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民生问题关键在哪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np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
  作为关中城市群和产业带的西部龙头,宝鸡市近年来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不断完善就业帮扶、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安全防范等体系,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实现和谐社会人人共建、人人共享,努力构建和谐奋进新宝鸡。
  关注民生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和内在要求,也是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宝鸡坚持把健全完善就业帮扶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公众服务体系、安全防范体系作为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抓手,常抓不懈,狠抓落实。
  在完善就业帮扶体系方面,形成了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格局。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新增就业16.47万人,帮助6.6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再就业率达到了73%。2006年新增就业5.3万人,占陕西省的19.98%,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达7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7%,居陕西省之首。“宝鸡技工”、“西秦家政“成为省内外知名的劳务品牌。
  在构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首先,确保“人有我有”,对国家和省上出台的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度和项目,坚决落实到位。其次,力求“人有我优”,对五大保险和城乡低保,尽可能提高标准、扩大范围。第三,做到“人无我有”。在陕西省率先实施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和少年儿童医疗保险。目前,养老、失业、工伤、女工生育保险已扩大到各种所有制企业,医疗保险扩大到城乡居民和少年儿童。到2006年底,全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0.38万人(次),比2002年增加了62.4%,社保资金支出年均增长13%,占到财政总支出的1/5多。全市正在逐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让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共享发展成果。近四年来,我们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等方面的投入累计超过70亿元。市财政每年都列支专款支持普通高中建设、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农村偏远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全面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启动了市文化艺术中心、法门寺佛文化旅游区等十大文化工程建设。建成了市疾控中心、新宝中、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等一批社会公益项目,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县乡三级卫生防疫体系,连续多年圆满完成人口计划,计生奖励政策全面落实。
  在完善安全体系方面,深入开展“平安宝鸡”创建活动,在陕西省率先推行了公安巡防体制改革,实行巡警与交警联合执法,做到“白天见警察,夜晚见警灯”,全市公众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3年保持在90%以上,获得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我们把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来抓,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硬件建设和提高社区干部待遇,增强了社区组织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同时,认真落实维护社会稳定领导责任制,积极预防、稳妥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狠抓安全生产,保持了全市社会和谐、大局稳定。
  胜在思路,贵在创新,赢在实干,兴在人和。宝鸡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领,离不开创新精神的有力推动,离不开实干品质的积极突破,也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如今,378万勤劳智慧、锐意创新的宝鸡人民,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按照“率先实现工业化、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城市、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全力打造中国西部“最佳人居环境和最佳投资环境”,为构建和谐奋进新宝鸡而努力奋斗。(作者系中共宝鸡市委书记)
  
  资料链接
  宝鸡古称陈仓,陕西省第二大城市,辖3区9县和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宝鸡经济社会进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黄金期”,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位居陕西省前列,年均增长13.2%。2006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76.93亿元,财税总收入52.28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技术创新先进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华环境奖”等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称号。
其他文献
南丰县注重发挥自身特色,做大做强了南丰蜜桔富农产业,形成了产业优势,摸索出了一条“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这对中西部地区其它县市有可借鉴之处。    统筹城乡发展,是新形势下提出的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指导思想与根本途径,也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对某些缺乏工业支撑、缺乏城市带动能力的县市一级地方
期刊
孙玉敏,著名女画家,1954年出生于吉林四平,1977年就学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9年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    2008第29届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办,将向世界全面展示北京,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运动员在积极备战奥运,艺术家也正积极为北京人文奥运做着努力。这其中不能不提到一位杰出的女性画家,在“20
期刊
近年来,城里人感受到身边的“外地人”已经越来越多了,一些城市的外来人口已超过本地人口的数量。目前,全国有两亿多农民工涌入城市,在城市工作甚至娶妻生子、安家落户。改善农民工待遇的消息频频传出,北京、广东、重庆等地允许农民工当选当地人大代表,安徽允许农民工报考公务员。各地有关户籍改革的创新实践也层出不穷,山东、辽宁等12省市先行试水,取消城乡有别的户口划分。以户籍制度为突破口,深深影响几代中国农民生存
期刊
2007年12月2日上午,由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中共河池市委、河池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东兰县委、东兰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革命老区科学发展论坛——纪念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系列活动之座谈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论坛围绕“拔群精神”的思想内涵、时代价值及革命老区如何科学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推动加快老区建设的立法”、“制定实施统一的国家老区政策”、“财政政策应向老区倾斜”、“把党
期刊
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    人民论坛记者:随着城乡二元结构在经济、社会等层面的演变,相应衍生出了哪些新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于建嵘:我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在演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突出問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如何克服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事实上存在的“生存差距”,解决在城市内部出现的“漂移的社会”这样新的二元形态。这些农民工,居无定所,工资经常被拖欠,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女职工生育等很少有保险
期刊
靠西方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形势的人们,多年来对中国经济运行拐点的预测,都令人大跌眼镜,中国GDP在经历了连续四年10%以上的高增长之后,他们似乎终于盼来了拐点,如果再不来拐点,西方经济学的信仰就要崩溃了。  然而,处于两个时代生产方式转换之间的中国经济,至少在30年内找不到所谓的拐点,她的发育水平还远不会感受到经济周期的阵痛。2008年,即使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也是为了以后更好更快发展而积蓄力量,决不
期刊
“30而立”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历来注家对“30而立”之“立”有众多注解。  古代注家对“立”主要有两种解释,也就是立于学和立于礼。  梁代皇侃《论语义疏》认为立是指学立。“立,谓所学经业成立也。古人三年明一经,从十五至三十是又十五年,故通五经之业,所以成立也。”他认为立指的是所学的典籍知识有所成就
期刊
中国国情的五个新特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国情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特殊国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第一,经济总量不小,但经济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第二,“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问题依然很严重。第三,我国是一个计划经济体制比较严重的国家,经过29年的转轨以来,现在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影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度性的、机制性的障碍,还
期刊
■ 77.8%的受调查者认为“30难立”; 88.37%的受调查者感到“30而惑”   ■ 买不起房、难以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网、经济独立难和就业难是排在前四位的受调查者认为难立的主要原因    阅读提示  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迁成长起来的30岁左右的一代年轻人,在讲究“30而立”的社会里正经历着急剧的分化:“30难立”、“30而立”、“30易立”不同程度地体现在他们身上。“30而立”出现新的注
期刊
上世纪50年代前半期,受国内外诸因素的影响,日本政坛经过保守和革新两种势力分化组合形成了自民党与社会党两党对立的“55年体制”。社会党代表劳工阶层的利益,自民党代表新企业家阶层的利益。在整个60年代,自民党与社会党的激烈对抗成为国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一时期日本政治生活的主要特征。  上世纪70年代,日本进入多党化时代,五、六个政党同时并存,对自民党执政形成新的牵制和威胁。特别是田中角荣搞的“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