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修复术后中远期并发症与二次处理策略

来源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术后中远期并发症的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自1999年5月至2007年6月,本院对21 例主动脉病变腔内修复术(EVR)后中远期并发症进行了再次处理.男性20 例,女性1 例.年龄28~93(平均76)岁.再次手术距第一次手术时间3 个月至7 年.病变资料:腹主动脉瘤15例,胸主动脉动脉瘤3 例,主动脉夹层3 例.病因资料:2 例白塞氏病,1 例大动脉炎,18 例动脉硬化和/或高血压.并发症资料:玉型内漏11 例,域型内漏4 例,芋型内漏2 例.移植物阻塞:4 例.中远期内漏原因:原发性内漏11 例,支架移位引起继发性内漏5 例.二次处理指征:瘤体直径扩大(13 例)、瘤体破裂(3 例)、下肢间歇性跛行(4 例)及逆行升主动脉夹层(1 例).应用延长支架型血管技术处理玉、芋型内漏(6 例),应用“侧孔”、“凹口”、“分叉”支架型血管结合颈部血管旁路手术重建主动脉弓处理玉型内漏(3例),应用栓塞技术处理域型内漏(4 例),应用取栓和旁路手术技术处理移植物阻塞(4 例),应用开放手术技术处理动脉瘤破裂(1 例).结果 应用腔内技术作为二次处理主要手段的比率95.2%(20/21),二次处理30 天内死亡4.7%(1/21),因技术需要而修改器材结构的病变3 例.术后仍存在内漏29.4 %(5/17 ).二次干预瘤体相关性死亡14.3%(3 /21).结论 内漏和移植物阻塞是腔内修复术后中远期主要并发症.中远期内漏原因主要是原发性内漏的延续和移植物移位.中远期并发症的危害是瘤体继续生长、破裂及肢体缺血.腔内技术可作为二次处理的主要手段.主动脉弓部病变进行二次干预策略在技术上有更大的挑战性.
其他文献
受文苑杂志社之邀,我有幸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草原文学艺术夏令营”.短短的五天行程,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浩瀚,也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
The concept of the Earths Critical Zone (CZ)—the near-surface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of our planet—was originally defined to include the land surface,veget
期刊
目的 总结本院血管外科十年来处理血管瘤与血管畸形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1998年至2007年收治的830 例血管瘤与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病变性质、部位、范围分别采用
不久前,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小男孩,来到了上海红十字会,用磕磕绊绊的中文,向工作人员说明了他的来意。他的名字叫查尔斯·张,是美籍华人。在电视上看到四川大地震后,他即在居住地夏威夷进行了募捐,他自己动手做了四只捐款盒,在盒子上写明寻求捐助的原因和他的预期目标——1000美金,并承诺亲手将捐赠款送到自己家乡的慈善机构——上海红十字会。他将其中的三只木盒分别放在父亲的店里,自己带上另外一只,去敲周围邻居的
Although Darwinian selection driving the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tumors has been widely assumed by the field of cancer biology,recent studies that employ the r
期刊
2008年8 月28 日至9 月1 日,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主办、山东省医学会和山东省立医院承办、泰安市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88 医院、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等协办
Before 2015,Zika virus (ZIKV) was a little-known flavivirus that caused sporadic symptomatic infections in humans (under 20 reported cases,but likely many more
期刊
诺贝尔是个充满矛盾的人,他厌恶暴力与战争,却成了现代炸药之父。一生富有,却是个流浪汉,没有固定住所。他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是他的家。他对自己的评价为:“最大的优点:保持
埃及人收小费可谓司空见惯。当你下车时扶你一把,帮你推一下行李,在洗手间帮你递一张擦手的纸巾,或者冷不丁给你捶 Egyptian tips can be described as commonplace. When 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