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以及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等原因,自来水公司必须通过供水管道的敷设、扩建或新建水厂和加压站等使供水量逐年有所增加以确保城市用水需求日益增长。新建一个水厂投资较大,做为一名经济管理者对如此大的投资必须对项目的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建成后的效益等做一个全面的经济分析,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依据。下面通过拟新建一个水厂项目谈一下如何对投资供水基础设施项目做经济分析(以下例子主要是用于阐述做经济分析时应考虑的项目内容和方法,具体的数据在此不做深入的讨论)。
▲▲ 一、项目的投资估算
要得到项目的总投资,首先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对新增用水水量做出估算,根据公司现有的供水能力,结合桂林市的总体城市规划和供水规划,经公司有关技术部门的仔细论证,制定一个建设方案(本文主要是谈项目的经济分析,不对建设方案的制定进行详细的阐述),假设通过技术论证现拟建一个10方立方米/日的水厂。建设方案确定后,马上组织基建部门、生产技术部门、管网部门、财务部门等根据水厂的规模和《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及建设部有关对设计费、监理费等的相关费用的规定各自分别提供土地征用亩数、工程施工费用、设备购置费、设备安装费、勘察设计费等基础数据,再利用这些基础数据结合企业现有的资金能力对项目的投资做出投资估算表。
本人认为投资估算要从4部份反映投资内容:1、工程费用;2、其他费用(含项目前期费用及施工过程发生的零星费用,一般按国家审计署对基建项目管理准则中允许列支的项目来列支);3、建设期借款利息;4、不可预见费。在这里要特别指出“不可预见费”这一项,有很多人可能不解这一项指什么,甚至有人还会觉得这是虚增投资。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在做投资估算时必须要新增这个项目。因为一个大型的供水项目的建设从它的立项到建成这一过程往往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有的项目时间会更长。在此期间,由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指数不断的高升,使得按现行的市场价格估算的工程费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在项目投资估算期就能把这些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投资影响加以适当的量化,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此造成的资金措筹不及时延误工程顺利实施的现象。对于不可预见费的确定,本人认为以当年物价上涨指数*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年限较为适中。(在国际投资学中一般使用投资价格综合指数来制定不可预见费,但考虑到该指标一般国家统计局一年计算一次,且这一指标的主要基数为物价上涨指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企业内部分析用的投资估算用物价上涨指数也可。)
▲▲ 二、资金筹措
项目的总投资有了,就要根据企业现有的自有资金情况对项目的资金来源进行计划。这一环节主要完成两项计划:一是筹措计划,一是使用计划。
1、工程资金筹措
在制定筹措计划时有很多同志仅从简单的银行存款帐户上看有多少钱来决定项目的资金筹措,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不能仅用例如利润总额、折旧总额、流动资产额等这些绝对数指标来分析,这些数值只能反映企业一个时点上的财务现状,而不能反映出企业的融资、筹资能力。一定要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等几个经济指标结合来分析,这些指标才能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才能让决策者对筹资方式给出正确的决定。对于尚是国有独资的且是微利保本的公益性企业自来水公司而言,申请国家政策性的资金支持是大型基建项目投资的主要筹资渠道。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60%以内(国际上一般认为60%较好,欧美国家的资产负债率在55%左右,日本韩国在75%左右,根据《投资学》的论断一个企业在更新改造和扩大规模阶段要适当的提高资产负债率,让公司可更多的利用负债使企业享受到财务杠杆效应),在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时可以主要考虑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的筹资方式。这两种筹资方式虽然会使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但只要在60%以内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则符合公司长期借款的要求,且承担的利息费用还可以为公司带来纳税利益。但若公司已是股份有限上市公司则在考虑筹资方案时就要增加考虑是增发股票或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等。各种筹资方式均有其优缺点,我们须根据项目本身的情况结合企业的现状充分分析得失后作出决定。
就本例而言,项目总投资11277万元,根据公司现有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情况,公司还是国有独资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8%,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均符合公司长期借款的合同要求,且目前公司在银行的信用评定等级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银行放贷的优惠政策,因此拟通过以下组合方式筹措建设资金:
a、 申请国家国债资金5400万元(按国家发改委的申报要求,第一次申报国债不能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
b、 国内银行固定资产借款3300万元(但与银行谈贷款意向时按国债资金只到位项目总投资的20%做准备,即按5500万元签定银行贷款意向。国家发改委对市一级的供水基建项目的审批,若同意给予国债支持一般累计投资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20%)
c、 企业自筹3577万元.
2、投资使用计划
根据基建部门提供的工程建设进度,编制每年投资使用计划表(见表二)合理安排资金结构,避免由于建设进度与资金筹措时间不一致而造成资金的积压和借款数量的短期大幅上升,使得公司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从而引起商业银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警觉,导致公司信用等级的下降,影响公司今后的融资。本项目的工程建设期为三年(2008年—2010年),
投资使用计划表
表二: 单位:万元

▲▲ 三、财务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是否给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是领导者决策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做为一个完整的项目经济分析,项目建成后的财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项目建成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进行分析。
1、经营费及成本分析
在这个内容的分析中主要考虑水厂投产后,正常年份供水量和九大主要成本构成,九大主要成本即为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水资源费、动力费、药剂费、职工薪酬、管理费及其他(九大成本项目的确定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为基础制定)。本项目经计算年总经营费为1787万元;单位制水成本1.19元/ m3;详细分析见年经营费及成本分析表(表三):
年经营费及成本分析表
表三:

2、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及税金预测
根据客服中心提供的年售水量数据2000万m3,若现行水价1.32元/ m3计算,年销售收入为2640万元;其综合税率为7.15%,水厂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为189万元。
3、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及静态投资回收期
反映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对于基建项目主要考核投资收益率(ROI)及静态投资回收期(T);
下面用简单的投资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来考核一下该水厂的可行性:

从上面两个数据可看出: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1,静态投资回收期≤20年(主要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一半),(这两个指标的评价方法与原则依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制定)因此项目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可行,若项目运行后水价得以调整,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将会高于评价指标。
▲▲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中阐述的项目经济分析所要有的投资估算、资金措筹、财务分析等步骤和方法及其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都是多年来从事经济工作的经验之谈,且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较高,一般通过这三大步骤会对一个项目的大致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掌握,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这里还要指出:当某一基建项目投资超过2亿元时,仅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尚不够全面,还需多角度的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3(1997重印)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设部、国家发改委
[3]《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建设部、国家发改委
(责任编辑:段玉)
▲▲ 一、项目的投资估算
要得到项目的总投资,首先通过客户服务中心对新增用水水量做出估算,根据公司现有的供水能力,结合桂林市的总体城市规划和供水规划,经公司有关技术部门的仔细论证,制定一个建设方案(本文主要是谈项目的经济分析,不对建设方案的制定进行详细的阐述),假设通过技术论证现拟建一个10方立方米/日的水厂。建设方案确定后,马上组织基建部门、生产技术部门、管网部门、财务部门等根据水厂的规模和《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及建设部有关对设计费、监理费等的相关费用的规定各自分别提供土地征用亩数、工程施工费用、设备购置费、设备安装费、勘察设计费等基础数据,再利用这些基础数据结合企业现有的资金能力对项目的投资做出投资估算表。
本人认为投资估算要从4部份反映投资内容:1、工程费用;2、其他费用(含项目前期费用及施工过程发生的零星费用,一般按国家审计署对基建项目管理准则中允许列支的项目来列支);3、建设期借款利息;4、不可预见费。在这里要特别指出“不可预见费”这一项,有很多人可能不解这一项指什么,甚至有人还会觉得这是虚增投资。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在做投资估算时必须要新增这个项目。因为一个大型的供水项目的建设从它的立项到建成这一过程往往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有的项目时间会更长。在此期间,由于国家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物价指数不断的高升,使得按现行的市场价格估算的工程费用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在项目投资估算期就能把这些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的投资影响加以适当的量化,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此造成的资金措筹不及时延误工程顺利实施的现象。对于不可预见费的确定,本人认为以当年物价上涨指数*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年限较为适中。(在国际投资学中一般使用投资价格综合指数来制定不可预见费,但考虑到该指标一般国家统计局一年计算一次,且这一指标的主要基数为物价上涨指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企业内部分析用的投资估算用物价上涨指数也可。)
▲▲ 二、资金筹措
项目的总投资有了,就要根据企业现有的自有资金情况对项目的资金来源进行计划。这一环节主要完成两项计划:一是筹措计划,一是使用计划。
1、工程资金筹措
在制定筹措计划时有很多同志仅从简单的银行存款帐户上看有多少钱来决定项目的资金筹措,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不能仅用例如利润总额、折旧总额、流动资产额等这些绝对数指标来分析,这些数值只能反映企业一个时点上的财务现状,而不能反映出企业的融资、筹资能力。一定要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等几个经济指标结合来分析,这些指标才能反映出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才能让决策者对筹资方式给出正确的决定。对于尚是国有独资的且是微利保本的公益性企业自来水公司而言,申请国家政策性的资金支持是大型基建项目投资的主要筹资渠道。当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60%以内(国际上一般认为60%较好,欧美国家的资产负债率在55%左右,日本韩国在75%左右,根据《投资学》的论断一个企业在更新改造和扩大规模阶段要适当的提高资产负债率,让公司可更多的利用负债使企业享受到财务杠杆效应),在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时可以主要考虑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的筹资方式。这两种筹资方式虽然会使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上升,但只要在60%以内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则符合公司长期借款的要求,且承担的利息费用还可以为公司带来纳税利益。但若公司已是股份有限上市公司则在考虑筹资方案时就要增加考虑是增发股票或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等。各种筹资方式均有其优缺点,我们须根据项目本身的情况结合企业的现状充分分析得失后作出决定。
就本例而言,项目总投资11277万元,根据公司现有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情况,公司还是国有独资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8%,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等指标均符合公司长期借款的合同要求,且目前公司在银行的信用评定等级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银行放贷的优惠政策,因此拟通过以下组合方式筹措建设资金:
a、 申请国家国债资金5400万元(按国家发改委的申报要求,第一次申报国债不能超过项目总投资的50%。)
b、 国内银行固定资产借款3300万元(但与银行谈贷款意向时按国债资金只到位项目总投资的20%做准备,即按5500万元签定银行贷款意向。国家发改委对市一级的供水基建项目的审批,若同意给予国债支持一般累计投资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20%)
c、 企业自筹3577万元.
2、投资使用计划
根据基建部门提供的工程建设进度,编制每年投资使用计划表(见表二)合理安排资金结构,避免由于建设进度与资金筹措时间不一致而造成资金的积压和借款数量的短期大幅上升,使得公司资产负债率快速上升,从而引起商业银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警觉,导致公司信用等级的下降,影响公司今后的融资。本项目的工程建设期为三年(2008年—2010年),
投资使用计划表
表二: 单位:万元

▲▲ 三、财务分析
项目建成投产后是否给企业带来好的经济效益,是领导者决策项目可行性的重要依据。做为一个完整的项目经济分析,项目建成后的财务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项目建成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影响进行分析。
1、经营费及成本分析
在这个内容的分析中主要考虑水厂投产后,正常年份供水量和九大主要成本构成,九大主要成本即为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水资源费、动力费、药剂费、职工薪酬、管理费及其他(九大成本项目的确定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为基础制定)。本项目经计算年总经营费为1787万元;单位制水成本1.19元/ m3;详细分析见年经营费及成本分析表(表三):
年经营费及成本分析表
表三:

2、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及税金预测
根据客服中心提供的年售水量数据2000万m3,若现行水价1.32元/ m3计算,年销售收入为2640万元;其综合税率为7.15%,水厂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为189万元。
3、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及静态投资回收期
反映项目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有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对于基建项目主要考核投资收益率(ROI)及静态投资回收期(T);
下面用简单的投资收益率和静态投资回收期来考核一下该水厂的可行性:

从上面两个数据可看出:该项目的投资收益率>1,静态投资回收期≤20年(主要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一半),(这两个指标的评价方法与原则依照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制定)因此项目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可行,若项目运行后水价得以调整,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益将会高于评价指标。
▲▲ 结论
综上所述,文章中阐述的项目经济分析所要有的投资估算、资金措筹、财务分析等步骤和方法及其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都是多年来从事经济工作的经验之谈,且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较高,一般通过这三大步骤会对一个项目的大致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掌握,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这里还要指出:当某一基建项目投资超过2亿元时,仅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尚不够全面,还需多角度的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3(1997重印)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设部、国家发改委
[3]《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建设部、国家发改委
(责任编辑: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