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术之美抵抗现实之恶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看了宋庄的北京独立电影展和南京的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的一批剧情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中以杀戮和死亡作为叙事题材和结局的作品占到很大比例。北京独立电影展一共只有十几部剧情片参展,以杀戮作为结局的就有五六部。南京放映的《光斑》结尾也是主人公追踪而至,掏出砍刀,走向丛林深处去追踪另一个人物。
  暴力题材当然是直面逼人社会现实的呈现,也有一种形式上的刺激和吸引力趣味。但引起我思考的不仅仅是暴力题材、杀戮的叙事结局为什么这么热门。我更关注: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语境中,作者在叙事中是怎样处理这些暴力和杀戮题材?其中显示出的作者心理秩序是怎样的?就我对这些故事肌理的考察,作者大多倾向于持一种冷漠地处理冷酷的叙事态度,体现在叙事结构上就是对暴行很少作出判断。许多影片倾向于一种冷漠观察,无感情的视觉呈现、无善恶判断的叙事处理。
  我担心,我们社会生活、文艺作品和政治理念中对暴力的认识和处理是否也污染了许多自认为获得独立的电影作者。在当下中国语境中,模糊价值区分,回避善恶判断是一种被迫或者时髦。在错误文化的阳光中曝晒日久,我们的独立作者和“自由”写作是否也被烈日灼伤?
  中国的公映电影对性的禁忌十分严格,对暴力的呈现却显得较为宽容或者漠然。体制内电影的炫目之作《让子弹飞》中,对杀戮无辜之人的伦理不自觉也构成叙事上的一个死穴。那个追随过共和功臣蔡松坡将军、为寻求“公平”来挑战恶霸的张牧之,为了革命大业能够冲出绝境就把并无罪过的假黄四郎一刀砍头,血色飞溅中,影片里的英雄人物引导着人民走向了除暴壮举和盛大凯旋。
  在我看来,这一类暴力题材文本都有令人心悸、值得警醒之处。暴力题材到了叙事文本中必须经过美学上的点化和处理,必须具有细致深入的伦理分析,必须有对于社会关系和人物心理状态的反思。奋起抗暴也必须有一种正义伦理来作为主控思想加以支撑。
  电影叙事中对杀戮的轻易处理,暴露了作者的一些伦理盲区,我们不可以简单地将自己所吞咽的现实直接吐出来。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实的确比《盲井》等独立电影所呈现的更为残酷。今年4月,新华社就报道过骇人罪行:四川雷波县的矿工亲友联手外出作案,打死人制造假矿难向煤矿主索赔图财。但是,面对社会的荒诞、残酷,叙述者要竭力避免自身的受伤;面对残酷和荒诞,公民必须找到行动抵抗的路径,艺术家必须找到美学观照的方法。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恶行的确经常显示出一种自然和麻木状态,但艺术家不可以自然而然地去书写自然而然的恶。
  同时,对暴力和杀戮的中庸处理,以无伦理判断的方法冷漠地呈现恶,也是一种叙事章法的盲区。任何艺术都不可能仅仅凭借其勇敢直面现实的态度成为佳作。再残酷的现实、肮脏的生活、荒诞的境遇,都必须有一种富于纯粹美感的形式来呈现。任何人,不管他对现实有多么深刻的看法,有着多么强烈的道德判断和理想主义精神,当他来看电影时,他不是来看真实,而是来看美。我坚持这样的艺术理念:再残酷、荒诞的社会境遇,都必须以“性感”的方法呈现出来。在黑色电影中,邪恶往往得到胜利,幽暗意识、邪恶会有极真实的表现,但是都经过形式感的细致处理,都有人物的某种“善之中心”与邪恶相抗衡。在剧作的行话里,这叫做有东西跟它顶住。通过精美的叙事和镜语的华彩乐章,黑色电影将恶的胜利变成审视和拷问我们人性中黑暗部分的“恶之花”。
  在电影叙事中,人物对恶行所承受的结果就是作者的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文明的理解,是一种心理秩序和伦理的再生产。就肯定人道、理性和显现共同伦理来说,好莱坞的大团圆结局有其合理性,是一种人类对自己表示尊严、信心的文本。面对现实,我们是受伤了,但是我们必须在精神上有所抵抗。不管在生活中或艺术里,我们都不能被邪恶吞没。一个自觉的叙述者必须在内心浇筑起坚实的理性支柱,必须超越在现实之上进行自觉的观照,对善与恶作出判断。
其他文献
儿子的小世界让蔡春猪感到惊奇。在那个不被任何人了解的封闭王国里,喜禾是孤独栖居的国王。他自顾自嬉戏玩耍,口中念念有词,指挥千军万马。他的喜怒哀愁因何而起,却无人知晓。    在给儿子喜禾过完两岁生日后的第六天,蔡春猪下定决心带小家伙去医院做检查。凌晨两点钟,他跟老婆上北大六院排队挂号。彼时2011年春节刚过,冬夜北京的寒风毫不费力地穿过羽绒服钻进身体,冻得俩人瑟瑟发抖。北大六院又叫北京大学精神卫生
从1970年代开始的第三波民主化席卷了亚洲、中东欧、拉丁美洲、非洲,只有阿拉伯世界(包括中东与北非)一直是个特例。直到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仍是如此,在整个区域中几乎没有民主国家,突尼斯、也门、摩洛哥、黎巴嫩、科威特虽然有举行选举,但几乎都是强人执政,并且仍然严重限制反对力量,因此至多只是学者所说的“竞争性威權政体”。  《经济学人》杂志在2010年底的文章指出,在阿拉伯联盟的22个国家中,只有三
在上一期文章中,我们针对iPhone12Pro的性能和新特性进行了详细体验,总的来说它是一款性能强劲、拍摄出众的旗舰产品。然而依然有不少用户像我一样,想了解iPhone12系列对比上一代同款机型的进步有多大,是否值得补差价去以旧换新。所以这一次,我们用iPhone 11ProMax作为参照,看看iPhone 12 Pro Max的表现究竟如何?   理论成绩提升,表现尚待优化   iPhone 1
索南亲眼见过很多次的死亡。在藏地,死亡并不是一种禁忌,哪怕是在大灾之后。    结古寺僧侣索南说,玉树不需要心理医生。摄影_陈鸣    南都周刊记者_陈鸣 青海玉树报道    寺院从来没如此人声鼎沸过。清晨,大型卡车的引擎声就在帐篷里头震荡。  4月26日,这天早上,一家通讯社的记者扛着摄像机采访索南和他的师傅堪布普阳。索南是个24岁的年轻僧人,脸上有两片酡红色的高原红,看起来像喝了青稞酒。他有挺
革命和爱情  “我发现格非其实对辛亥革命一点儿也不感兴趣。”导演郭小男开门见山地说,“小说《人面桃花》用乱世中的多位人物和看似三角情的情节,其实想营造出的是一个迷乱的世界。”  在上海话剧中心的十多场演出下来,郭小男认为演员还是没有进入他想要的理想状态,“那种近乎魔幻现实主义的感觉,眼睛看人都是要看不定的,看到这个女人亢奋,看到那个女人疲累”。  话剧《人面桃花》是上海话剧中心改编为2011年度的
从1998年以个人生存体验书写《耻辱者手记》的摩罗,到写《中国站起来》的摩罗,二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是所谓“自由主义者”的一次改信,还是卢梭式“浪漫主义者”发展的必然?    2009年末,摩罗的新书《中国站起来》出版,书中摩罗展现的立场令很多人感到震惊。一位网友的评论清晰地表达了这种震惊的原因:“一个关注个体自由的人,如何会陶醉于空洞的国家叙事?”从1998年以个人生存体验书写《耻辱者手记》的
10月10日,星期一,东莞长安镇。  熊华早上起床后就开始担心,不知道长假后开工的第一天,向日葵儿童智力发展中心的老师里会不会有谁又要走。  老师们一直埋怨说工资太低,每月只有1350元,最高不过2000块;工作太累,从周一到周五,一天十个小时都在不停说话,而且是单调地重复教着那些眼神茫然的孩子不停地发一个音“啊”。  可熊华实在没有办法给老师们开更高的工资,因为机构一直在亏损。  让他头疼的还不
近来整个金融业资金供应紧张,中小企业纷纷求告于民间借贷解决急需资金的供应,这造成借贷利息率高涨,企业负担加重,不少企业主因此纷纷选择外逃。  对于民间借贷,相关部门在政策建议上,一直摇摆不定,一方面认为它是在我国僵化的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又一条给中小企业融资的出路,另一方面又怕民间借贷规模做大,在体制外运作会扰乱金融秩序。在我看来,民间借贷肯定是利大于弊,非常值得推广。  对民间借贷非议的第一个说法
几千美元的定制皮鞋我们穿过了,数万美元的皮包我们也拎过了,但有多少人知道“锋利”也是一件奢侈品,想获得它,要用顶好的钢水手工锻造一把刀,然后用绝顶完美的手艺为它开锋,就这样,你拥有了“锋利”。锋利,是会让人上瘾的,就像意大利的鞋子、瑞士的手表。  “三百元磨一把切肉刀,你磨不磨?”  “有病!我随便用碗底磨两磨就可以了!再不然,买一把十几块钱的刀,很好使了!”在去陈华记的路上,出租车司机直白地回答
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地望着古老的恒河,给原本灰黄的水面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红,好似精美的纱丽。一位身穿白衣的男子从高台上垂下三米多长的白布,然后坐下,手持念珠,闭目祷告,他英俊的轮廓,在朝阳中画出一道迷人的剪影。    到了印度,一定要去恒河,而且一定要去瓦纳那西岸边的恒河。  也许因为天气太热,恒河边所有的重要活动都集中在一早一晚,而清晨则是恒河岸边一天中最神圣和迷人的时刻——每天清晨,都会有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