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黑格尔精神—伦理的批判与中国方案——构建和谐社会秩序视角的探讨

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en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理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秩序的主要条件之一,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思想保证.关于黑格尔通过伦理精神,旨在把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统一起来以实现和谐社会秩序的构建,是值得借鉴的.但黑格尔局限在精神的抽象活动当中,实质上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和谐社会秩序.马克思把伦理精神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状况的反映,揭示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导致伦理精神衰落的实情,号召无产阶级通过革命运动树立真正的伦理精神,其科学性不证自明.中国共产党提出以社会核心价值观推动伦理精神的愿景,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三个维度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得到实现.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学术界误读了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地位和作用.这些误解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而矛盾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其二,矛盾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是目前公共卫生领域急需解决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中、老年健康造成最大威胁的是心血管类疾病。因此,对于反映心血管健康状况的各类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通过比较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指明了二者的根本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事物存在的必然性,后者则突出感性世界的偶然性.感性世界是由于原子的偶然性
氮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大量元素,同时也是农业生产上大量应用的元素之一。适当的氮肥施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氮肥的施用也会引发一系列的
如何准确认识脑是现代科学研究中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中神经结构是脑功能与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要基础。随着显微成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范围、高分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的出现,不
艺术作为人类思想追求审美的最高体现,反映出入对自身生活筹划的精神表达,具有高度的现实性和独特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立足人的对象性活动本质力
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东亚,日本是最早接触这一思潮的国家.在由封建国家转变为帝国主义国家的过程中,日本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马克
权威是历史的范畴,它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推动性或阻碍性的作用.霍克海默通过探讨权威与人、历史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研究权威问题的思想理路.文化作为动态的社会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在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都在经历重大改革,能源方面也面临各种挑战,包括能源消费、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与能源消费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增强国民经济总体竞争力,如何解决国内能源环境等关系与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成为研究者和决策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中国“能源-环境-经济”(3E)系统,基于国家统计局历史统计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应用系统动力
龙泉青瓷始于晋,盛于宋元,衰于清,据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近年来,人们对龙泉青瓷相关研究给予了较大的重视,尤其是在装饰创新研究方面。本文以瓯江为装饰元素,以国画为装饰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