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色彩搭配和涂色方法的研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o0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针对小学生在绘画时的色彩搭配和涂色方法两方面普遍存在的困难开展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学习原色、间色、冷暖色等色彩基本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一、开展“关于指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和涂色方法的研究”课题解读活动


  第一,为了在美术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和涂色,为研究课题寻找更多的理论依据,我认真研读了美术新课标,进一步明确了三、四年级的色彩教学目标,对色彩和涂色的定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还学习了多位专家关于“色彩搭配及涂色”方面的文章,如网上查找了《小学美术教学对学生色彩感的培养策略探究》、《培养小學生色彩感知力的教学点滴》的文章,图书馆查找《中国小学生美术》一书,学习杨景芝《少儿创意绘画及引导》一文等,受益匪浅。美术评价语言也是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传授的重要渠道之一,要重视对学生优秀色彩创意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并加大美术语言的使用频率,将生活与美术紧密地联系起来,真正体现出“艺术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二,通过解读课题,我确定了自己的美术课题研究目标,逐步为我所教的年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做好复习,每次上新课前一定要预习前面学习过的色彩知识,让学生有一个知识衔接的过程,多做范画,运用恰当的美术专业术语。重视学生的色彩创意评价。

二、查找色彩教学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针对自己的课题有目的备课、上课,逐步教会学生解决色彩搭配和涂色方面的难题


  第一,在四年级各班教授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冷色》一课。第一课时通过欣赏风景图片资料,感受大自然的色彩,并选择冷色进行“点彩法”的小练笔,为下节课的色彩学习与表现做好铺垫。第二课时先引导学生学习大师艺术作品,以色彩、点彩画法笔触为重点,强调构图,再欣赏教材中学生作业,然后进行实际的动手实践,达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有的学生绘画主色调都选了绿色和蓝色,而画面就是“冷”不起来,因为他们选择了草绿和湖蓝,有些同学对“点彩画技法”掌握不好,笔触太稀疏,造成画面太空,或者主题不清晰。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在课堂上进行作业展示、讲评,通过对比让学生查找不足,提高了他们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
  第二,在四年级各班教授四年级下册《艳丽的大公鸡》一课。本课的重点是了解冷色、暖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对比的美感。难点是运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创作特色鲜明、姿态生动、色彩艳丽的大公鸡。我在学生做作业前示范用平涂法涂色时要注意涂色均匀,不要因为速度快而留下小白点;用色彩渐变法涂色时要注意两个颜色之间要过渡均匀,衔接自然;进行冷暖色搭配涂色可以根据大公鸡的身体各部分结构来选择。大部分学生作业大公鸡的外形都很逼真,色彩也很艳丽,只是时间的关系没能画完。当然也有个别同学出现构图小,涂色潦草等问题。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复习巩固了冷暖色知识,学习了用冷暖对比色表现色彩鲜艳的画面。

三、鼓励学生参加“六一画展”,对学生进行赛前绘画辅导,继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涂色、调色习惯


  辅导学生参加学校的“迎六一绘画作品展”,同学们上交的绘画作品中,有的构图饱满,色彩鲜艳,但是有的构图画面太空,有的涂色不均匀,有的涂色太浅,有的画面太简单……我将色彩鲜艳而且涂色均匀的作品拿给孩子们观察,让画面中水彩笔笔触一根根线条紧密衔接,色彩过渡自然,鲜艳夺目,学生们都很喜欢。有些参赛作品涂色太浅、涂色不均匀,我就一张一张地、手把手地教学生们涂色,把颜色涂实,再让他们自己对比我示范修改过和没修改过的地方色彩的差别,然后把画拿回家后修改,孩子们自己也觉得经过修改后的绘画作品比前面的画面要鲜艳很多,涂色也更加美观了。在我的建议下马瑞晗同学根据本学期所学的《艳丽的大公鸡》一课,画了一幅《艳丽的大公鸡》,构图饱满,色彩鲜艳,涂色均匀,并在“六一”画展中获奖。通过参加比赛,学生们在绘画技能技法上有了显著提高,他们感到喜悦而自信,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大量查阅资料,认真备课,进行说课和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实践和前后两次学生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在绘画时色彩搭配和涂色方法两方面存在的困难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其中喜欢绘画的孩子比例提高了20%,色彩搭配不好的学生比研究前减少了24%,涂色方法掌握不好的学生比例减少了8%,所以我认为本次课题研究的成果是显著的,同时我自己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找到了一些方法,获得了如何教授学生进行色彩搭配和涂色技法方面的经验。
  总之,色彩基础知识和技法练习不是仅靠几节色彩课就能让学生完全掌握的,应该贯穿到所有的与色彩相关的课程中去,比如在彩纸剪贴、捏橡皮泥等课中,做好色彩搭配,作业效果就会很好。在给学生教授色彩知识时一定要领会小学中段色彩知识学习目标,在色彩搭配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名作和完成作业,掌握涂色方法和技巧,提高色彩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在用色上大胆创新,重视学生的色彩创意评价。在调色方面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调色习惯,学习基本的调色方法,做好色彩知识的复习工作,老师多做范画,指导学生进行各种颜色的调配练习,促使他们在儿童绘画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其他文献
“后进生”并非天生就是“后进生”,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才进入“后进生”这个集合圈中,而多数“后进生” 缺乏自信,担心老师和同学歧视,特别怕班主任看不起,他们调皮,表面上为“大侠”、“金刚”,其实他们是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想让老师注意到他们而已,在“后进生”班上课,课堂上学生注意力分散,精神不振,甚至一些“后进生”扰乱课堂秩序,这些都很正常,关键是老师如何处理,这才能显示出教育的智慧,当然“后进生
期刊
当两个相互陌生的人遇到冷漠的彼此,会发生什么呢?答案有很多种,有人说,可能互相不理解对方;有人说,可能会怒目相对,也有人说,可能会成为朋友。谁说的准呢!  两个人,无论先前是怎样的关系,陌生也好,熟悉也罢,最终会化成怎样的关系,都要靠今后的相处,大不了就“老死不相往来”啊,有人可能会这样说。然而,作为教师,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很陌生,看上去又非常冷漠的学生,你该如何与其相处呢?毕竟,今后你们总是“抬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知道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  (2)利用定义来判断三种位置关系,会根据相切的定义画出圆的切线。  (3)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半径之间数量关系表示直线和圆的位置。  (4)能利用切线知识进行简单的数学应用。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和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利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小学生进入了亚健康状态,肥胖、偏瘦一直困扰着许多家长。因此,学校体育运动成为人们生活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这对我们小学体育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那么,在新时期我们该如何来开展小学体育教学呢?下面我来浅谈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随着全民体育锻炼意识的增强,使“健康第一”的观念深入人心,小学生身体素质教育也成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点。近年来,小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百科之母的基础学科,它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作为教育者应当引导学生认识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们登上知识殿堂的阶梯,兴趣是学生们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成功的教师要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关注认可学生学习语文的点滴成功,让学生在展示分享学习成果中快乐地学习语文。  关键词: 快乐 学习  语文是学好其
期刊
一、设计理念  教师引导下,精心设问,通过在网上查询相关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相互交流讨论,归纳得出结论,以此发展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形成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二、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长江水系概况,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②通过对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过程与
期刊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双脚连续向前跳跃,增强腿部肌肉力量。  2.幼儿能相互配合,进行袋鼠跳的接力游戏活动。  3.喜欢参与跳跃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们学会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  2.难点:幼儿们在接力时相互之间配合,动作衔接熟练。  活动准备:  1.跳袋(或口袋)若干、纸箱一个;  2.场地布置。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教师:今天小袋鼠们
期刊
班级是老师工作的一个小单位,班主任是这个小单位的组织者,教育者。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课教师的心情及班里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责任大担子重。  金秋桂香,沁人心脾。转眼过了一年,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谈谈后进生的管理及如何促进他们学习的进步,以其抛砖引玉。一、针对班情,严抓纪律,明确目标,坚持不邂  高一某班是我校的借读班。是高一新生正式录取不着,择校
期刊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化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我们课堂教学大致经历了最早的PPT时代、几年前的交互式電子白板到如今的微课课堂改革。关于微课的优势我重点结合化学课堂教学谈自己的认识。一、微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处于最佳听课状态。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穿插微课,利用微课独特的视频和音响效果也就是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微课内容安排就是针对某
期刊
人的创新精神中除个体因素外,主要来自教育和社会实践,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为更好地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开展全面素质教育,特别要注意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第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育者要更新观念,要改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才评价的单一方式,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往我们眼里的好学生是聪明、好学、上进、能干、听话的学生,并把他们当作我们培养人才的唯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