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地动仪从课本删除”体现敬畏历史和科学态度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y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衡地动仪”曾经是课本标配,语文课本里,历史课本里都有涉及的文章。然而,關于“张衡地动仪”却一直是“内部纠结的问题”,因为课本里使用的“地动仪复原图片”科学界认为并不科学。
  近年来,王振铎所造的地动仪模型一直非议不断。为复原出更具科学性、更接近史籍记载中的候风地动仪,早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教授冯锐就重启了“张衡地动仪”探索证明之路。2009年9月20日,中国科技馆新馆开幕,新的地动仪模型与观众见面。目前,关于地动仪的探索复原工作一直在继续。
  奥地利学者雷立柏在他写的《张衡,科学与宗教》一书中写道:“对张衡地动仪的迷恋正是华夏科学停滞特点的典型表现。”这说明在当时,外国学者对地动仪的怀疑,已经扩散到了对张衡,甚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层面上。
  张衡当初发明的地动仪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其原理究竟是什么?在没有得出完美答案的时候,应该有一个理智态度。当然,“复原的地动仪模型”不科学,并不意味着“张衡研发的地动仪”就一定不科学,而是说,后人“复原的地动仪”存在问题。可能的原因是,“复原的地动仪”并没有起到“原样复原”的效果,也可能是在复原过程中,对于“张衡的地动仪”理解出现偏差。但是,不管原因是什么,其存在较大争议却是一个不争事实。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然让“张衡的地动仪”出现在课本里,则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不过,如果非要将“删除张衡地动仪章节”说成是“历史严重的错误”,也极端了。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科技不同,会有认知不同。而一些认知的错误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关键问题在于,我们面对质疑,面对可能存在的错误,是不是有纠正的勇气。“删除张衡地动仪章节”,显示的就是负责的勇气,这并不意味着“张衡地动仪”就一定是不符合科学的,而是说在“还不能完全还原”的情况下,暂且删除存在争议的内容。
  还需要知道的是,即便“张衡的地动仪”真的存在问题,也不能就此说是伪科学,我们更应该敬畏“古人那种探索科学的精神”。
  编辑:马德佳
其他文献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从生活中抽象而来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生活元素,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
茶花Camellia spp.在上海各公园绿地中广泛应用,但长势差异明显.为更好地提升茶花在上海的应用效果,对上海茶花栽培土壤的理化性质及不同品种的生长状况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
通过对GA-凸函数的深入研究,应用凸函数的Hadamard型不等式和GA-凸函数的一个充要条件,得到了GA-凸函数的一种形式更为简洁的Hadamard型不等式。
介绍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的情况。在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基础上,对经典Apriori算法进行改进,改进算法意在通过减少生成候选频繁项集的数量和扫描数据库次数。从而,加快算法
由茶麋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干腐病是山核桃栽培过程中的主要病害,该病菌表现明显的“潜伏侵染"特性。研究山核桃树体中干腐病菌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设;乐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2—0115—01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课改以来,情境教学法尤其受教师的欢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给沉闷、枯燥的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乐学情境呢?  一、创设趣味情境,实现乐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文言文教学;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9—0104—01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古人智慧的体现。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还可以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而对中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更深的了解。那么,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使文言文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系是植物固土的基本单元,根系力学性能研究是植物根系固土研究的基础。植物护坡工程中,植物根系通过发挥抗剪和抗拉作用提高边坡稳定性。根系抗拉能力是增强边坡稳定性最重
北三区西部东块综合含水平均达90%以上,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但是地层中仍有大量的剩余油存在。为了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挖潜这部分剩余油,需要进行精细的油藏描述,建立精细的三维
【关键词】 数学教学;“有效引导”策略;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08—0104—02  所谓“有效引导”策略,主要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数学学习情况、现有的引导道具、课本的素材等,创设有效的环境、情境、问题等,多角度、多方面、多途径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这才称之为有效引导。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