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 助力高中物理教学发展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sle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问题普遍比较抽象,且对学生思维、理解、认知能力均有着较高要求,以致很多学生在面对一些比较复杂、多元、深奥的问题时,往往会因为难以直接找到切入点、突破口而无法有效应对、全面解答.这使得问题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必要.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很多比较疑难、多变的问题将显得更为直观、具体、明晰,更利于学生有效把握其关键信息与解决途径,对学生思维拓展与认知迁移提供了辅助.因此,教师在落实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时,应该以问题情境创设为引领,将教学中需要解决、应用的问题以更为具体、直观、形象的场景予以呈现,使教学难度得以化解、教学效率切实提升,为帮助学生有效、深入、充分学习物理知识、提升认知能力而铺设道路.使问题情境创设更好助力于高中物理教学发展,更好助力于学生核心素养塑造.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助力;高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5-0078-02
  所谓问题情境,主要指以情境化手段和方式,将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知识、内容等以具有趣味性、生活化、直观性的场景予以展示,使学生在认知情境的驱动下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及时转变思维模式,并全面调动身心各方面潜能,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科学方法.实现问题情境创设策略與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与紧密关联,既可以切实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与缺憾,使教学活动的开展、设计、落实更具趣味性、生命力、实效性;又可以即时降低教学难度,使教学中所对应的问题以更为直观的形式予以呈现,于无形之中全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认知潜能.而且,问题情境的引入,也使得高中物理问题的解决途径更为多样、丰富、宽泛,更利于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物理公式、概念、原理、定律的生成过程与现实意义,为学生核心素养塑造提供了保证.因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对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构建,并将与教学活动、目标、内容、要求等相关联、相契合、相衔接的各类有效性资源、素材、活动等深入引入高中物理课堂,使其以情境化方式灵活呈现,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辅助与引领下高效学习物理知识,全面塑造核心素养.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提升课堂的感染力
  很多物理定律、公式、概念的建立,都源自现实生活.脱离了生活的物理,势必会失去其意义与价值.而学生生活中的诸多案例、资源、素材等,都可以作为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凭借.因此,教师可以在立足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的方式,在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寻找到衔接点与契合点,将物理问题用更为直观的生活化场景予以呈现,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高中物理教学的开展更为科学、高效.一是切实关注生活现象.从生活现象中抽象出更为具体的物理场景,让学生在物理与生活的衔接、过渡、迁移中获得认知能力提升.二是有效利用生活资源.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道具、素材、案例等引入课堂,组织学生进行设问、质疑、探索,在生活化问题情境中加深对具体教学内容、问题的理解.
  例如,在开展《曲线运动》中的“抛体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踢足球、打篮球等生活场景用多媒体视频即时展示,并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打篮球过程中的投篮、踢足球过程中的射门都是“抛体运动”,并即时设问: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抛体运动?这些常见的抛体运动都是怎么产生的?引导学生在思考、探索、研讨中逐步理解抛体运动的规律.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教学更具感染力与生命力,更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二、创设实践性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力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学科,只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很多比较复杂的物理问题方可迎刃而解.因此,教师应该借助创设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实践类问题情境的方式,就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联、相契合、相衔接的情境融合至学生认知视域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在由抽象向直观、由复杂向单一转化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突破学习难点、获得认知迁移.同时,教师更需要重视物理实验作用的发挥,并逐步提升实验在教与学中的占比,设计探究性实验场景,组织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认识,感知物理的价值、内涵,实现思维能力、认知潜能、创新意识、个性发展的提升.
  例如,在开展“超重与失重”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弹簧秤以及钩码的利用,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探究钩码迅速上提瞬间弹簧秤读数的突然变大,钩码迅速下放瞬间弹簧秤读数的突然变小,使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在更为直观的认知体验中获得高效学习.这种以实践性问题情境为辅助的高中物理教学指导方式,既为学生动手实践、体验感知提供了铺垫,且更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激活,以助力学生在近距离探究、深层次领悟中理解具体教学内容的内涵与特性,于无形之中促进了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与增强.
  三、创设直观化问题情境,强化教学的实效性
  针对一些比较深奥的物理规律与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创设直观化问题情境的方式予以指引,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与增强.同时,就高中学生的认知特性而言,其个性夙愿更为迫切,其更希望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中来解决物理问题、把握物理规律.基于此,教师应该利用创设直观化问题情境的方式,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学习要求,并指导其在直观感知、观察体验中理解不同物理知识的内涵与本真,使具有不同认知诉求的学生均可获得更好发展.同时,教师也应该注意问题情境的趣味性、探究性、发散性、开放性,达到切实塑造学生核心素养、激发学生认知潜能的目的.
  例如,在开展“物体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分析”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小汽车模型,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小汽车中砝码的方式,来改变小汽车的质量,组织学生在直观化观察中思考问题:
  (1)用什么方式能够测量出小汽车的加速度?
  (2)测量加速度时候会用到哪些公式呢?
  (3)小汽车的加速度与小汽车承受拉力和小汽车本身的质量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面对更为直观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得到充分调动,其可以在直观化观察与深入性思考中获得对于所学内容的充分掌握,教学效率也会得到全面提升.更为重要的是,面对直观性问题情境的刺激,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内涵的积极性自会得到充分调动,更利于课堂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问题情境创设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充分应用,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掘了学生的认知潜能,又化简了教学难度、增强了教学效能、促进了学生认知发展.而且,在问题情境的驱动下,很多比较复杂、深奥、疑难的物理问题也会以更为直观、形象、具体的方式予以呈现,更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切忌由于问题情境的引入严重背离学生认知现状而增加教学难度,冲淡教学主题,对教学效率提升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选用的资源、素材、工具等,教师也应该灵活取舍、深度考量,以切实凸显其实用性、科学性、发展性,进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逐步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分析问题、敢于解决问题的意识.在确保问题情境创设作用得以切实发挥、功能得以全面彰显的基础上促进高中物理教学发展,提升学生认知能力与核心素养,引领学生开启属于自己的全新认知发展旅途.
  参考文献:
  [1]黄玲玲.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探析[J].考试与评价,2020(10):69.
  [2]韩俊琴.浅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68.
  [3]李珍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09):65-66.
  [4]蒲福刚.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探讨[J].高考,2020(08):77.
  [5]程美琴.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J].名师在线,2019(36):18-19.
  [6]李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相关思考[J].科学中国人,2017(06):297.
  [责任编辑:李 璟]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精神正在深入落地,素质教育理念得到更多人的认可,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正变得更加多样化.高中物理知识的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只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学好物理学知识,这样就在无形中使得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难度得以增加.要想推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不断地提升,就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此,在高中物理课程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导学案的方式,将实现学生物理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和高
现阶段,随着时代进步与经济发展,能源运用与需求需要经过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资源运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大数据时代环境下,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运用在
摘 要:极限思维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在简化某些复杂、抽象的题目中常常会发挥非常突出的优势及作用,是提高学生物理问题求解能力中必不可少的解题方法之一.本文结合具体的高中物理问题,对极限思维法的应用意义及策略进行了重点探讨,以期可以助力学生解题能力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极限思维法;解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5-0054-02 
日前,以色列国防部宣布,以色列导弹防御组织与拉斐尔国防系统公司顺利完成升级版铁穹导弹防御系统的一系列飞行测试,验证了其可靠性。那么,铁穹系统为何要升级?升级后的铁穹
《基本初等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二章的教学主题,这一章节内容在整个数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高中生学习函数知识的基础与主线.在《基本初等函数》的单元教学
创设渐进式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思考,发展科学思维,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本文以摩擦力为例,创设渐进式问题情境,旨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物理概念,达到融会贯通,
摘 要: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采用构造法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年来的高考题目中存在大量的题目需要采用构造法来解决问题.本文就构造法在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构造法;高中数学解题;应用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5-0035-02  从本质上来说,数学本就是一门逻辑很强的课
摘 要:作为物理教学的关键组成,实验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论是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特点的理解、把握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其教师应对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机整合做出深入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15-0076-02  就目前来看,如若能够实现对信息技术的科学、灵活引用,既可以促进物理
配电网中性点的接地方式与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密切相关。论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集中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各个方式对应的特征及原理进行了详细对比,探寻更加
新课改背景下,对各学科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科素养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要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