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来源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chen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国共产党“能”,根本是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书写了中华民族最恢宏的史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根本是好在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共产党“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根本和底气。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正是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发展阶段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独特优势,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共产党“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根本和底气。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无论世界形势如何变化,马克思主义始终占据着真理的制高点。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如一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物论与辩证法相分离,唯心主义占统治地位,旧哲学没有真正揭示社会发展规律,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而马克思主义将辩证法和唯物论高度统一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其透视历史的本质,找准了时代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一生都在为人类解放而奋斗,正如马克思给恩格斯的信件中所说:“这时唯一能使我挺身起来的,就是我意识到我们两个人从事着一个合伙的事业”[2],这个事业便是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事业。 《共产党宣言》高呼:“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马克思主义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而是建立在“人”的“解放”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坚守人民立场的鲜明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确认人民群众的主体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榨取工人剩余价值、追求资本增值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认定无产阶级必然能实现全人类解放。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旧哲学往往束之高阁,不沾染实践的气息;人们也从来不知道、不运用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称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以此来区别于脱离实践的、停留于理论的旧唯物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他们的哲学不仅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于实践,用于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经受检验,获得丰富和发展。正是这种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它的不竭创造力和蓬勃生命力。
  二、中国共产党“能”,根本是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书写了中华民族最恢宏的史诗
  党的百年历史证明,所有成功的经验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得好的结果;所有失败的教训都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照搬照抄的结果。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主心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提出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作风”[4]。最终,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接着又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以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物质条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既不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从世界大势出发、从实际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一切从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出发,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抓紧历史机遇加速干,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拓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境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根据当时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升华党的执政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和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历史方位上,面对国际话语权“西强我弱”的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新时代相结合,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续写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根本是好在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5]中国道路怎么走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好?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探索,从未停止实践。
  1956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该讲话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破除苏联模式迷信的过程中产生的,其基本思想就是“以苏为鉴”,强调根据中国实情走自己的路,并提出“我国不但在民主革命过程中有自己的许多特点,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6]。毛泽东同志认为,革命道路不能照搬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也不能照搬苏联模式,必须独立自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于《在中國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主要著作中。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使各项事业取得了宝贵的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新的局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扎实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当时,党和国家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个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邓小平同志的思路十分清晰、明确。他认为,要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廓清思想迷雾,打破思想的禁锢,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思想路线问题。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和特征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全面深化改革,到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日益完善,让现代化建设的方向目标愈加清晰[7]。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和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5]
  参考文献:
  [1]马纯红.马克思主义具有永恒的价值[J].共产党人,2018(10):25.
  [2]郝永平,杨玲.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N].光明日报,2018-06-14(10).
  [3]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9.
  [4]夏学銮.毛泽东思想如何形成及其特质[EB/OL].(2013-12-18)[2021-07-06].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2013/1218/c112851-23878470.html.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2).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43.
  [7]宣言.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J].人民周刊,2021(11):62.
其他文献
摘 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当今社会步入移动互联网的全媒体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对中学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加速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大力推进互联网在数学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已经在探索信息技术在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的作用和途径,以及在信息技
期刊
摘 要:在立德树人的理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必须重视、落实和改善班主任德育工作。本文在分析立德树人的内涵及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调查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工作;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点强调了党的领导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大的
期刊
摘 要:在当前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今天,确保学生进行有规律的体育运动、引导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初中体育教学环节中,大课间是学生每日最重要的课外活动时间,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致力于探究如何高效利用20分钟来引导学生进行充分锻炼,并使学生享受在阳光下运动的快乐。  关键词:初中体育;大课间活动;优化;创新  大课间是初中学生每日所获得的时长最充足的休息时间,利用这个空闲,学
期刊
摘 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实践创新作为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现在中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核心发展地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培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成败的关键。本文分别从开启情感空间,引发内部长久动力,开拓思维空间,塑造充分的条件,融汇生活空间,交汇归宿与源泉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育中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期刊
摘要:精准扶贫与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基本公共服务在贫困村精准扶贫中具有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作用。但目前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并存,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持续保障能力不足,社会参与主体服务供给能力有待强化。因此,我们要优化政府扶贫体制,突出联动效益;提升村级组织治理能力,合理高效利用扶贫资源;畅通社会参与渠道,发挥社会扶贫力量的比较优势;关注贫困村发展变化
期刊
摘 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更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因而,协调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使两者形成教育的合力,而不是相互抵消,这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学生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与所受的教育关系密切。那怎样才能培养出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
期刊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精髓,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高度契合。二者都是科学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探寻经济发展的基本范畴、主要原理和经济规律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在新的历史方位条件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将成为统领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指引,也将在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产生强大影响力。  关键词:经济思想;政治
期刊
摘 要:文章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如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合理的问题构建师生交流的支架,促使师生课堂高效的交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有效的师生交流过程中,体会知识的发展和生成过程,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核心素养;问题支架;师生交流  1.内容和内容解析  (1)教学内容  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教材《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五章“三角
期刊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份与心灵交流的工作。每个孩子都是一片生动的风景,在这丰富多彩的风景里,老师与学生一起成长,收获良多。本文通过和高三学生小芸沟通高考备考的困惑并给与指导方法和心灵疏导,最后讲述学生蜕变的案例。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学生心灵;理想与现实  班主任工作是一份与心灵交流的工作。每个孩子都是一片生动的风景,在这丰富多彩的风景里,我与学生一起成长,收获良多。今天案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在2
期刊
摘 要:当前,全域旅游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一种理念、路径选择和发展模式。酒店业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是提升大众游客幸福感的重要平台与窗口。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坚持特色创新——建立本土特色品牌、模式创新——构建跨界融合的共享合作机制、服务创新——提供有“温度”的酒店记忆等方式,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定发展。  关键词:峨眉山;酒店;管理;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5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