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生活之源 表达心中所感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y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1
  语文为百科之母,学生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深感语文教学的独特魅力。但是当前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贫乏没有真情实感。提起习作就头痛,无从下笔。个人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源头没有开通,学生无从表达。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开源”的工作。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勤于观察,阅读积累,在丰富多彩的习作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多体验生活,习作才有源头活水;多阅读书籍,文章才会内容丰富,文采飞扬。
  一、体验生活想表达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可见,好的习作题材来自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人生,关爱世界,让人生旅途、世界变化,在孩子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件件细举,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以及大自然的风花雪月,皆能敏感地从事态表象察觉实质。能领略物质文明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会享受人们对自己的关心呵护和自己从对别人的帮助中所得到的乐趣,会体验生活,领悟人生。只要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体验生活,习作时他们就会在生活的浪尖感受中筛选题材,用自己的笔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二、用心观察会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现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的好奇心盛、敏感性强、想像力丰富,应该说可供写作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可是很多学生仍是认为作文很难,原因是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较差,不善于通过表面现象去认识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不懂得怎样去表达。因此,对身边的许多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事物、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养成用心观察的习惯。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使学生在写作中“如同说话一样,心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三、参加实践勤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因此,在平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参加夏令营、社会公益活动、文娱体育活动,讨论会、主题演讲会、学生辩论会、手抄报,观看优秀爱国主义影片、电视剧等,这就为记事文章收集了材料;访问老党员、老教师、英雄模范等,这就为写人的文章积累了素材;参加旅游,聆听导游介绍,这就为写游记文章丰富了内容。这些活动中蕴涵着丰富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口、动手、动感情,并且有兴趣写习作,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阅读积累善表达
  叶圣陶说:“……如果能善读,自必深受所读书籍文章之影响,不必有意摹仿,而思考与技巧自能渐有提高,我谓阅读为写作之基础,其意在此。”可见,习作处处与阅读紧密相联。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有丰富的、自如的写作运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学生的知识贫乏,词汇缺少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指导,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把讀书笔记作为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不仅摘录所阅读文章的好句段,还记录自己的所感所悟。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阅读的材料越多,写作思维就越活跃,写作思路也越宽,表达也就越清楚。
  五、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或结合课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
  总之,文章是表达的基础和内容,表达是文章的形式和体现。教师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广泛阅读,善于实践就能为学生的习作“开源”,让学生贴近生活,能让学生愿写、会写,写出真情,写出童趣。
其他文献
两位以色列学前教育专家受邀进行了观摩教学,他们的教学充分展示了以色列学前教育的特色,他们注重在游戏、实验和体验中培养孩子的4C能力。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以游戏为载体的教
德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行为的有效途径。孝行教育是德育教育中基础且关键的内容,因为只有培养学生的孝行,才能帮助学生塑造更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在小学阶段的各个课程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为能够使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升,需要对各种教学理念进行运用,而立德树人理念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本文主要就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得以更好体现,实现更理想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立德树人;作用  【
分析了高温导热油辐射采暖特性,对导热油带形辐射板设计和安装提出了注意事项。
为了了解中国式摔跤训练对人体力量、无氧工作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对10名中国式摔跤专项的大学生与10名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体脂百分含量、力量(握力、背力)、无氧功率的测试。
摘要:在建设社会主義精神文明的当今时代,道德与法治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道德教育,能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的道德传统,做一个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的人;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法治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法治观念,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遵纪守法、护法的良好习惯,学会正确使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实际;有效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院长李迪华指出,绿地数量不足不能认为是城市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没有城市化的乡村地区也发生洪水,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受到人工化影响的,不能用自然
介绍了蓄热催化裂解轻油制气的工艺流程、工艺设计参数和操作指标,探讨了轻油制气的增热方式、原料要求、关键操作参数等问题。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出发,以青海藏区为例,应以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目标为导向,明晰现状,探索方略,强内里、壮合力,加
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在高职高专院校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对学生学业的指导相对来说比较滞后甚至被忽略。学生指导是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