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学校中文专业趣味性教学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文专业的课堂教学增强趣味性,是解决学生厌学,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根据兴趣产生的心理学原理,增加职业学校中文专业课的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趣味性从何来?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二是要变陌生高深的理论为熟悉的浅显易懂的内容,让课堂教学充满了趣味;三是要让学生认为学习中文专业知识有价值的。
  【关键词】职业学校中文专业趣味性教学效果
  
  中文专业是职业学校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知识广博的特性,让学生常常抱怨其枯燥乏味,学习时没有积极性,厌学情绪明显;学过后就毫无印象,教学目标无从实现,也让广大教师感到难教难学。那么,应该如何进行中文专业的教学呢?笔者认为,要真正解决中文专业教学中的枯燥乏味,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这门课程,从而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要在教学的趣味性上下功夫。强调:一方面教师要饶有兴味地讲;另一方面学生还要愉快地学的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因此,增加职业学校中文专业课的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趣味性从何来?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有些学校重科研轻教学导向的影响,一些职业学校老师注重对专业的科学研究,忽视教学艺术的探索,致使课堂教学中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特别是中文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如果授课教师不在教学艺术上去下功夫,学生就更容易感觉枯燥乏味,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那么,何谓教学艺术呢?教学艺术就是指运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1]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就是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和教法艺术。一个老师语言艺术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如果老师的课堂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富有情感和表现力,学生就会被吸引;反之,学生的精力就会分散。笔者在教学中对此就有真切的体会,状态好的时候,激情四射,妙语连珠,侃侃而谈,学生极易受到感染,惊诧羡慕于老师的学识的同时,课堂内容全部领会;状态不好的时候,总是表达不到位,言语磕磕绊绊,学生的热情明显下降,教学效果也较差。在教法上,应注重采用其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探究式教学、讨论辩论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采用不同教学方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中文专业课的教学效果服务,不是哗众取宠,根据课程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内容适合哪种教学方式就采用哪种教学方式,不千篇一律。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艺术上下功夫,让学生对老师的教学魅力感到惊叹,用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乐学。
  2.变陌生高深的理论为熟悉的浅显易懂的内容,让课堂教学充满了趣味
  张永忠、胡海青的《兴趣的心理学研究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发教学与管理》一文说:“兴趣来自于对事件的两种评价:第一个评价是事物的新颖性或复杂性,即事物具有新鲜的、出乎意料的、复杂的、难以处理的、令人惊奇的、神秘的或模棱两可的等特性;第二个是事物的可理解性,也被称为个体的因应能力评价,因为它关涉人们是否有技巧、知识和资源应付事件的评估。总之,如果人们认为某种事物是新鲜的或复杂的和可以理解的,他们就会认为该事物是令人感兴趣的。”[2]就中文专业课来说,它具有新颖性和复杂性,但是它的可理解性是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如果在每堂课上,学生对于一些文学理论的知识都是云里雾里,象听天书一样,长此以往,就会对这门课失去兴趣。因此,我认为中文专业课程教学是变陌生高深的理论为熟悉的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学生容易理解,使抽象枯燥的理论不再显得高深难接近,让课堂教学充满了趣味。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2.1中文专业理论来自大量的文学实践和作品,是在对众多文学现象、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概括之后的总结。因此讲课要紧密结合文学实践和作品,在学生掌握了一些理论或概念后还要加强逆向体验,也就是说从课本所给的结论开始,逆向思考结论产生的具体过程,和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比如,讲了意境的基本特征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感受《雨巷》《荷塘月色》中的意境,对于意境的一些特征:情景交融,情为主导;含蓄蕴藉,韵味无穷等就会把握的更准确,体会的更深刻。这样,文学的形象性和审美性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理论原理,而且避免了单调枯燥性。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的文学现象、文学体会的支撑下,有效抽象的概念理论,学生不仅欣然神会,而且还会记忆犹新,教学效果明显。
  2.2作品举例要选择学生熟知的或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事物的关注程度与这一事物和人们关系成正比:和对象的关系越近,关注程度就越高,反之,和对象关系越远,关注程度就越低,乃至完全产生不了兴趣。当有些经典作家作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几乎没有联系的时候,就更难激起学生的兴趣。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常常选用学生在中小学接触过的文学作品和作家诗人;或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作品。比如讲文学的社会属性,主要选用了曹禺的《雷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鲁迅的《阿Q正传》、吴承恩的《西游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曹雪芹的《红楼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学生非常熟知的作品;在讲巨大的政治压力也能使作家产生创作的冲动时,举了三国时候曹植的七步成诗,这些作品被学生熟知,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产生兴趣。
  2.3实际教学中,教材内容安排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需要,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情况对教材优化处理,把教材的内容作调整,以利于学生接受,遵循学生的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让学生不致产生厌学情绪;经过调整后,学生学习起来就显得比较轻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学现象入手,逐渐探讨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创作、文学的接受等问题,层层深入,一些抽象高深的理论也就比较好接受。
  3.让学生认为学习中文专业知识是有价值的
  如何让学生明白中文专业的课程的实际意义?笔者认为:一是通过学习中文理论,经常解决学生平时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和创作中的问题和困惑。如有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听老师讲过一些文学作品时,总是有一些疑惑,有时甚至是圂囵吞枣,不求甚解,但是通过在职业院校学习文学理论,把郁积多年的疑问解开了,学生就会有种恍然大悟的感受;二是对于同类型的作品或文学现象,要让学生把学习理论前和学习理论后的认识和感受相比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通过理论学习,已经不是停留在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表层,而是用一种理性的目光、理性的思考来看待和研究作家作品;三是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中文专业的学生在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方面,就会感到该门课很实用。比如,每篇文章主题思想的分析概括和怎样准确地把握;一首诗或一篇散文的赏析鉴赏,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等等问题,通过中文专业课的学习,就能明白该怎样做,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非常浓厚。
  总之,中文专业教学的趣味性的方式方法还有很多,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体会,但是要解决这种理论课枯燥乏味,激发兴趣的根本途径,还是要在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趣味性教学上多下功夫。
  参考文献
  [1]盛忠兴.教学中的趣味性原则[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
  [2]张永忠,胡海青.兴趣的心理学研究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启发[J].教学与管理,2011(2).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图书室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必须强化图书室功能,优化藏书结构,做好学校图书室管理工作,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新课改 图书室 地位及作用 管理人员 业务素质 服务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学科教师的重视,也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其中,学校图书室工作就不能忽视。学校图书室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校教学、科研、文献信息资源检索服务的一个中心,在教育教学中一直
期刊
【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是简单的将名著交给学生自己去读就了事的。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时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关措施,把课内外阅读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名著阅读得到应有的落实和保证。本文是我在教学契诃夫的经典名篇《变色龙》时的一个教学片段,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上面所说的课内课外的打通和结合。  【关键词】阅读教学 打通与结合 《变色龙》教学片段 反思   
期刊
【摘要】高三的教育教学必须围绕高考展开,围绕高考抓管理,围绕高考抓教学,年级和班级管理的重点在氛围,学生管理的重点在目标、信心和边缘生上,教学的重点在高考的把握、教法的研究和学法的指导上。我们如果注重了细节,强化了落实,必然会带来高考的飞跃!  【关键词】高三教学 重点 管理 细节 落实    2011年的高考早已落下帷幕,2012年的高三依然紧张而激烈,如何高效复习和管理,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最大
期刊
【摘要】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也是开展禁毒防艾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学校开设禁毒防艾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禁毒的一项治本之策。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开展工作?我校的一些做法:①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抵御毒品艾滋病的意识;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③加强学生的“三观”教育;④教育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⑤开展防艾工作的“五个一”工程。  【关键词】学校 开展 禁毒防艾教育 学生 健康成长
期刊
【摘要】绘画的魅力在于灵气,而灵气在于运动感。油画中所包含的运动感尤为重要,是油画的灵气,是其艺术价值的魅力所在。油画作品中的运动感,有的用线条、笔触、光线、力度、角和面表现,有的通过物象本身呈现,而有的是包含在绘画作品之中,需要仔细欣赏满慢慢品位的。本文通过对未来主义画家作品,如巴拉的《一条链子上狗的动态》、波丘尼的《内心状态:告别》、塞韦里尼的《塔巴林舞场有动态的象形文字》及等的分析及研究,展
期刊
【摘要】立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研组课题研究的背景下,我设计了《美丽的武夷山》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以读为主线,扎实训练言语,不仅教会孩子们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还让学生们积累了好词好句,并在生活中学以致用。  【关键词】课题研究 以读为主线 训练言语 教学设计    新课标明确指出:朗读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它有诸多功能: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
期刊
【摘要】清秦祖永《桐荫论画》曰:“石道人髡残笔墨苍莽高古,盖胸中一股孤高奇逸之气毕露笔端”,这幅《苍翠凌天图》是髡残的代表作品,也是清代山水画的代表作品,髡残是神秘的,他在天之一隅平静地俯视着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髡残也是神奇的,他的诗魂画魄无声地涤荡着我们的心灵。髡残与八大、弘仁、石涛,后世并称“四大名僧”。髡残说:“每晨夕登峰眺远,益得山灵真气象耳……”而如今的我们离此已是太遥远了。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所有文化的总折射,是校园的“活文化”。本文从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的主体之一——学生行为入手,提出了校园学生行为文化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校园 学生行为 文化 建设 途径    所谓校园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在学校教育、科研、学习、生活及娱乐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操守和文化品位,它是学校作风、精神状态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动态反
期刊
【摘要】写竞赛作文要想牢牢抓住读者的眼球,必须力争语言出彩,谋篇创新,内容见情,让文章出更多“亮点”。必须要有独到的发现,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捕捉新颖独特的写作材料;提炼主题不仅要求正确、鲜明、集中、深刻,更要努力做到新颖独到,力避雷同;光有好的内容还不够,在写作技巧上还必须出奇制胜;构思要巧,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作用,谋篇布局也必须要巧。  【关键词】竞赛作文 新 奇 巧 取胜    要写好
期刊
【摘要】民族音乐历来被各民族视为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之一,它直接生动得反映人民的生活习俗,语言,思想感情。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灵活运用各种小技巧,活跃民族音乐课堂。  【关键词】民族音乐 小技巧    民族音乐是音乐教材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目前的音乐教育中却受了流行音乐的影响与撞击,校园里传唱着流行歌曲,课堂上对传统的民歌无精打采,毫无兴趣。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