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现状及研究对策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锻炼是一种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使我们身心健康成长的体育活动,它集哲学科学和形体美于一身。在现在这样一个人们体质逐渐下降的时代,体育锻炼对我们增进健康显得愈来愈重要,并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的体育活动。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这一方面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及影响因素,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河南师范大学 学生 课余体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前言
  毛泽东曾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的思想启蒙家伏尔泰也有一句至理名言说“生命在于运动”。由此可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是多么重要,而强健的身体则来源于身体锻炼。21世纪的社会,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也越來越高,所以,人们的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关爱自己、崇尚健康的生活观念,日益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于是,课余体育活动和锻炼身体备受学生欢迎,尤其受到高校大学生的热烈追捧。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河南师范大学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收集相关课余体育活动及体育运动的书籍和资料。
  2.问卷调查法
  向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共收回972份,其中有效问卷948份,回收率为97.2%,有效率为94.8%。
  3.访谈法
  通过与河南师范大学的学生进行交谈,了解到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在进行课余体育活动时所存在的问题。
  4.数理统计法
  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并根据体育统计学的要求,利用相关软件对所得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进行课余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1.学生选择课余体育活动的项目
  在被调查的948名学生中, 以跑步的方式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以打篮球的方式进行课余体育活动的人数与跑步相比较少。从数据上显示的数据很容易得出,学生进行课余体育活动的方式总体以跑步和篮球为主,其他形式的锻炼方式较少。由此可见,学校的体育活动方式比较单调,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没有更多的选择方向。
  2.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时间的调查
  学生的生活习惯、时间安排情况或身体状况等都会影响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因此,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很难具体统一,但是,根据实地访问大多数锻炼者发现,一般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大多集中在早上、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
  3.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目的及其受阻原因的调查
  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也是为了陶冶情操,娱乐身心。在繁忙枯燥的学习之余,学生会抽出部分时间去自己喜欢的场所锻炼身体。
  (二)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对课余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知
  调查中显示,一小部分学生认为每天课余体育活动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然而一大部分学生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每天的学习时间太多,课余时间更不想去参加体育活动,并且,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了解身体锻炼对学生的健康、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益处。
  2.学生进行课余体育活动不规律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每周参加身体锻炼的时间大多集中在2~7小时左右,并且锻炼的时间段不固定,早上、中午、晚上或者是其他闲暇时间都有可能去进行体育活动。并且,由于惰性原因,大多数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没有计划,很少有人制定完整的体育锻炼实施计划表,而且,调查中显示,制定体育锻炼计划表的学生也没有按照制定计划完成,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按照计划表坚持下来。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学生进行课余体育活动的方式较单一,学生惰性较大,没有足够的毅力坚持训练,导致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较差。学生对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不高,认知不足,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生没有制定参加课余体育活动完整的锻炼计划,导致进行体育活动时间不合理。学校的体育设施、器材设备、场地不足,学生缺少参加专业体育老师的指导。
  (二)建议
  开展多种课余体育活动的活动或竞赛,树立每天锻炼的意识,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努力克服自身惰性,完成每天锻炼的任务,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学校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重要性的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运动保健学》的普及。学校应加强对专业老师的培养力度,扩建学校的体育设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余体育锻炼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保宁.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2] 余进波.普通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体育世界.2007.
  [3] 吴永慧,刘志红,李辉.我国大学生的生命质量与体育锻炼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2).
  [4] 郭木禹.运动心理学导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有越来越的人开始进行户外背包旅行,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群体。但是每年都有背包旅行的意外发生,给不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如何保证背包旅行的安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背包旅行 安全 户外运动  中图分类号:G89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背包旅行在国内的发展及现状  随着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和录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方面进行研究,探寻健美操表现力的内在,找出表现力的影响因素,提出几点提高竞技健美操表现力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健美操运动员 表现力 影响因素 建议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
α-淀粉酶是生物获取能量所需要的重要酶类,在江河生态系统中,鱼类由不同的食性构成食物链体系,不同鱼类的能量获取途径不同,但进化过程中却保持着相似的α-淀粉酶基因序列;研究鱼
摘 要 为了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任务,增强大学生的健身意识,让大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各项体育运动,2006年12月,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积极制定相关计划联合发布通知,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顺利进行。这项计划的发布及实施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课外体育锻炼和学校体育教学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将作为一项有效的途径鼓励学生积极走到操场中去,并且积极参与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科学研究表明,定期
摘 要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途径,以期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校园体育文化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高校学生对体育观念的转变,网球运动在我国得到快速、有序和良好的发展。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网球文化随之产生。本文从网球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脉络研究入手,分析校园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结合查阅资料和咨询高校网球教练,对网球文化在高校校园中的建设和开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总结多位专业网球教师的意见,对高校校园网球文化的培养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网球运动 网球文
摘 要 各种先进科技的应用导致人们坐的时间越来越长,甚至会导致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脑功能衰退,且并不明显的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一些心理学的实验结合无创性脑功能检测仪器,能够更加深入的研究各个脑区的功能,探讨运动带给脑部的影响。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运动 脑电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一、引言  心理学对运动的研究最初开
摘 要 网球是一项优美而充满竞技性的运动,十九世纪它起源于英国,二十世纪风靡全球,现在已经发展成奥运会项目,可见它有多么受欢迎。这项运动充满了乐趣,几乎接触的人都会“上瘾”,这个在西方已非常普及,但是在中国却始终是不瘟不火,就连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普及程度也不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发之际,来讨论一下网球运动为何始终无法成为全民运动,这当然是受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场地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