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骨赘发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

来源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骨关节炎骨赘发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及作用特点。方法选取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原发性骨关节炎骨赘标本25例,制备石蜡切片,行HE和甲苯胺蓝染色及Ⅰ型、Ⅱ型(Ⅱa和Ⅱb)和Ⅹ型胶原分子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骨赘中主要组织的细胞数量与间质含量等组织学特征、蛋白多糖含量及Ⅰ、Ⅱa、Ⅱb和Ⅹ型胶原分子的表达特点将骨赘进行分类。每类组织分别进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染色。结果共获得5种不同类型的骨赘,分别标记为Ⅰ、Ⅱ、Ⅲ、Ⅳ和Ⅴ型骨赘。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主要在Ⅱ和Ⅲ类骨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的超声和计算机断层成像(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确诊的HAML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和CT影像特点,对病变大小、包膜、内部回声特
目的将双能CT血管成像(CTA)与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MRA)进行比较,评价双能CTA去除颈内动脉骨骼、钙化斑块的能力。方法对32例怀疑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双源双能CT
GPS网平差利用三维基线向量为观测值,与常规的粗差探测不同,根据RECO法基本原理,以GPS网为例,说明RECO法在GPS网平差中粗差探测中的优越性,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通过工程实例给出RTK平面控制测量精度指标,采用内符合精度和外符合精度来具体衡量,结果证明双基站RTK控制测量较单基站作业模式数据稳定性更高,完全能替代城市一级光电测距导线测量。
随着世界首套煤制烯烃项目神华包头煤化工项目的成功商业化运行,近年来国内陆续有多家煤制烯烃工厂投产运行。煤制烯烃的大量兴起给聚烯烃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中国塑料市
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凤阳先生花费了近二十年时间,写就了一部古汉语词义研究的巨著——《古词辨》.内收古词辨析一千四百多条,所涉常见词近五千.其内容之博大恢宏,其辨
目的评价经亚硫酸氢钠(SOB)溶液抗钙化处理后的牛心包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对戊二醛处理后再经SOB溶液处理的牛心包,采用体外动态凝血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D-二聚体测定和补
针对常规地图匹配方法存在匹配不准的难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预测的汽车导航匹配方法,并通过实验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为解决汽车导航系统在复杂道路的匹配难题提供参考。
遗传性代谢病(inherited metabolic diseases,IMD)又称为先天性代谢缺陷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表现复杂,可造成体内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害。患儿在新生儿期常没有特异
目的探讨CYP2D6*10等位基因C188T和G4268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检测118例肺癌患者和按性别、年龄频数匹配的118名正常对照者CYP2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