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县魔芋软腐病发生发病规律及防治办法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魔芋是镇雄县主导主业之一,由于软腐病的大面积发生,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软腐病研究,摸清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后,并结合实际,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保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魔芋;软腐病;防治对策
  魔芋是镇雄县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农产品之一,具有周期短、效益高的特點,近些年来,受供求关系的影响,魔芋价格连年上涨,种植农户也逐年增多,面积逐年扩大,2020年全县魔芋种植面积2333.33hm2,据今年测产,平均产780kg/667m2,总产2.87万t,产值1.8942万元,亩均产量、产值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原因由于种子、气候、种植技术等方面原因,导致软腐病的病普遍发生,影响了魔芋的产量,严重制约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针对镇雄县的实际,加强对我县魔芋软腐病的研究,摸清其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已成为镇雄县魔芋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一项工作。
  1  魔芋软腐病症状
  镇雄春季气温回升缓慢,魔芋播种时间比周边地区稍晚,镇雄通常3月底至4月初开始播种,6月初开始出苗,出苗初期平均气温在15~20℃收下,最高温度不超25℃,田间无病株发生。7月中旬发现中心病株,之后随气温升高,发病逐渐增多,8 月下旬达高峰,之后随气温下降病害减轻,到9月中旬病害停滞。连作地,前作为蔬菜地块发病较重,魔芋发病后,症状表现主要是:初期种芋腐烂、叶柄腐烂、苗期芋头弯曲;叶片展开后染病,初生湿润状暗绿色小斑,扩大后组织腐烂,病菌沿导管侵染叶脉、叶柄,出现水渍状条斑,部分植株有汁液流出,或致叶柄基部溃烂,球茎染病,全株或半边发黄,叶片萎蔫,球茎表面现出水溃状青褐色病斑,向内扩展,呈灰色或灰褐色粘液状腐烂,并散发恶臭。植株基部染病,呈软腐倒伏,早期叶片尚可保持绿色,后期变黄褐干枯。
  2  发生原因分析
  2.1  受前作影响
  在镇雄,软腐病在魔芋、白菜、洋芋、辣椒、烤烟、白萝卜,胡萝卜等十几种作物上发生。发生过软腐病的植物收获后,其残体与病菌在土壤内越冬,成为次年魔芋软腐病初侵染主要来源。连作时间越延长,菌量累积越多,魔芋发病率越高。如果长期单一种植魔芋超过4年,魔芋发病率会超过40%,发生严重的甚至达60%,造成严重减产。
  2.2  受播种时间的影响
  魔芋播种时间不同,发病情况也不一样。镇雄魔芋播种一般采取春播。播种时间在3月底-5月初,据调查4月20~30日发病率为18%,4月1~10日播种的发病率12%。
  2.3  受种植地区的影响
  不同海拨地区种植,病害感染情况不一样,一般低海拨地区发病高于高海拨地区,如杉树乡杉树村海拨1200m的地块种植,发病率为15%;林口乡木口村海拨1800m地块种植,发病率仅为2%。
  2.4  受种芋处理技术的影响
  魔芋种子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病害的发生。魔芋采收后,及时充分进行晒种脱水,增强魔芋韧性,贮藏过程中注意保管条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播种前认真进行种子处理的,发病均较轻,反之则较重。
  2.5  受栽培技术的影响
  镇雄魔芋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基本不用或很少施用农家肥,化学肥料只施用氮、磷肥,忽视钾肥施用,导致魔芋组织脆弱,综合抗性差,容易感病。二是种植密度过大,造成田间持水量高,造成高温多湿的环境,容易感病。三是平垄栽培多,排水不畅销;四是除草、施肥、中耕等农事操作使植株组织形成创伤,为病菌的侵染打开了通道。
  2.6  受防治措施的影响
  未能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发病前未能提前预防,发病初期药剂防治时间过迟,防治过程中使用的效果不理想。
  3  魔芋软腐病防治对策
  3.1  合理规划
  结合镇雄县土壤、土质、气候、劳动力、种植习惯等方面的特点,进行合理规划。注重适当连片,一般连片面积不超过33.33hm2,选择海拨1300~1600m、沙质壤土,前作最好是玉米、小麦、大豆或休耕地块进行规划,并充分考虑充足等种植要素。
  3.2  引进优良品种,建立种芋扩繁基地
  镇雄县生产实际,选择一批土壤、气候条件适合的乡镇引进优良品种“金地一号”“富源花魔芋进行扩繁,保证品种就地供应,十分必要。
  3.3  严格进行种芋处理。
  3.3.1  选种
  最好选择一年生子芋,重量在6~15g的的种子作为生产用种,种植成功率高于是90%,如选择两年或多年生种子,需保证无破烂,无损伤,不腐烂,芽眼浅,运输、种植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种皮不损伤。
  3.3.2  晒种
  镇雄春季晴天少,要注意天气预报,提前准备,晒种选择晴天进行,晒至种皮发皱,整芋脱水量略高于20%即可。
  3.3.3  药剂拌种
  用硫磺、石灰、草木灰配制成消毒粉,进行拌种,效果较好。比例为1:30:69。或用375倍汰腐净溶液,浸种3h,捞起凉干后播种,能杀死种子表皮细菌。
  3.4  精细整地
  隔年翻犁,适当深耕,使用100~200kg/667m2生石灰,促进土壤熟化,促进病残体腐烂分解,进行土壤消毒。
  3.5  生物多样性种植
  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适合镇雄县情的“玉—芋”套作模式,即可遮阴降低软腐病发病率又能达到玉米、魔芋双丰收的效果,以2.5m开厢种植2行玉米套作4行魔芋,玉米小行距50cm,株距23cm,单株定向密植移栽,2320株/667m2,魔芋播幅1.2m,两边各距玉米40cm,小行距30~40cm,根据种芋大小,种植4~5行,株距0.2米,5336~6670塘/667m2。
  3.6  适时播种
  全县多数地区在4月上中旬气温稳定在10℃以上播种为宜,可根据各地气温回升情况适当延迟或提前。
  3.7  平衡施肥
  一是施不低于1000kg/667m2腐熟农家肥;二是施用氮、磷、钾各15%的长效控释肥作底肥沟施;三是结合魔芋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少施氮肥,多施钾肥。
  3.8  加强田间管理
  一是在魔芋出苗前15d使用41%的农达兑水800~1000倍喷雾进行化学除草;二是在魔芋出土后至展叶前人工除草2至3次,结合培土;三是展叶后每周观察病情,发现发病植株,立即拨除处理,并进行撒生石灰或药剂消毒,防止病菌扩散。
  3.9  病害预防
  目前,软腐病防治无特效药,因此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手段,加强栽培管理,增加植株抗病能力,在发现中心病株后用、软腐病初发在叶片时,用375倍均匀洒在叶片、茎杆上喷雾隔2d再喷1次,具有较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远艳,周训刚,杨文丽.钟山区魔芋软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控方法[J].农技服务,2020(1):51.
  [2] 钟艳红,付德才,杨顺华,等.龙山县魔芋软腐病发病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41-142.
  [3] 秦大宗,何玉平.武陵山区魔芋软腐病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植物医生,2013(5):15-16.
  [4] 罗文举.魔芋软腐病的防治措施[J].农村百事通,2013,14(14):44.
其他文献
在用水做电介质的静电场描绘实验中,如果用直流电源,理论值和实验值偏差较大;如果用交流电源,理论值和实验值则吻合较好。自制了静电场测试仪器并进行实验测试,分析了误差产
关于大体积砼的定义,美国砼学会有过规定:“任何就地浇筑的大体积砼,其尺寸之大,必须要求采取措施解决水化热及随之引起的体积变形问题,以最大限度减少开裂。”日本建筑学会
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难以预测性源于文化产业独有的特殊属性,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同时,要深刻把握其特殊性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其独到的内容
目的: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生理学及后续课程,利用“互联网+”,创建线上线下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方法:创建丰富的线上资源,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结
液压支架起吊使用的吊钩通常都是自制吊钩,其在行业里没有统一的安全性标准,为了解决液压支架起吊现场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制吊钩的安全性验证方案。通过材料力学相关理
为充分开发乌拉草的应用价值,探究其抗菌性能,采用水醇提取法制备了乌拉草提取液,研究了不同醇水比提取液的基本性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乌拉草提取液
为解决纬编织造车间生产订单品种繁多、工艺复杂等问题,构建综合考虑织造车间因素的生产调度模型。研究了“订单拆分-设备选择-任务排序”的织造车间调度方法设计订单拆分规
本研究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简要叙述,并从高校办学实际和发展目标出发,分析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基本内容,通过问题分析的方式说明战略视域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
针对印染行业的单组分染液浓度的检测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对单组分染液浓度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该方法采用颜色亮度可调的背光光源和彩色工业相机搭建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将质量浓度范围在0~0.4 g/L的单组分染液样品通过玻璃皿置于背光光源上进行图像采集和处理,获取染液颜色特征值(R、G、B值),拟合不同光源条件下的R、G、B值随染液浓度变化的曲线,以朗伯比尔定律为依据建立R、G、B值与染液浓度的关
概述了冷轧板世界生产量,根据用途、钢号、厚度和宽度,其中包括俄罗斯汽车钢板,对钢板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冷轧在建2000机组特性进行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