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vin8124281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翘首期盼,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神州大地一片欢腾。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把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胡锦涛同志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并完善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为我们国家现阶段和今后长远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六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出全面阐述后,解决了理论困境,防止和克服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做法。科学发展观就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的总纲里,就在这一理论引领下,揭示了经济发展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同时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强调既要继续推进经济发展,也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十八大对党章的最新修改赋予了该理论以更显著的地位,确立了党的行动指南,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坚定性和稳定性。
  发展是硬道理。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关键要抓好科学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到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和谐,是我国20多年建设的实践经验,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但社会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十八大提出,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已举目在望了。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对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对全世界的庄严昭告,同时指明了未来五年非同寻常的历史方位。
  科学发展观是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十八大报告通篇洋溢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报告中的“人民”二字出现145次之多。党要求党员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观念,这就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十八大指出,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美丽中国”的新路。大会首次诠释“生态文明”,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的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面对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
  我作为一个新四军老战士,一个从战火中走过来的伤残幸存者,有幸看到十八大报告这样的创新宏论和掾笔雄文,深感十八大报告是党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报告凝结了全党意志,反映了人民心愿,符合历史规律,体现时代要求,应反复学习,深刻领悟。
  一批优秀干部,选进新的中央领导机构,我们党后继有人,令我十分欣慰;为了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继往开来,许多同志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十分敬佩。与中外记者见面时,习总书记的平实讲话表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有魅力、有能力率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中国奇迹。
  看到国家经济发展,国力日益强盛,我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这几年,我们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明显提高,充分享受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我们要知恩图报,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余热。
  (责任编辑 李赞庭)
其他文献
2005年11月2日,农历寒食节,在江苏省大丰市西团镇的革命烈士公墓,在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革命烈士李增援墓前,70多年来第一次有了乡音。李增援的亲人带着他生前最爱吃的煎饼和大葱,从千里之外的山东莱芜赶来祭奠在这里静静等候了70年的亲人。李增援的侄媳妇刘相莲、侄孙李刚等亲人看着墓碑禁不住失声痛哭,刘相莲颤抖着把煎饼摊开,哭着说:“大爷,我们家背了50多年的黑锅,你知不知道我们遭了多少罪呀……”  “
期刊
9月14日,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顾问朱泽诗书画展在常州武进博物馆举行。江苏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及常州市党政领导和书画爱好者200多人出席开幕剪彩仪式。本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仇学富应邀出席并代表研究会和朱文泉会长致词祝贺。  朱泽1941年曾在鲁艺华中分院学习美术。无论是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他都结合战斗或工作进行辛勤的写生和国画创作。此次展出的上百件诗书画作品,自然、飘逸、浪漫,充满着乡土味、硝烟味、人情味。
期刊
今年是父亲钟国楚诞辰100周年,转眼父亲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父亲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以及他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赤胆忠诚,不仅没有随着岁月流失,反而越来越清晰地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追求真理 投身革命运动  1912年农历十月初五,父亲出生在江西兴国县龙沙区埠头乡垓上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家中的全部家产只有三小块荒山、五间破烂房子和部分残破家具。由于人
期刊
从茫茫大海到菁菁校园,从护航女兵到军校学子,正在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学习的人民海军赴亚丁湾护航女兵刘彩说,回望护航的每一幅场景,仍感惊心动魄!  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刘彩作为海军护航编队首批列入舰艇战斗值班岗位的14名女舰员之一,参加第七、第八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并担任女兵班班长,在那遥远大洋深处犁出了属于共和国女兵的人生传奇。  远洋出征,女兵首登战位  从军五年,一直在东
期刊
10月13日下午,中国新四军研究会铁军艺术团赴革命老区慰问演出,首站来到泰兴市黄桥镇,以纪念黄桥战役胜利72周年。艺术家们满怀深情,向老区人民奉献了一台内容丰富、别开生面的文艺精神大餐,受到黄桥老区人民热烈欢迎和好评。  演出分为“万里海疆是我家”和“放歌黄桥颂铁军”两部分,演员们用慷慨激昂的歌声、激情满怀的朗诵,把观众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再见了,大别山》《人民海军向前进》《黄桥烧饼歌》《春来
期刊
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日本国内可谓陈渣泛起,污秽满天。先是野田内阁不顾中方严正交涉和坚决反对,执意对中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接着是安倍晋三再任自民党总裁,这位右翼保守派的代表人物,曾要求修改日本和平宪法,要求修改1993年就日本强征随军“慰安妇”道歉的“河野谈话”,修改1995年
期刊
37年前,以浙江省洞头县先锋女子民兵连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海霞》,被“四人帮”扼杀,而由于毛泽东、邓小平为其开禁,影片才得以在全国公映。这段曲折经历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由洞头企业家郑荣德投资一千万元拍摄的新版《海霞》——电影《东海霞光》,于2012年9月15日在洞头开机,全部选景及拍摄均在洞头本岛完成,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官兵本色出演。  据洞头海霞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汪月霞介绍,《东海霞光
期刊
浙江省温州市下属的洞头县,由大大小小103个岛屿和259座岛礁组成,犹如一颗颗晶莹的明珠,散落在美丽的东海之滨。曾经的洞头孤独地站在茫茫大海中,仅靠船舶联系外界,他们中的某些岛屿看起来很近,但要跨越咫尺,却几近梦想。而现在,我们却畅通无阻地乘车行驶在直通洞头的灵霓北堤上,大堤像是一条一望无际的长龙,一直延伸到海天交界处。洞头素以“岛奇、礁美、滩佳、洞幽、鱼丰、鸟多”著称,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这里如
期刊
今年是新四军军长、我们敬爱的陈毅元帅去世40周年,这里刊登其子陈小鲁的怀念文章,以此表达我们对陈老总深深的敬意。 ——编者  父亲曾讲过,在他小的时候,爷爷曾让父亲兄弟几人谈谈长大以后的志向。叔叔伯伯们有的要当县令,有的要做府尹。爷爷听了很高兴,让奶奶给他们一人煎一个荷包蛋。轮到父亲,他回答说:“我不想当官。”爷爷一听,脸沉了下来,说父亲没有出息。父亲却引了孔子的一句话作为回答:格物、致知、诚意、
期刊
江苏省高淳县,位于南京市南部,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圣地”,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美誉。全县总面积802平方公里,总人口43.1万。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第二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名单,高淳县榜上有名,由此拉开了高淳县十年巨变的帷幕。  2003年,利用宏观调控“延时”效应首次启动22平方公里县经济开发区建设框架;  2004年,主要经济指标首次摆脱在南京垫底局面;  2005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