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读书,清俭,行善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i18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这个名字,从我们认识他起,就是一个传奇:在布衣时为名士,在州县为能吏,在边疆为名将,在朝廷又为良相。他被同时代的人称为“本朝人物第一”,朱熹更是尊其为“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不过,更让后世之人为之高山仰止的是范氏家族800年兴盛不衰的千古传奇。但是对于范仲淹来说,这一切的奥秘,只不过是因为他做对了8个字罢了。

01


  自立,是一个家族立足的根本。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中的这一句经典,向来被中国人当做安身立命的根基。越是有远见的家长,越是明白一个家族的延续必须学会自强自立。
  公元1051年,一代名臣范仲淹离世,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
  可就是这样一位位极人臣的朝廷显贵,却没有给后世子孙留下半点财产,甚至死后连一所像样的居所也没有。而这只不过是他一生恪行自强自立的一段剪影。
  北宋僧人释文莹的《湘山野录》中曾记载过一则名为“断齑画粥”的典故:
  范仲淹少年求学的时候,因家境贫寒,常常食不果腹。他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成年后,范仲淹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一位家境优渥,和他相交甚笃的同窗,见其生活困顿,便让家人送饭时多捎上一份,准备赠与范仲淹。范仲淹虽然十分感激,但他却再三谢绝道:“我多年吃粥已经习惯了,如果骤然吃上你送来的美味佳肴,以后粥就再也吃不下了,那怎么能行呢?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一个人最为难得的便是认清自己,你永远无法依靠别人的帮助过好自己的一生。想要改变命运,你必须拼尽自己的全力去争取。
  《曾国藩家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正是因为这股“倔强之气”,若干年后,范仲淹不仅在政坛上叱咤风云,在文坛上堪称一代宗师,更加为整个范氏家族塑造出了自强不息的风骨,成为一个家族传承不绝的根基。

02


  读书,是一个家族兴旺的源泉。
  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欧阳修曾经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公元1015年,26岁的范仲淹苦读及第,此后虽有波折,但是官运还算不错,从主政一方,到官居庙堂,出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不过短短28年的时间。读书改变命运,古时如此,即便到了现代,依然是很多寒门子弟兴家旺族的一条必经之路。
  范仲淹在与家人的书信《与中舍书》中,曾和兄长范仲温谈论过子侄们读书学习的问题,为此他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要督促孩子们发奋学习,每天必令其钻研功课,苦读苦练,决不能让他们得过且过,混天度日。
  二、要让他们了解,只有学有所成,才能入仕做官,有所成就。
  说这些话的时候,范仲淹早已经是朝廷重臣,兄长范仲温本意是想让他帮忙,给自家孩子走走后门,但是却被他义正言辞地拒绝了。
  后来,范仲淹还专门撰写了《训子弟语》,其中有两句着重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耕读莫懒,起家之本;字纸莫弃,世间之宝。”
  在范仲淹的教育下,范氏子孙无一不在学业上奋发上进,后来更是名臣良相辈出,成为世间美谈,为时人所景仰。



  正如苏轼在《三槐堂铭》中所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读书,不仅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更是一个家族走向兴盛的不竭动力。

03


  清俭,一是个家族不败的基因。
  范仲淹在晚年回顾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时,曾经留下一句话:“老夫平生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中也有记载:“公虽贵,常以俭约率家人。”
  范氏家族中除了范仲淹,名气最大的应该要数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了。《宋史》对范纯仁的评价很高:“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前后任子恩,多先疏族。”于是,在民间范纯仁便得了一个“布衣宰相”的雅号,宰相是他的官职,而布衣之说则是因为他清廉节俭的作风。



  而这一切都源自范仲淹的严格教导,范纯仁曾深有体会地说:“唯俭可以养廉,唯恕可以养德。”
  古往今来,喜好浮华是年轻人的天性。范纯仁结婚时,他和妻子打算以锦罗绸缎作为婚房的装饰。范仲淹知道后立即將范纯仁喊来训话:“吾家素清俭,安能以罗绮为幔坏吾家法,若将帷幔带入家门,吾将当众焚之于庭。”之后,范仲淹更是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钱财莫轻,勤苦得来;奢华莫学,自取贫穷。”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贪图享乐,那么即使家大业大,也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一个家族,如果全部都是铺张浪费的纨绔子弟,那么家道败落也就近在眼前。

04


  行善,是一个家族强大的灵魂。
  宋代钱公辅的《义田记》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范文正公,苏人也……置负郭长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择族中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出纳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
  意思是说,范仲淹花费巨资购置良田,不是用来圈地致富,而是拿佃租接济贫寒不能自立的老百姓。
  而这只是一个发端,一直到清雍正年间,范氏一族的后人,还在不断注入资产,形成了一条横跨了数百年的伟大的慈善事业。
  当然,这样伟大的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就曾遭遇两次大难。
  南宋时期,因为战乱,无数田地、房屋被占用,范氏家族的“义田”所剩无几。如果按照我们惯常的思维,这样的义举已经坚持了近百年,因为外力破坏,无以为继,就算弃之不理也无可厚非。但是范仲淹的五世孙范良器、范之柔兄弟却勇敢地承担起重振义田的任务,他们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私产全部捐献出来,使义田恢复如初。
  到了明朝,义田再次遭到破坏,当时闻名天下的清官苏州知府钟况得悉后,立即投入人力物力资助,再加上范氏后人的勉力支持,重新撑起了这项传承了数百年的慈善事业。
  无论是子孙的继承,还是旁人的援助,范氏一族的善举之所以能够赢得后人的云集景从,无非就是在家风之中,牢牢印刻下两个字——“行善”。
  《了凡四训》有言:“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行善则积福,作恶则招祸。当范仲淹在一个家族的灵魂中播下一颗善良的种子,然后子孙后代不断地施肥灌溉,等到种子长成一棵苍天大树,变成护卫整个家族的最强大的保护伞。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但是一个八百年兴盛不衰的范氏家族,却打破了这仿佛命运枷锁的宿命。其中的秘密很复杂吗?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自立,是一个家族立足的根本;
  读书,是一个家族兴旺的源泉;
  清俭,是一个家族不败的基因;
  行善,是一个家族强大的灵魂。
  牢记这8个字,你便掌握了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长盛不衰的秘密。


其他文献
温克尔曼说,“优雅是一种天国的恩赐,它包含在心灵的单纯与宁静之中,它赋予人的一切行为和动作以愉悦感。”  宁静温婉的女人是优雅的,这种优雅是一种从内至外的智慧、善良之光的焕发。宁静温婉的女人虽然平和、安静,但是却总是成为人们目光的聚集点。  有一些职场女性为了吸引周围人的注意,往往把握不好宁静温婉之态,觉得这样会被人忽视,便让自己活跃在人群中,当然,活跃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这个活跃的度掌握不好
期刊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成熟并自信的女性多为单身且无追求者,不论是职场还是生活中,她们都是强者;不论是生活能力还是社交能力,她们都如鱼得水;唯一遗憾的是情感空缺,合适的另一半迟迟不出现,抑或出现时已是身边有了她……于是,年龄渐长,岁月在漫长中衍生了爱的无奈,究竟那个合适的人什么时候才会出现,这就成了众多情剩女们的叹息和追问。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早恋或早婚的女性多数也曾做过
期刊
女性的温柔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  温柔体贴是几千年来在我国形成的女性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表现为谦和恭敬,柔情似水,心地宽容,关怀体贴。有这样一个女性做为伴侣,则能终生互尊互让,心心相印,家庭成员必能和睦相处,幸福甜美。  这种温柔正是女性美德的具体表现。  温柔不是软弱,这是一种平等待人、尊重别人同时又自重自爱的品质。  有一些女性自认为是温柔,她们像一团湿面,任人揉搓和摆布。这不是温柔,只能叫
期刊
女人,一定要记得高冷一点,摆出自己的姿态,才能活出自己的高度。 01  高冷的女人,不轻易感动。  女人,一定要高冷一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感动。别人随口的一句关心,都能牵动你的神经,别人随手递来一杯热茶,都能撩动你的心弦。赠你一滴水,你就恨不得回报一片海洋,给你点小恩小惠,就能把你收得服服帖帖。说到底,太容易感动,其实是一种缺少爱的表现。  太容易感动的女人,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一点小事就对一
期刊
与其苦苦追求外界欣赏的少女脸,不如始终接受自己,始终充满好奇心,不停尝试新鲜事物。  学会专注内心,拥有一颗童心,一个人就永远不会老去。 01  第90届奥斯卡,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凭借《三块广告牌》,顺利斩获奥斯卡影后。在《我,花样女王》中,同样扮演母亲角色的艾莉森·珍妮,也捧得了最佳女配角。虽然是饰演妈妈级的角色,但这些女演员,却是这届奥斯卡最出彩的存在。  仔细观察,以成熟女性为主角的作品,
期刊
演员、歌手、作词、制片人……自从韩雪工作室成立以来,韩雪在娱乐圈的道路越走越宽,头衔也越来越多。2015年,一档《跟着贝尔去冒险》的真人秀节目,则让我们感受到了韩雪更真实的模样:面对艰险的任务毫不退缩,却又常常在虫子和青蛙面前被吓成个泪人。平常不爱运动的韩雪总是开玩笑称:“我的生命在于静止。”但转眼又突然严肃起来:“我觉得,一个人,特别需要不断地去创造新的自我,挑战新的领域!”  所谓真人秀,首先
期刊
和往常一样,妻悄悄走了进来,一杯热茶放在我的书桌上,静立,欲言但无声。以前,妻总是悄悄递过一碗热茶或一杯牛奶,然后静静退出我的专属书房。  我有些奇怪:有事吗?妻咬咬嘴唇,似乎下了决定,说:我已报名了一门课程,也要学习了,这书房我要占用。  我一笑:怎么突然有這样的兴趣呢,前两年,我建议你充充电,你不是总说有我努力就够了吗?今天,怎么了。  妻有些赧然:我怕,我再不努力点,会跟不上你的步伐,我怕,
期刊
“老伴”,真是个令人动容的字眼。内含的,不仅是爱,更是一种不可取缔的地位。从新婚燕尔要修炼到“老伴”这个级别,比从小公务员升到局级职位要难上加难,这里得有多少包容、承担、信任、欣赏和忠诚……  当两人开始互称“老伴”,夫妻之间才真正进入佳境:你不讨厌他的“地中海”、啤酒肚,他只关心你的“三高”,不再在意你的“三围”。许多曾经十分敏感的话题,例如你们前度男(女)友的名字,那曾经令你或他耿耿于怀的“恋
期刊
婚姻是幸福的,婚姻是彼此包容的浪花海洋,奢望生活的点滴,我们忘记了我们现在的幸福,山高水长,我们却相守彼此,这就是家,一个温暖的港湾,一个充满神奇的童话,将会在婚姻盛开传奇,一路走来,经历了所谓的坎坷,见证众多的别离,留过伤心的泪水,失眠的夜晚承受了众多的委屈,然而我们却长大了,孩提时代的童真,青年时期的冲动,中年时期,我们终于等到了自己相爱一生的她。  —题记  何为婚姻?婚姻是缘分与理解的结合
期刊
亲爱的爸爸:  举笔有如千斤重,心里涌起千言万语,看着你日渐苍老的脸,话到嘴边又生生咽下。那是我以前多么熟悉而此刻在时光游移里又带上了几分陌生的脸啊。有多久,没再认真凝视你眼中带笑的慈爱?有多久,没再仰望你为我抗风冒雨的高大的身影?  记不清了呢。你总是带着养家糊口的微薄心愿游走在城市的繁华边缘,拾一切期望,愿得每日温饱家中安好。从小在奶奶怀中长大的我学会了一个人玩,一个人看动画,一个人看着别的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