少[3]。硫普罗宁为一种含游离硫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具有降低肝细胞线粒体ATP酶的活性、提高细胞ATP含量、改善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抑制肝细胞线粒体过氧化脂质形成,从而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硫普罗宁通过维护肝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防止甘油三酯在体内积聚,从而减少肝脏的脂肪沉积[4]。临床观察证实硫普罗宁能减轻脂肪性肝病的程度,改善肝功能和降低TG、TC血清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1]孙保木,刘成海.脂肪性肝纤维化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3,13(2):126-128
  [2]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中华肝脏病杂志, 2003,11(2):71
  [3] 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策略.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ll(2):111~112
  [4] 方继伟,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现状.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2):120~122
  作者单位:264003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分院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我院收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资料,探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116例,将患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采取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在抗生素联合微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9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3%,相比对照组在痊愈、显效、总有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治疗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8%和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荷泽步长制药有限公司)20ml,加入液体250ml中静滴,每日1次,14日为1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121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隔姜灸中极、三阴交、血海,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诱导疗法、热敷、按摩、热气熏蒸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珂立苏与CPAP联合应用治疗小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所有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出生体重<1500g、胎龄≤34周的小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应用珂立苏与CPAP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珂立苏治疗。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及24小时PaO2、PaCO2、pH值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5-0277-02  中医学认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风)主要病理关键是“瘀血闭阻,瘀血阻络,气不行血”。而丹红注射液有增强益气活血、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作用,其主要成分是丹参和红花两种药物,其主要化学成份为红花黄色素,丹参酮和丹参酚等,具有扩血管,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粘度和提高机体免疫应激功能,还有调脂、抗脂质过氧
期刊
【摘要】目的:电脑中频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的康复效果。 方法:将40例首次发病的新发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组20例和运动疗法配合电脑中频治疗组20例,分别接受相应的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Brunnstrom—手的感觉运动评定,比治疗前均有进步,但后组比前组效果显著;Carr-shepherd-手精细功能评定得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运动疗法、电脑中频对脑卒中后手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各月份终止妊娠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于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采用米索前列醇片终止妊娠的244例中进行观察得出结果。结果:效果显著,具有减少患者痛苦;不受月份限制;减少宫腔粘连和感染;避免并发症发生;方法简单、安全等好处。结论: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妊娠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  【中图分类号】R47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的临床疗效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之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为采用中西药结合疗法的患者资料,对照组为单纯采用西药疗法的患者资料。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7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0%。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优于单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剖宫产后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观察。 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院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妊娠35例作为观察组,第一天口服米非司酮片150mg,分三次服用,24小时后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回顾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28例疤痕子宫引产单纯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列为对照组。 结果:观察组从出现宫缩到胎儿娩出时间为6.68±1
期刊
【摘要】采用光化学疗法,外涂0.2%8-MOP霜半小时后以光滑肤康灯(主峰波长365nm,终端输出功率25.4W,连续可调,幅照度:930UW/cm2)照射,治疗手角化过度性湿疹20例,平均治疗期间1月,治愈率45%,显效率20%,有效率30%,无效率5%.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果显示光化学疗法对手角化过度性湿疹有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光化学;手角化;湿疹;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63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