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羟基喜树碱抗人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诱导凋亡的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089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10-羟基喜树碱(HCAM)抗人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0.25 μmol/L和0.50 μmol/L 10-羟基喜树碱处理克隆化高转移人肺癌细胞(PGCL3)4 d,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对重建基底膜的侵袭试验、趋化运动试验、对层黏连蛋白的黏附试验和组织蛋白酶B活性测定观察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变化;上述药物浓度处理2 d,用吖啶橙/溴乙啶荧光双染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地高辛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0.25 μmol/L和0.50 μmol/L 10-羟基喜树碱分别使PGCL3细胞增殖下降65.9%和73.2%.对细胞侵袭、运动、黏附及组织蛋白酶B分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使PGCL3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和P<0.01).结论 10-羟基喜树碱有抗PGCL3人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作用,并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抗侵袭机制是对侵袭的多个基本环节起抑制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体外构建生物人工肾小管(RAD)的方法及5 h内RAD在体外对肌酐(Cr)、葡萄糖(Glu)、钠离子(Na+)和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的转运功能.方法采用猪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株(LLC-PK1)体外培养,然后植入FH66血液滤过器内腔继续培养两周构建RAD.测定RAD对Na+、Cr、葡萄糖及4种氨基酸的转运功能,并与未植入LLC-PK1的滤过系统做对照,并观察哇巴因、根皮苷对转
目的 构建转铁蛋白受体介导的自杀基因系统并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方法SPDP法制备抗转铁蛋白受体与多聚赖氨酸(PLL)的复合物并用分子筛层析纯化.根据DNA阻断试验结果,pEBAF/tk重组质粒与Ab-PLL按1:6混合使二者结合形成PEBAF/tk-Ab-PLL复合物.将此复合物转人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HepG2和肺癌细胞株A549,并以脂质体转移为对照.加入不同浓度的更昔洛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VSD)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超声心动图在胸骨旁多个切面测量10例VSD的最大直径,确定VSD部位及其周围关系,VSD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人工气管假体,构建犬气管长段环行缺损与重建动物模型.方法实验犬16只,以3种不同类型的人工气管进行颈段气管重建.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影像学、病理组织学等检查来评价假体置换效果,筛选出最优化人工气管类型.结果 I型人工气管组(8只犬)中除1只术后96d出现假体移位,1只术后45d出现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外,其余均能长期存活(1只术后90d处死,余均生存达180d处死).术后假体通畅度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稀土-钛复合物为催化剂,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1,4-丁二醇和1,4-丁二酸为单体,制备了一系列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
对某型发动机综合电子调节器虚警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低压压气机导流叶片调节通道虚警后自锁的机理,提出了解决该问题方案,设计和实现了解除自锁的自动控制电路,通过飞机上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om(heat shock protein 70-hom,HSP70-hom)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98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和70名正常人的 HSP70-hom基因第2437核苷酸的NcoⅠ限制酶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HSP70-hom各基因型频率在AS组中分
目的探讨近端胃动力指标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消化不良症状发生间的关系.方法对22例FD患者及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检测近端胃的初始容积和压力、最大耐受容积和压力等近端胃动力指标.结果 FD组及对照组的顺应性分别为49.9±13.8、66.7±7.7,两组间的最大耐受容积分别是(646.60±145.10)ml、(768.75±47.04)ml,FD组的顺应性及最大耐受容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
目的 探讨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及其选择性抑制剂 7 硝基吲唑 (7 NI)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 ,用RT PCR的方法测定
目的 研究离体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的管间峡区分布情况,并讨论其在牙髓显微外科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离体上颌第、二磨牙275颗,横切近中颊根,记录各截面的根管数和管间峡区分布情况.结果近中颊根双根管率在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分别为88.89%和54.04%;管间峡区在距根尖3~5 mm水平出现率最高,4mm水平率近100%.结论使用手术显微镜和牙髓显微外科手术,可提高管间峡区的出现率,从而提高上颌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