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民工城市融入构建和谐城管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i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等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城市梦也更加执着。然而他们想要真正融入城市,仍然面临着社会管理制度、自身素质、权利维护等障碍。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分析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优势和困境之后,提出从创新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及农民工自身等方面加以改善,构建和谐城市管理。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对策;和谐城管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选择等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城市梦也更加执着。他们不再单纯地为着挣钱而挣钱,兼具有经济型和发展型并存的外出动机,他们向往城市生活,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他们中甚至有人认为:“即使不能挣到钱,也想在城市打工”。然而他们想要真正融入城市,仍然面临着社会管理制度、自身素质、权利维护等障碍,这就相对给城市管理带来一定问题,如何构建和谐城市管理就成为必要。
  1 城市融入的边缘困境
  1.1 农民工身份认同存在困境
  农民工对自己是否是市民身份的认同存在着较强烈的既有否定又有肯定的矛盾心态,他们有很多人(约占65.5%)在内心深处没有把自己当成所在城市的市区人,但同时又有约56.8%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理所应当是所居住的城市社区的应有一员。这种矛盾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农民工的心理和生存状态,他们处在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挤压之中,他们渴望城市主流文化的认同。
  1.2 农民工择业存在困境
  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市场化的就业体制,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就业体制对于农民工来讲带有一定歧视性。很多市级、县级政府部门对本地居民就业采取优先保护措施,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准入门槛,农民工被关在就业大门之外,失去了与城市人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
  1.3 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困境
  100%的农民工认为他们的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非常难,本文认为由于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制度制定不合理,农民工流出地政府似乎可以不接受和承担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费用,而农民工所居住城市也不承担,并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学费,反而让他们成为了高价生,这进一步加大了农民工的子女受教育成本。
  1.4 农民工存在发展困境
  农民工文化水平虽有提高,但他们中大多数(97.8%)没有一技之长,缺乏必要的专业培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无法胜任复杂的高层次的技能型和知识型工作,因此他们只能偏重体力付出,只能选择技术含量较低的职业就业。他们处在低层次就业而形成的市场弱势地位,这让他们产生了比较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自我发展期待,但是他们所就业的单位部门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他们的技能培训,而相对的,他们在城市的巨大生存压力也使得他们自己无力承担进修、培训和专业学习,从而导致他们在城市中的发展困境进一步加深。
  2 构建和谐城市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现有户籍制度改革
  要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首先要实现让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就业和落户,可以先在中小城市和城镇进行试点,逐步取消二元户籍登记制度,打破城乡界限,调整农民工户口迁移政策,逐步放宽对农民工户口迁移的限制,给农民工各地迁徙的一定自由。取得试点经验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城乡人口的一体化管理,在劳动力流入地就地解决落户问题,使新生代农民工落户城市得到保障。
  2.2 发展县域经济创造稳定就业机会,深入开展就业创业服务
  首先,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科学进行产业转移和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形成有地域特色的经济业态。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就业岗位,保障农民工能够在县城充分就业。其次,要打破城乡二元化的劳动就业体制,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民能够在市场竞争中与其他劳动者处于平等地位。再次,要规范企业用工环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工能够和城镇其他就业人员一样享受社会保险、带薪休假等基本权益。
  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在城市稳定就业的关键。提高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的途径有:①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县城布局;②政府要加强和企业沟通与合作,广泛开展对农民工的职业和技能培训;③完善政府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服务;④要降低创业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鼓励并支持农民工在县城自主创业,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落到实处,繁荣县域经济。
  2.3 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基础,各级政府应设计适合新生代农民工的既收费低廉又覆盖广泛的社保制度体系,真正融入感情用心去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养老、医疗、子女受教育等具体细微的生活和工作问题,积极构建和谐城市管理。再有,社会应建立专属于农民工的相对完善的救助体系和福利体系,并加大监管力度,加强保障措施到位,保证救助体系和福利体系顺利开展运行。另外,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很低,无力购买所居住城市商品住房的情况下,应制定让农民工享受与城市居民一样待遇的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优惠政策,让他们在所居住城市能够安居乐业。
  2.4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要求政府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县城作为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阵地,要加强市(县)政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切实提升县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建立统一、公平、规范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歧视,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让新生代农民工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上能够进行公开、公平的就业竞争。
  2.5 改变市民的传统观念,让农民工有归属感
  很多城市居民认为农民工没有文化,是“盲流”,是社会治安恶化的根源,必须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对农民工对城市贡献的宣传,积极地引导城市居民消除歧视心理,关爱农民工,积极营造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氛围,令他们有归属感。“农民工”本来应该只是一个职业名词,在中国却成了一种身份,并因为这种身份导致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在社会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社会权益保护等各方面的区别,这样的不平衡会引发各种明显的以及潜在的社会矛盾,对构建和谐城市管理形成隐患和障碍。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城市居民消除歧视心理,关爱农民工,积极营造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氛围,与农民工共建和谐城市。
其他文献
车间中心组学习既是理论学习的务虚会,也是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的动员会,侯马通信车间党支部将中心组学习定位到提高车间班子的领导水平和集体决策能力、提高车间干部的政治理论
在减速比较大的末端齿轮传动机构中,齿隙的存在将导致系统的动态性能表现大幅降低。针对常见的对齿隙进行数学建模及仿真的分析方法,在Creo中建立实体模型,导入Adams并与MATL
对浮标布阵方案进行效能评估是有效利用浮标布阵规划进行搜潜的关鍵环节,是反潜战术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研究了飞机执行应召反潜任务时布放浮标栏截阵的潜艇搜索概率模型和
电化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智力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我注重把电教手段用到最佳点,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突破难点,效果显著。 教学《琥珀》一课时,课文主要记叙了带有
如今我国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政治与经济同步发展,新时代中国人民思想工作仍然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在一 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难度,在新的历史阶段开展思想理论
细心的读者或许早已发现,《湖南教育》从去年第七期开始,又增设了一个新栏目——《漫画窗》。这些漫画构思新巧,大多取材于学校教育,如果教师能有目的、有选择地使用这些漫画
几何初步知识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加强小学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进行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教师必须注意以下“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篇笔调优美的诗歌,描绘了少先队员课后在北海荡舟的欢快画面。教学时,宜采用情境法来完成教学任务。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减负办)《重庆市2004年治理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工作安排
本文主要对比研究了两组满族词语"雪"和"白杨",并对这两组词语的起源及其相互的联系进行了探索,从形态方面对词语、词根进行了追溯,发现越来越多的通古斯词汇体现出与阿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