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EST序列中微卫星标记的特征分析及应用

来源 :湖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47 913条茶树(Camellia sinensis)EST序列,通过Cd-hit-est除去冗余序列后得到26 185条非冗余序列,利用Misa软件分析后共发现8 244个微卫星标记分布于6 283条EST序列中,平均相隔1.52 kb出现1个SSR,EST-SSR序列出现频率为23.99%.其中,单、二和三核苷酸重复为主导类型,占EST-SSR总数的97.83%.A/T、AG/CT和AAG/CTT作为单、二和三核苷酸的优势重复基元,分别占所属类型的92.99%、85.11%和2
其他文献
连续4年(2007~2010年)对柑橘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Citri)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吹绵蚧暴发的主要原因是管理粗放和病虫害防治不力;防治柑橘吹绵蚧
以不同来源的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Sm]孢子、块茎、叶片为试验材料,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2,4-D、NAA、IBA等激素,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槲蕨离体培养的
通过田间考察、白背飞虱监测、室内分子鉴定等方法调查研究2010年湖北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的流行概况,掌握了湖北省水稻南方黑条矮缩病毒病发生的面积、发生程度、水稻品种
研究克隆了猪USF1基因1 382 bp的cDNA序列(登录号:EF 219407)和5 516 bp的DNA序列(登录号:EF 625885).序列分析发现猪USF1基因编码区序列与人、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9%和98%.基因组序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控制效果和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8%丁草胺·吡嘧磺隆WP 226.8~525.0 g(a.i)/hm2对水稻移栽田的稗草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小家鼠(Mus muscul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人(Homo sapiens)、黑猩猩(Pan troglodytes)、大猩猩(Gorilla)、倭黑猩猩(Pan paniscus)、猿(Nomascus leuc
黑木耳F-1号是由吉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8年审定的高产优质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新品种,2009年对F-1号进行新一轮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周转棒封口,提高
采用烧杯试验法对羊绒制品染整废水进行海绵铁内电解法去除色度及化学需氧量(COD)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海绵铁投加量在500g/L、pH5-6、反应时间为60min,在一定的搅拌强度下辅
品种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用江育F32Ax蜀恢498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对上海31个国家级和市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定量化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进一步提升上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