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司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而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内部控制框架的核心,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内部控制要素是否有效运转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框架、盈余管理行为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176-01
  在我国,近年来尽管政府部门及监管机构不断要求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公司操纵盈余甚至进行舞弊的案例仍屡见不鲜。经过深入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内部控制环境——即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是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甚至进行舞弊的真正根源。那么作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盈余管理行为,本文从内部控制环境出发,浅析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对内部控制要素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盈余管理行为。
  一、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及盈余管理释义
  (一)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制度架构,是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基于委托代理责任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结构性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不仅规定了公司各个参与者,如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而且明确了决策公司事务时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二)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合理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合理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内部控制框架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
  (三)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 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方面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这与财务报表中立性的特征相对立,而中立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公司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一)内部控制活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直接影响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控制活动的设计旨在防止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发生、或在不希望出现的事情发生时能够及时识别。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及经营活动的合规性,组织控制、职责划分、人员控制等控制活动都能够有效的减少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
  组织控制是重要的控制活动之一,企业通过组织结构对可能发生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控制。企业按经营活动分为若干部门,责任区分明确,通过加强各部门间信息沟通,定期检查财务信息中可能存在的与经营情况相背离的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
  职责划分是企业将不相容岗位职责交由不同人员或部门进行完成。职责分工作为一项预防性控制活动,将财务信息的编制与审核、编制与分析职能进行分离,使财务信息经由不同人员或部门进行检查、分析,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人操纵即可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控制活动归根结底是由人来进行的活动,人员控制即是对与财务信息相关的岗位人员选择的控制,以确保指定了恰当的人员来进行与盈余管理行为相关的控制活动,以确保能够有效的执行相关控制。
  (二)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控作用
  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要素能够合理地识别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为与盈余管理行为相关的控制活动的执行提供合理保障,但这些要素并不能直接对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只能对盈余管理行为起到监控作用。
  风险评估是控制活动的上一层级,企业在实施与盈余管理行为相关的控制活动时,应当首先识别可能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方面,并对其风险进行评估。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设计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活动。然而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并非独立的、先后递进关系的内部控制要素,风险评估贯穿于控制活动的过程之中,风险评估程序需要在控制活动的过程中识别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也要根据识别出的盈余管理行为及时制定并执行控制活动。
  为了控制盈余管理行为,必须设立一个完善而有效的沟通程序,以获取必要的信息。控制盈余管理行为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员工,部门以及员工之间信息的传递与沟通程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部门与员工在其职责方式和时间范围内,双向识别、取得和报告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為。识别与盈余管理相关的信息,不仅包括财务信息,也包括与财务信息相关的业务、政策、宏观环境信息等,因此不同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程序,能够有效的识别盈余管理行为,并及时执行相关的控制活动。
  内部控制系统必须接受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不断对内部控制系统运行进行评估的过程。不仅内部控制活动需要接受内部监督,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过程存在缺陷或无法有效运行时,其危害通常往往大于仅因为内部控制活动存在缺陷所带来的威胁,同样也需要接受内部监督。因此内部监督是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是确保应对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有效运转的保证。
  (三)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间接影响机制
  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根基,而公司治理结构则是控制环境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虽然不能直接控制盈余管理行为,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有效地将治理层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指示传达给管理层及企业员工,并通过控制活动及其他内部控制要素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创造诚信的价值观氛围,并传递给管理层及员工。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控制环境,现在的董事会承担着更多的公司治理职责,积极且独立的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审查,一方面对盈余管理行为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将财务信息与经营信息匹配,识别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由于审计师与审计委员会之间存在有组织的沟通,这样也能够更有效地加强信息在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之间的沟通。因此,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构所创造的诚信价值观氛围以及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审查及沟通,能够对控制活动及其他内部控制要素产生积极影响,并因而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三、结论与建议
  从内部控制要素上看,控制行为能够直接减少盈余管理行为,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能够对盈余管理行为起监督作用,而作为控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司治理结构,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盈余管理行为,但能对其他控制要素产生重大影响,并藉此间接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因此要想抑制盈余管理行为,就必须从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做起,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一)强化董事会独立性及有效性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一方面需要制定公司的战略和决策,另一方面要向管理层传递诚信价值观,并抑制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
  1、强化董事会独立性,建立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机制。建立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机制,能够更好地发挥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职能,减少管理层操纵盈余的可能性。
  2、董事会应当更多的承担更多的治理职能。目前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中,董事会职能形同虚设,强化董事会的治理职能,将治理层与管理层权力分离,可以避免管理层独断专行的可能性,降低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二)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审计委员会作为董事会下设的执行董事会监督职能的部门,能够强化治理层的监督职能,及时发现管理层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机构之间存在完善的沟通机制,可以通过外部审计机构的工作,了解管理层可能存在的操纵盈余的行为。
  独立董事作为独立于管理层的非企业内部人士,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发现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促进董事会的有效运转。独立董事应当包含财务方面、公司战略方面、行业分析方面的专家,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对企业情况进行分析,避免从单一方面分析无法有效发现盈余管理行为的弊端。
  参考文献:
  [1] 刘焕峰,席文燕.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与盈余管理相关性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 2013年第6期.
  [2] 刘启亮等. 高管集权、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治理. 南开管理评论, 2013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埕岛地区沙河街组自下而上主要分为沙三段、沙二段和沙一段。沉积相主要有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浊积扇和滨浅湖滩坝四种亚相;本区第三系主要经历了湖盆断陷早期(沙四期)、断陷扩张深陷期(沙三期)、断陷盆地萎缩期(沙二-沙一期)、湖盆断陷晚期(东营组)共四个演化期。  [关键词]埕岛地区;沙河街组;沉积相;沉积特征  中图分类号:U4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
期刊
[摘 要]滨南37区块是胜利油田滨南采油厂在滨37区块布置的重点区块。地理位置在滨南油田滨37-12-斜5井井口方位264°距离15,构造位置在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滨南--利津断裂构造带滨37断块,钻井区域成井工厂模式。该区块二开完钻层位为沙四段,二开完钻平均井深3000m,完钻钻井液密度1.15 g/cm3,经电测测井解释,油气显示良好,选用139.7mm的套管,并采用常規固井技术完井。固井面临地层
期刊
[摘 要]党校图书馆是党校文献信息中心,其图书馆员的工作素质,是党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强化馆员的素质工作,是提高党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图书馆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阐述了强化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的必要性,指出了党校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要求,分析了强化党校图书馆馆员工作素质的途径,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党校图书馆;馆员素质;图书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本文设计了基于ARM的简单抢答器,该系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抢答器复位、抢答开始、数据显示处理、抢答结束等,实现了简单的抢答器设计,通过设计进一步了解并加深对ARM的认识,模拟抢答器的实现。  [关键词]ARM;抢答器;S3C2410  中图分类号:S3C2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20
期刊
[摘 要]“H” 型注漿法在浅埋隧道地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地表土层加固法及土层劈裂注浆特点,从注浆的方法选取、技术条件、施工经验及效果检验等以确保注浆的成功,从而保证整个隧道工程的安全。  [关键词]注浆法 水泥浆液 浅埋隧道  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204-01  一、工程概况  金沙洲隧道横穿三角洲平原区的广花盆地,地下水富水
期刊
[摘 要]卫星通信技术是以卫星作为中继的一种通信技术,具有通信距离远、覆盖范围广、不受地面条件的约束、建站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灵活机动、能多址连接且通信容量大等优点。本文以我国为例,主要从卫星固定通信、卫星移动通信、卫星直播以及卫星宽带通信四个方面探讨了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卫星固定通信 卫星移动通信 卫星直播 卫星宽带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金矿井矿采矿技术及其方法是保障矿山生产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矿井下采矿技术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多种多样采矿方法也逐渐被发掘被应用到金矿井下的开采生产。完善的井下采矿技术及其方法能够高效的提高金属矿产的生产效率。运用科学的方式与手段提高金矿井下采矿技术,优化采矿方法是当今矿产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其中,针对不同的矿山情况选择合理、高效、高利润且低成本的采矿技术及其方法更是保障生产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能采集的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给电能的采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电能采集的自动化系统由硬件与软件两种架构组成,这个系统包括了全国所有电力计量点的信息管理、电量采集和监控,是集系统控制与管理结合起来的综合电力控制系统,能够在技术上指导供电企业稳定、科学及有序的进行供电,有效的保障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市场营运的需求。本文主要就电能采集及其自动化系统
期刊
[摘 要]测井储层参数研究是從油田区域出发,以测井资料为主要依据,本文以胜利油田史6断块为例,以测井资料为依据,结合岩心分析数据和试油关键井资料,应用测井多井解释技术,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储层孔渗参数与测井响应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参照相关性大小回归研究区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关键词]测井;孔渗参数;解释模型  中图分类号:T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
期刊
[摘 要]随着数据库访问中间件技术的发展,对中间件的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数据连接,成为该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数据库中间件pgpool-II为研究对象,提出在安全访问控制方面的改进方法,从而达到高效利用数据库连接的目的。  [关键词]数据库访问中间件;安全访问控制;数据库连接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