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露:冰上飞驰的骄子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春露,现任中国冰球运动学院院长,中国滑雪协会副秘书长,国际冰球联合会委员。曾任中国滑雪协会秘书长兼法人、王春露曾是中国最优秀的短道速滑运动员之一,曾获得短道速滑世界冠军25次。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王春露长期以来工作在体育事业第一线,为中国冬季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刻苦训练、奋勇拼搏,在赛场上为国争光
  作为一名运动员,王春露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意志品质坚强,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为国家赢得了巨大荣誉。
  在1995年的挪威世界锦标赛上,年仅18岁,初出茅庐的王春露一举拿下500米、1000米、3000米接力冠军,震惊世界体坛。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决赛中,王春露表现出极强的大局意识,完全服从组织上的战术安排,甘愿牺牲自己,默契配合队友,为队友杨扬的夺冠保驾护航,实现了中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为祖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95—2003年,在8年多的国家队运动员生涯中,王春露共获得25次世界冠軍,国内外比赛奖牌150多枚。曾代表中国参加了1998年长野冬奥会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获得奥运会银牌2枚,铜牌1枚,是中国冬季运动标志性的人物。
  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做出重大贡献
  2003年,退役后的王春露赴加拿大留学深造,学习外国更为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期间,加拿大滑冰协会表示出对王春露的高度重视,聘请其为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青年队的教练,并给予其工作签证,希望其长期留在加拿大。但在2005年 7月,当祖国召唤她回国时,王春露毫不犹豫,谢绝了对方的挽留,放弃了优厚的待遇,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
  回国后,王春露先后担任了中国国家短道速滑队的管理人员、副领队、领队,继续从事其钟爱一生的滑冰事业。王春露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为短道速滑队成为中国体育的“梦之队”做出了重大贡献。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女队伍创造了冬奥会历史上一个国家包揽全部4枚女子项目金牌的奇迹,出色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为全国人民在春节期间献上一份厚礼。
  运动队取得优秀成绩的背后是扎实的作风建设和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王春露十分重视运动队的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经常与运动员谈心交流,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着力打造“品牌形象”,她在年轻队员中进行公众形象的培训,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正含义普及到年轻选手中。经过几年的努力,王春露把中国短道速滑队打造成了世界闻名的钢铁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礼仪之师。
  作为一名体育人,经常出差在外、无法与家人团聚是家常便饭。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后,王春露曾说:“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学会了坚持、给予、理解和包容。我的工作性质导致经常出差在外,很少能照顾到家庭和孩子,有时候出差回家,两岁的女儿喊自己阿姨,我会对家庭的愧疚掉下眼泪。但最终我面对的四枚金灿灿的奥运金牌时,我觉得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为了国家的利益,牺牲一切都是值得的。”
  成功转身,一生奉献中国体育事业
  2012年,王春露开始担任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大众冰雪部部长,这对长期从事短道速滑项目的王春露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挑战。然而,丰富的运动经历,体育管理、工商经济管理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国际视野,使王春露更加充满自信地面对每一次新的挑战。几年来,王春露主导创立了“中国高山滑雪巡回赛”、“全国速度滑冰马拉松赛”、“世界雪日暨国际儿童滑雪节(中国区)”等知名冰雪项目品牌赛事和活动,推动冬季运动在大众中的普及度,提高冬季赛事品质和经济价值。并在2015年起担任中国滑雪协会秘书长兼法人。
  2014年,中国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此后,国际奥委会多次来中国考察群众冰雪运动的开展状况,在此期间,王春露的努力工作以及中国群众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给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投票选举北京为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王春露可谓功不可没。
  中国运动员退役再就业的问题也一直是王春露所关注的,2003年在她的努力和积极沟通下,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联合解决了优秀退役运动员继续教育问题,促成了北京体育大学“冠军班”的成立,使得很多运动员退役后可以进入校园,不断充实自己,积累了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各类知识。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继续普及中国大众冰雪运动、努力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宏伟目标成为了王春露的首要工作任务,她愿意把一生都奉献给中国体育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体育强国梦不懈奋斗。
  2018年王春露根据组织工作需要,调动到中国冰球协会和中国冰球运动学院工作。继续在一线发挥冰雪运动的经验。短道速滑,高山滑雪,单板滑雪,冰球,冰壶这些运动管理工作她都经历过,是冬季运动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王春露动情地说:“我的血液里都是冬季运动的元素,一辈子都会和冰雪运动在一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广冰雪运动是我一辈子的使命。”
其他文献
1 引言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年纪尚小,在课堂上上课时还没有建立课堂常规意识。尤其是体育课堂上,很多小学生一上体育课就变得异常兴奋,认为体育课的目的就是在操场上开心的玩游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让学生重新建立对体育课的认识,通过课堂常规教学,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  2 对小学体育教学常规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再认识  体育教学常规工作主要是指教
期刊
1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安排  (1)激发学生的练习动机: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学安排,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对成功的体验感。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追加反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对标枪的学习兴趣。  (2)适当的运动负荷:适当的练习量与练习强度是学生掌握该项运动技术的基础。练习量过度容易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现象;练习量不足容易导致学生停留原地无进步征象。为促进学生的潜能激
期刊
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学科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全面推动体育课堂创新成为新时期摆在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文章从初中体育课堂创新教学的现状出发,发现当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相对枯燥,无论是在示范过程还是游戏创设,都普遍存在敷衍情况。为进一步增强体育课堂的有效性,带给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体验,通过精准示范和巧设游戏的方式,突出初中体育课堂创新的价值。  1 引言  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不单单要传递体育知识与技能,
期刊
随着初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新课标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了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体育情感与品质、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等。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能力是不同的,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一把抓,不进行明确的目标性教学,会导致班级学生综合体育素养不全面,达不到教育统一性的要求。  1 科学设计体育教学课堂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果教师对学生一味进行单独的体育教学,就会使
期刊
在中职体育课堂上渗透竞技精神的培育,不但推进体育教学品质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并获得全方位能力的发展。要想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的竞技精神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立足于体育教学现况,采取合理的方式将体育教育与竞技精神教育有效融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现有的教学资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竞技精神,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自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精神。  1 有关
期刊
推动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是“全面育人”目标指引下的重要诉求,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身心的关键举措。由于传统体育教学中“德体育人”衔接不足、深度融合不够,出现了“重体育轻德育”、“德体共育”成效不佳等现实问题,影响了育人成效。为更好发挥体育在全面育人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深度研究体育教育与思政的融合逻辑,通过构建多方联动的体育思政“大格局”,以实现协同育人的最佳成效。本文以体育教育课程思政
期刊
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比赛项目之一,近年来随着武术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武术套路比赛愈发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截至目前,我省每年由省体育局、教育厅举办的比赛就有多达四场以上,而省运会学校组比赛每三年一届,代表学校组武术最高水平的比赛。随着竞赛比赛的逐步深入,参与运动员的动作套路也愈发的趋于稳定,由此,本文通过对女子武术套路动作中扣分点以及扣分点对武术套路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以广东省第十五届省运动会学校组武
期刊
背负投这一技术动作是柔道项目中重要的进攻技术之一,也是运动员在赛事中最常惯用的一项技术动作。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查阅各类相关文献,走访柔道专项的专家学者,与此同时对天津体育学院柔道男子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使用背负投技术动作进行观察与统计,分析背负投技术动作的特点、运用的方法及该技术进攻与防守和反攻动作的要领,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柔道男子运动员实战中背负投技术的分析,找出之间存在的问题,总结后提出建议
期刊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核心力量训练对绳索救援人员的救援竞技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核心稳定性训练进行阐述,分析核心力量训练对绳索救援技术在竞技发挥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提高绳索救援队员的脚步移动速度、耐力、协调性等专项素质以及绳索技术中的上升与下降、伤员的平稳向上提拉和平稳向下转移等专项技术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核心力量训练提升了绳索救援人员工作时的
期刊
VBT全称VELOCITY BASED TRAINING,即基于速度的训练,其原理是通过测量负荷的移动速度来监控力量训练的一种方法。这种形式的训练通常使用诸如可穿戴加速计或线性位置换能器之类的技术来测量运动期间的运动速度。训练过程中常用的设备主要有线性传感器(GymAware)、加速器(Push Band)等。通过这些设备教练和运动员提供了关于他们运动表现的信息,并给予教练更加精准的数据反馈。使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