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群文阅读优质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i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要求教师应该多角度挖掘教材、创造性组织教学,在初中阶段开展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阅读数量,让学生读得更多;提高阅读速度,让学生读得更快; 强化阅读主体,让学生读得更乐;丰富阅读方式,让学生读得更广 。
  【关键词】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  教学策略  探究阅读
  【课题项目】2018年度“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中考背景下立足优质教学策略提升XX地区初中学段教学品味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1386。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91-02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中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及评价结合起来,构建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线的崭新的课程标准体系。作为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多角度挖掘教材、创造性组织教学,为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而群文阅读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种大阅读,以单元主题式阅读为依托,教师拓展与该主题关联度高的阅读文本,通过全方位的阅读技巧和能力的指导和训练,突出语文教育的人文熏陶,以阅读带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基于此,笔者对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做了以下探究:
  一、根据不同主题选择阅读内容
  教学内容不同,群文阅读的选题也应该随之变化。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置阅读选题,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特点等选择相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探究和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第五单元的文章,多篇涉及到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围绕“托物言志”如何选择群文阅读内容?集体备课时,我们设计了两组群文:
  第一组:《紫藤萝瀑布》《燕园树寻》《昙花》
  第二组:《爱莲说》《陋室铭》《石灰吟》(明,于谦)
  第一组是女性作家的作品,要求阅读速度要快,掌握写作方法之余要探究作家对生命的思考;第二组是经典古诗文,都是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经过反复讨论,备课组最后确定了选择第三组文章进行教学。文章短小精悍,意蕴深远,托物言志手法突出,一节课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异中求同,同中探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优秀品质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也突出了部编教材德育的效能。
  二、教师根据学情巧妙组文
  单从教师授课的角度选择文章,未免脱离学生的需求。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组文的成功与否,还要看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欲望。在教学时,学生阅读欲望强烈,并且主动与其他学生交流讨论,这说明教师的组文是比较成功和合理的,符合初中生的阅读心理。另外,除了让学生阅读文章,语文教师还可以搜集或者编写一些快板、诗歌或者童谣,丰富学生的知识建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提升阅读效果。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这篇文章时,集体备课组确定了《我们都是追梦人——陶渊明的理想构建》,通过《归园田居》(其一)《饮酒》(其五)和《桃花源记》三篇诗文架起了陶渊明“归隐田园”——“融合自然”——“构建理想”的时间轴。然后教师由陶渊明个人理想引导学生解读中国梦的内涵,更在情感上鼓舞了学生勇于追梦,学生的阅读学习欲望非常强烈。
  三、善于引导学生加强阅读效果
  群文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有疑问、能质疑、能解疑。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是一种较高水平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自主阅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文本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周围世界为参照对象,为学生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尝试活动,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名著阅读《西游记》时,重庆市求精中学的张茹茂老师以“质疑与释疑”为议题,选用《<西游记>里面的四次宴会》《西行路上的“宴会菜”》《“西游宴会菜”真是“江淮美食”吗?》三个文本,质疑生活现象,培养问题意识,形成“产生疑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阅读思维模式。同时,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给予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乐于阅读,提升阅读的积极性。
  四、建立探究性阅读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建立课堂的探究阅读氛围,激发学生探究阅读兴趣,培养各种文体探究阅读能力?笔者认为仅靠课内时间阅读是不现实的,需要利用好课外时间,实现课内外的有效衔接。1.课内学生回答群文的主要内容,旨在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2.课堂内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每组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经全班讨论后确定1-2个探究问题。3.个人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师进行合理引导。4.展示探究性成果,好的大力表扬,不足的教师及时评价,重在方法和过程的指导。5.向课外延伸,课堂时间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探究问题有了完美的答案,需继续探究,收集资料,形成探究小报告。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策略中贯彻这一教学方式,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让学生通过分享和讨论,取长补短,感受到探究性阅读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优质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学生习的读写经验,生长语言智慧,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本华.“1+X”群文阅读是教材的有效补充[N].中国教育报.2019(05)
  [3]于澤元.群文阅读:走向文本的内在规律[J].全世界教育.2019(05)
  [4]余党绪.“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策略[R].第四届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研讨会发言.2019(04)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干部队伍是协助教师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力量,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干部健全积极的人格,为学生干部构建更加积极的工作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干部的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加积极地完成工作,主动承担应承担的责任,为广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树立正面榜样。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就针对积极心理学在高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首要目标,写作能力是发掘学生情感的主要方式。在小学写作阶段,学生习作的主要内容都是情感的自我输出和自我表达,因此对世界观的形成尤为重要,不仅如此,學生在写作环节当中,通过大量书写汉字,组织语言,是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而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大多数以“师本”为主,而缺少“生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 生本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找准作文的“源头活水”,是让孩子放下对作文惧怕心理的关键。“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将为我们作文教学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而学生不善观察,捕捉不到作文的素材,因此我们的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这种素材意识,做捕捉素材的能手,善于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的亮点。更重要的是在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中,教师如何创新、灵活地使用,刺激学生写作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里面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关
期刊
【摘要】在教育改革以后,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成为了语文学习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应该把这件事情落实下来,为提高语文的高段阅读质量做出不懈努力。小学作为一个关键转折点,我们应该格外关注在此期间学生阅读能力增长的状况。  【关键词】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 高段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9
期刊
【摘要】在現代初中教育体系中,名著阅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方面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由于名著阅读教育有两方面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丰富性,所以对于教师的素养方面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教师不断的研究、探索,着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 核心素养 名著阅读 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很多人都认为《愤怒的葡萄》这篇小说是带有阶级斗争色彩的文学,然而这是对这篇小说的一种误解,人们往往会将美国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划等号,其实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所提倡的是美国的传统社会责任修养,而并不是阶级斗争。因此,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美国的传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且会对小说中主人公的社会修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愤怒的葡萄》 角色 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散文抒情的节制和蕴藉,是写作者写作经验成熟和完备后的一种自觉思考和追求。相对于直白的抒情来说,它显得更深沉、更透彻、更全面、更意味悠长。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来说,让学生欣赏抒情的节制和蕴藉之美,尝试运用节制和蕴藉的艺术来表达情感,让写作能力和水平在已有基础上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已显得愈来愈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散文 节制 蕴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所谓的群文阅读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它是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来说,群文阅读教学就是老师通过把一组文章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学生自己对于文章独特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由此看来,这种群文阅读教学在当前各个学科的发展阶段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小学教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但是小学阶段语文低年级写话与中年级习作之间,缺乏连贯性,在过渡阶段中学生缺乏科学性的指导,难以适应学习环境与学习要求的转变。鉴于此,新課程标准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低段写话与中段习作的自然过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克服教材以及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引导学生实现从低年级写话合理过渡到中段习作,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以及写作要求。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支架式教学为指导,通过分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2)》教材中的某一单元,试图阐明支架式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中的突出作用,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发展。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7-0096-02  一、引言  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