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之说明文阅读备考策略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mao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作为高考的“三大头”科目,其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生的总体高考水平。学生间流传着一句话叫“得阅读者得天下”可见阅读在高考英语中所占的比重之大。分析近年的高考英语试卷可以发现,说明文的考察比例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说明文阅读这一块,巧用技巧策略获取高分。
  关键词:高考英语,新高考,说明文阅读技巧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445
  就2020高考英语试卷而言,对说明文的考查多为新的科技知识,植物动物特性、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或者新产品、新工艺介绍以及人文风俗,地理环境等,文中出现的解释,定义、说明性的句子居多。其出现频率高,覆盖领域广,专业强,生词较多等特点,让许多学生叫苦不迭,望文生畏。面对高手如云的浩浩高考大队,怎么才能另辟蹊径,夺得一席之地,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更好地完成说明文阅读理解,必须明白何谓说明文。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所以当我们面对一篇说明文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它要去介绍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然后要通过skimming和scanning 去搞清楚他是选择哪种方式去成文的。
  第二招:吸星大法
  学科之间的互通性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很重要的作用。说明文不光出现在高考英语中,在小学时期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就接触了大量结构精炼的经典说明文,英语和汉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之处。如在人教版英语课本必修三,unit1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中正是遵循着总分总的结构去说明全世界各种各样的节日。而在同本书的unit4 How life begin on the earth,则是通过递进的方式层层说明地球生命的起源。而在具体的说明过程中也都采用了语文说明文中的“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做引用,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所以,就像吸星大法的精髓一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我们习得已久的语文说明文结构去分析方法和说明方法去大致了解所面对英语说明文的结构,从而快速有效地锁定说明对象及行文方式。也可以利用熟悉的解题方法去找到英语说明文中的答案。
  第三招:见招拆招
  《考纲》对阅读提出的六点能力要求, (1) 理解主旨大意; (2) 理解文中细节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 作出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 理解作者的意图、 观点和态度。【3】我们可以发现在考纲指导下的说明文考察问题也大致分为这几类。所以我们要想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出答案就必须见招拆招,针对问题的类型去寻找答案。
  1.主旨大意题
  此类题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章或段落,对其主题思想进行概括归纳或者直接找出能够概括文章或者段落的主旨句。提问形式常为下列句式: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paragraph?what i s the main idea of ...?为设问方式。例如高考卷一中的C篇32题。What is the first paragraph mainly about?
  A. A new study of different plants.
  B. A big fall in crime rates.
  C. Employees from various workplaces.
  D. Benefits from green plants.
  这类题我们多采用第二招去分析,从整体去把握,答案一般出现在首尾段或者段落的首尾句中,在此篇中我们可从首段第一句The 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plants has long been the subjec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Recent studies have found positive effects.判断是在讲人和植物的关系,且此关系为positive。所以我们基本可以选定D选项。有针对性地对文章进行skimming and scanning ,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结合对高频词的分析,再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对比,结合答案选项有根有据地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为此类题解题关键。
  2.细节信息题
  细节类题为考题中的高频题。高考题中80%的问题设置都是细节推测题,考察学生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说明文本身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加之长难句复杂句的出现,导致很多学生在信息查找追溯时会出现一些错误。所以我们在原文复现时一定要找准并且锁定说明对象。常见的出题误导手段为一细节多对象或多细节多对象的交叉成项。
  3.生词词义推测
  生词在说明文出现的概率很大,因为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往往是一些比较先进的科技或者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事物等。此类题命题方式多以The underlined part “…” in Paragraph…refers to….或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mean?或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underlined word?为设问方式。
  如在2020年高考卷二C篇31題: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collapsed” in paragraph 5 probably mean?   A.Boomed. B.Became mature. C.Remained stable. D.Crashed.
  这类题多数采取通过上下文意思来猜测某个陌生词语的语意。或者找出这个词语在文章中的同义词。如and前后意思相同,而but 前后意思相反。本题中生词出现的句子:The fur trade kept nutria check for decades,but when the market for nutria collapsed in the late 1980s,the cat-sized animals multiplied like crazy. 前半句意思是皮毛贸易一直存在,然后一个转折连词引出本题要考察的生词。说明皮毛的贸易状态发生了改变且与前文提到的不同。所以我们选出来D 选项。同时还要注意破折号、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插入句等具有解释、说明作用的语言成分。同时还要巧用构词法(派生,合成,转化)去大胆猜测生词词义。
  4.推理判断题
  这种试题根据题文同序的原则去找,找出原文在线的关键词后,往往需要自己的整合和逻辑思维去判断,常以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2)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3) The story implies that…(4) Which point of view may the author agree to?(5)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6) The purpose of the passage is to...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这些常见误导方式:张冠李戴,将说明对象偷梁换柱,导致学生信息提取时出现偏差;曲解原意,随意引申。针对原文中的某些句子提出不根据原文意思的的随意引申,或者是直接的猜想;正误参半,以偏概全,在选项中出现一般是原文中的原句,另一半是出题人编造出来的混淆选项。很多学生在面对原文原句往往会喜出望外,直接选择,而忽视了后半句,造成功亏一篑;无中生有,出现never,absolutely,not at all ...等绝对意义的词汇,此类词一旦出现,选项基本为错。
  5.观点态度判断题
  说明文因其的对象为客观事实,文体特点为逻辑清晰,结构条理。一般作者的态度为客观公正。例如在2020年卷一,C篇里第31.小题: Which word best describe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 race walking?
  A. Skeptical. B. Objective.
  C. Tolerant. D. Conservative.
  很明显看出作者既谈论了race walking的优点也分析了它所存在的客观问题。说明比较全面客观,而且全文也没有出现表示作者有偏向的情感态度的形容词。所以考生可以直接排除其他选项选择B选项。但是也存在很多由于作者立场不同而导致观点有态度倾向的情况。如对某种新发明的持支持还是怀疑态度或对某个事件是从某一立场出发还是从大局而言 。这类题目常见的题干表达方式有"What wa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 ...?" 等。这类题这一类考题大都要求考生就作者对论述对象持什么样的态度做出推断,但是因为作者的这种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不一定直接表述出来,而是往往隐含在字里行间。因此,进行这种推断时,我们既要依靠对短文的主题的理解,又要注意作者的措辞,尤其是形容词,副词一类的修饰语。
  所有的技巧策略只有通过大量地做题与反思才能够得到熟练升华,才能快速准确地找出答案,在考场上取得高分。笔者将上述解题技巧策略加以概括总结如下:
  主旨大意首尾现,高频词汇是关键细节需找支撑句,张三李四切勿混过分绝对必可疑,态度需问形容词妄加推断不可取,丢鞋带帽要留意词义推测俩把手,构词法加上下文长句难句复杂句,逐层分析做标记主体关系太混乱,思维导图随手列最后还得说一句,一定要看小标题。
  参考文献
  【1】高考英语新课标卷考试大纲解读http://www.doc88.com/p-9415609752683.html
  【2】360百科,說明文定义。https://baike.so.com/doc/5377949-5614112.html
  【3】2020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发现了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幼教改革和发展的新方向。未来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也将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它能将知识与声音,图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园的孩子声临其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习的效率。形成人机互动,培养幼儿创新创造活力。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运用 中图分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455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内容。此知识是在线段、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后出现的。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能够将从前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的巩固,深化理解,也能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并且,教材编排与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相适应,由简单到困难的逐渐深入,引领学生抓住知识间的内在关联,形成概念。  学情调查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在七
期刊
摘要:計算思维是程序设计的灵魂,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本文结合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从编程软件的选择、编程课堂的开展、编程社团的带动几个方面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计算思维;小学信息技术;编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454  当今世界,计算
期刊
摘要:一直以來,语文都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得到了教师的广泛关注。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使得广大教师对于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大家都在思考怎样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使得阅读能力成为学生长期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为学生在其他学科的成长进步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以下从氛围的营造,情境的创设和读写的结合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现存的问题以及优化策略展开论述,供广大教
期刊
摘要:在职业高中,班主任承担着教育管理学生的重要职责。学生在职业高中阶段学到了多少知识,今后是否能够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发挥出自己作为优秀技能型人才的作用,与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取得的效果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对职业高中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本文从提升自身认识水平,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三个方面,对职业高中班主任的学生管理工作展开研究讨论,
期刊
摘要:应用题是小学教学内容中最为重要也是难度较高的教学内容。应用题对于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高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极大的作用。在教学中,利用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关联,着重思路分析的增强,运用直观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学会联系现实数学情景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题,使学生养成反思和回顾思维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初三时,初中生需要再次接触一门新课程——化学,面临新课程,且是一门特殊的新课程,教师们必须以自己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接受这门新课。但无论是哪一科目的学习,都存在学困生,化学科目亦是如此。面对学困生,化学教师要找出导致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并将其中的不利因素进行有效转化,使学困生脱离困境,一飞冲天。  关键词:初三阶段;化学学习;学困生;原因分析;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462  我的奶奶有六个叔叔,两个姑姑,那个年代,家里孩子都很多,但奶奶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四叔——铁蛋儿。  铁蛋儿是四叔的小名儿,村里人都这么叫他,没有人知道他的大名叫什么,只知道他是个淘小子,那年铁蛋儿九岁,和我一样大,夏天总是光着个膀子下河摸鱼,不管多深的水,他一个猛子扎下去,过一会准会从远处的水面上举起一条鲜活的大鱼来;冬天不管多
期刊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449  型塘幼儿园(以下简称型幼)是一所区级特色幼儿园。位于大香林风景区旁,四周群山环绕,到处可见芊芊翠竹,身边有丰富的可供开发与利用的竹文化教育资源。型幼充分依托地域乡土资源,以“竹文化教育”为依托,从“认竹”、“寻竹”、“玩竹”、“吟竹”等方面进行竹文化特色课程建设,让散发浓浓乡土气息的竹资源有效融入孩子们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创设“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教师应转变观念,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在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进行创新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得到充分保障。  关键词:小学课堂;信息技术;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3-465  一、引言  信息技术课程正日益成为小学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培养适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