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对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医院感染管理44个条款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推动完成条款的标准要求,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 方法 以二甲医院评审为契机, 分解44个条款对应的271条评审要点,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原则,每季度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完成率评价。结果 通过实施一年的PDCA管理,使"A"条款由初评0个上升至终评29个; "D"条款由初评25个减少至终评1个; "C"条款由初评7个减少至终评3个,两项核心条款均达到了A级。结论 PDCA循环的运用使医院感染管理形成了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体系。但也发现,在评审中投入了大量人、财、物,评审之后之后如何巩固成果,使员工在评审后保持持续改进工作的积极性,这仍是管理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PDCA循环 二级甲等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 44个条款 标准评价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381-02
2012年6月卫生部正式公布《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是我院2013年的头等大事。为了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精读了所涉及评价标准中的章、节、条、款内容。着眼学习PDCA循环管理模式,查漏补缺,不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医院感染控制质量。为了如期完成二甲评审的各项任务,通过一年多的实施、评价、改进、再实施的过程,现将一年的评价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评价PDCA循环管理方式对医院感染管理评审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2013年1月、4月、7月、10月、2014年1月医院达标评审工作进展标准完成评价,共5轮评价。
1.2 方法
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依据卫生部颁布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标准条款,分解44个条款对应的271条评审要点,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原则,每季度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完成率评价。
2 结果
2.1 271条医院感染管理评审要点推进完成率比较
2013年1月正式开始等级评审工作推进,“A”、“B”、“C”级标准按照工作推进5轮计划,完成率阶梯式上升(见表1)。
表1 271条评审要点5轮推进工作完成率比较(%)
2.2 2013年评审工作开展前与PDCA循环实施后评价结果对比 “A”级条款由评审工作开展初评0个上升至终评29个;“D”级条款由评审工作开展初评25个减少至终评1个;“C”级条款由评审工作开展初评7个减少至终评3个,两项核心条款(★)均达到了A级(见表2)。
3 讨论
3.1 通过阶段评价资料显示,医院感染管理推进工作呈阶梯式上升,评审标准条款在周而复始的改进中,一个个棘手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原本混乱的思绪也变得清晰起来,并可以预见改进的结果。但也发现,在评审中投入了大量人、财、物,评审之后如何巩固成果,使员工在评审后保持持续改进工作的积极性,这仍是管理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3.2 PDCA循环的运用
3.2.1 P(Plan)--计划,根据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科学的计划 根据我院统一部署,评价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确定最终2013年评审标准目标及运转计划。包括督查考核品管圈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例会制度、评价标准等。
表2 评审工作开展前和开展后条款评价对比
3.2.2 D(Do)--执行,实施计划
为了启发思路,多渠道学习,争取做到有所感、有所悟,有所为,先后参加了新疆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培训班,新疆院感质控中心等级评审培训班,同时前往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肿瘤医院、新疆兵团医院进行观摩学习。通过向上级医院学习,收获颇多,学习了新标准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增強了顺利通过医院等级评审的信息和决心。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44条款分解271条评审要点,层层分解到科室,落实到具体人,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目标。确定2013年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项目,细化检查评定的医院感染质量细则,形成标准化体系下发到各科室,并要求予以实施。
3.3 C(Check)-检查,检查计划实施的结果与目标是否一致
对照实施标准,自查、督查、抽查相结合,充分发挥督查考核品管圈作用,各科室之间补长取短,互相借鉴学习工作亮点,发动科室院感质控组成员,开展自查、自改,并参与每月医院院感办组织的的检查督导活动。
3.4 A(Action)反馈、处理
每月把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的督查结果汇集在一起,召开院感品管圈会议,把存在的问题加以系统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和防范措施,作为下一轮PDCA循环的第一目标。通过一个整体PDCA循环,我们实施了哪些好的做法,获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哪些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又产生了那些新问题。在评审准备工作中,体会到了互相交流、分工合作等等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当然,在改进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譬如《评审标准条款》某些项目“C”级中有缺项,但“B”、“A”级条款反而能达到,说明我们工作中有亮点,但不普及,如何解决,这又需要进入新一轮PDCA改进。
5 轮医院感染管理推进工作完成情况评价资料显示,通过一年多运用PDCA循环并与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通过不断地循环,不断地积累,扎实地改进,可以更好的加强监控管理,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逐步走向了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印发《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的通知[S].2012。
[2] 汪雪梅.持续质量改进在住院患者告知制度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3(9):1177。
[3] 李斌,丁碧岚,石翔宇等,PDCA循环在等级评审中的应用[J/OL].江苏:《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6)
第一作者简介:尚宏霞,(1976-7-22)女,(汉族),新疆哈密吐哈人,本科,主管检验医师,检验专业,研究运用PDCA循环评价等级评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新疆哈密吐哈石油医院医务科,839009。
【关键词】 PDCA循环 二级甲等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 44个条款 标准评价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381-02
2012年6月卫生部正式公布《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工作是我院2013年的头等大事。为了全面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精读了所涉及评价标准中的章、节、条、款内容。着眼学习PDCA循环管理模式,查漏补缺,不断改进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医院感染控制质量。为了如期完成二甲评审的各项任务,通过一年多的实施、评价、改进、再实施的过程,现将一年的评价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评价PDCA循环管理方式对医院感染管理评审的实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2013年1月、4月、7月、10月、2014年1月医院达标评审工作进展标准完成评价,共5轮评价。
1.2 方法
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依据卫生部颁布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标准条款,分解44个条款对应的271条评审要点,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原则,每季度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完成率评价。
2 结果
2.1 271条医院感染管理评审要点推进完成率比较
2013年1月正式开始等级评审工作推进,“A”、“B”、“C”级标准按照工作推进5轮计划,完成率阶梯式上升(见表1)。
表1 271条评审要点5轮推进工作完成率比较(%)
2.2 2013年评审工作开展前与PDCA循环实施后评价结果对比 “A”级条款由评审工作开展初评0个上升至终评29个;“D”级条款由评审工作开展初评25个减少至终评1个;“C”级条款由评审工作开展初评7个减少至终评3个,两项核心条款(★)均达到了A级(见表2)。
3 讨论
3.1 通过阶段评价资料显示,医院感染管理推进工作呈阶梯式上升,评审标准条款在周而复始的改进中,一个个棘手问题得以迎刃而解,原本混乱的思绪也变得清晰起来,并可以预见改进的结果。但也发现,在评审中投入了大量人、财、物,评审之后如何巩固成果,使员工在评审后保持持续改进工作的积极性,这仍是管理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3.2 PDCA循环的运用
3.2.1 P(Plan)--计划,根据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科学的计划 根据我院统一部署,评价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确定最终2013年评审标准目标及运转计划。包括督查考核品管圈实施方案与工作计划、例会制度、评价标准等。
表2 评审工作开展前和开展后条款评价对比
3.2.2 D(Do)--执行,实施计划
为了启发思路,多渠道学习,争取做到有所感、有所悟,有所为,先后参加了新疆自治区二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培训班,新疆院感质控中心等级评审培训班,同时前往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肿瘤医院、新疆兵团医院进行观摩学习。通过向上级医院学习,收获颇多,学习了新标准的理解与应用,进一步增強了顺利通过医院等级评审的信息和决心。根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44条款分解271条评审要点,层层分解到科室,落实到具体人,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目标。确定2013年医院感染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项目,细化检查评定的医院感染质量细则,形成标准化体系下发到各科室,并要求予以实施。
3.3 C(Check)-检查,检查计划实施的结果与目标是否一致
对照实施标准,自查、督查、抽查相结合,充分发挥督查考核品管圈作用,各科室之间补长取短,互相借鉴学习工作亮点,发动科室院感质控组成员,开展自查、自改,并参与每月医院院感办组织的的检查督导活动。
3.4 A(Action)反馈、处理
每月把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的督查结果汇集在一起,召开院感品管圈会议,把存在的问题加以系统分析,提出解决办法和防范措施,作为下一轮PDCA循环的第一目标。通过一个整体PDCA循环,我们实施了哪些好的做法,获得了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哪些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又产生了那些新问题。在评审准备工作中,体会到了互相交流、分工合作等等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当然,在改进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譬如《评审标准条款》某些项目“C”级中有缺项,但“B”、“A”级条款反而能达到,说明我们工作中有亮点,但不普及,如何解决,这又需要进入新一轮PDCA改进。
5 轮医院感染管理推进工作完成情况评价资料显示,通过一年多运用PDCA循环并与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行之有效的。通过不断地循环,不断地积累,扎实地改进,可以更好的加强监控管理,实现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和安全的持续改进,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逐步走向了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印发《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的通知[S].2012。
[2] 汪雪梅.持续质量改进在住院患者告知制度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23(9):1177。
[3] 李斌,丁碧岚,石翔宇等,PDCA循环在等级评审中的应用[J/OL].江苏:《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6)
第一作者简介:尚宏霞,(1976-7-22)女,(汉族),新疆哈密吐哈人,本科,主管检验医师,检验专业,研究运用PDCA循环评价等级评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新疆哈密吐哈石油医院医务科,83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