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互动在学生德育管理方面的误区及措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品德,并在生活实践中成为人的行为准则。所以,在学生的行为准则形成之前,家校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学生德育管理方面的误区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面对本校完全寄宿制的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争取真正地做到家校互动、共同教育,促进发展。
  关键词:家校互动;误区;和谐;环境
  德育教育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特别重视的环节,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德育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不管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如何,但在中学阶段,我认为提高中学生德育意识的一种最佳途径就是家校联合,共同教育,为学生的思想发展提供一个科学、积极、合理的发展空间,形成三点一线、三线一面的教育模式,即家庭、学校、学生的统一体。一直以来,教育的理念与模式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之中,尤其咱们中国的教育现状,确实让人望而生畏、畏而却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昔孟母,择邻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古训无不说明一个人之初的青少年成长为一个能在社会中生存的社会人其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生存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娇生惯养流行,孩子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感与人生观,而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往往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种种环境因素势必会给人的成长过程造成各种影响。所以优化育人环境,传达做人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但也由于种种原因,无论是教育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走进了种种误区,具体表现如下:
  误区一:形式主义模式,治标不治本。做几次报告,搞几次活动,不可否定,这些工作都是德育工作所必需的。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正是“人之初”的青少年(尤其是初、高中生的叛逆心理),由于受到他们的社会阅历与知识储备的限制,能听懂多少道理,能在几次活动中领悟多少做人的道理?只是活动时激动,过后照样我行我素,这种德育教育的效果是应该值得思考的。
  误区二:片面培养,得不偿失。只要考试成绩好,“一好遮百丑”。在这种缺失的教育价值观下,学校及教师一心只扑在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传授上,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要么是视而不见;要么任课教师、班主任、团队间互相推诿。
  误区三:个性张扬,误导学生。很多教师将对学生的放任理解为“个性张扬”。对于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学生来说,更不能以“个性张扬”作为放任学生的借口。因为农村学生中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或是异亲监护的学生,在家中就养成了很多的不良習惯,是非常需要正面的引导和教育的。
  误区四:单一模式,缺乏科学。简单粗暴的教育用“严师出高徒”自圆其说。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但“严”不等于经常板着脸;不是动辄对学生进行体罚;不是控制学生的行动;不是限制学生的通信自由;更不是对学生进行罚款,或者是将本应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交给政法机关。更荒唐的是很多地方学校以此来评价某老师是不是有事业心和责任心。这样的“严”,在学生没有能力反抗时,可能起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在他们认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学习生活方式时,就会用他们残缺的文化、混沌的心智向家长、老师、学校以及社会抗议,时时跟社会开些玩笑抑或是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使社会哭笑不得。
  误区五:依赖性强,了解片面。很多家长,尤其是农村学生的家长一味地依赖于学校,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实现了教育的目的。他们其实对自己的孩子根本不了解,包括孩子的思想、学习情况、学习态度、心理现状等等,只是通过家长会简单地问一下老师罢了。更多的只是单纯地提供给孩子衣食住行的需要,至于孩子哪一门学科比较薄弱、哪一门学科需要夯实、孩子在哪个班就读、任课老师对孩子的情况的掌握程度、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如何、心理等等都不去关注,他们关注的归根结底也许只是孩子的成绩如何。
  误区六:一厢情愿,落实不到位。很多学校也存在“单相思”的严重操作失误,理论上强调家校联合的意义是如何重要,但实际操作中却没有理论根据,没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规则。只是延续期中考试结束后传统的家长会,没有实质的改变,给人的感觉是换汤不换药,只是做一些表面工作。
  由于我校属于完全寄宿制高中,所以结合我校实际,面对以上误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
  创设和谐的家校互动环境是基于和谐社会背景提出的,是教育学生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前提。德不仅仅是靠教师传授知识而获得的,德育更多的需要渗透,熏染,需要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的老师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细微的行为去感染学生,而关于学校的《学生成长记录册》,期中考试家长会,及学校即将开始的“德育论坛会”,家长们应该高度重视,借着这样的平台走进学校,走进孩子。
  二、 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家庭德育观念
  由于本校学生多数来自甘南藏族自治州,学校与家庭相距甚远,而且相对来说很多家长的文化水平、思想认识不是很高。鉴于此,我认为首先家长应该相信学校,给学校充分的权利与信任,对于学生的《成长记录册》,应该很好的重视,通过它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状况。当然,也希望家长能够通过对学生《成长记录册》的反馈给学校提出好的建议,尽可能地保证双方都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知道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对症下药,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及教育。
  三、 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
  本校学生只有在假期才回家,所以回到家中,父母应主动与孩子多进行交流,不要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谴责孩子,应该从各个方面多鼓励,多了解,特别是孩子的德育教育问题,不当着孩子的面打牌赌博、抽烟酗酒,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孩子做出道德表率。
  四、 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中阶段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比如独立心理、平衡心理、叛逆心理、攀比心理等,对于某些家庭,父母可以尝试与孩子互换位置,让孩子参与其中,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判断,从内心真正地尊重孩子。
  每个家长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我认为必须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想意识。实践证明,良好的学校环境的营造和科学的家校联合手段的实施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具有奠基性作用而且对其终身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对引进设备M-44型激光调阻机的硬件配置改造和软件编程,使其达到功能修调的目的,其单一物理量的修调精度为±0.01℅,其运算物理量的精度为±0.05℅,同时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和产
摘 要:语法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语法知识较为抽象和难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英语语法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如何提升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质量也是众多英语教师比较關注的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初中英语语法的教学特点,并且阐述了提升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实践策略;认识  语法是英语的主要规则,是学习英语过程中必
3+3中高职衔接是依据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而诞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体制。根据文件精神,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
摘 要:本文就提高初中英语作业的有效性作探述,阐述注重差异化、拓展性、开放化、创意性,对活化课程教学资源和优化教学过程的促进作用。围绕教学内容的不同,引导学生在探学求解的过程中主动总结归纳,帮助他们在灵活实践运用中找到更多的切入点,利于其增強识记和综合运用能力。探讨英语作业的有效性设置,对丰富英语教学方法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起到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有效性;表达  尝试在任
提出了加厚化学镀镍溶液的选择原则,研究了加厚化学镀镍工艺。试验及生产表明:该工艺适用于大小型工件镀覆厚度达75μm以上的厚化学镍镀层;镀液稳定、使用寿命长;镀层无孔隙、结合力
摘 要:生活化教学旨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帮助学生寻找所学知识中与生活相关的内容和教育主题,关注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本文笔者就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知识经验;生活化  一、 前言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活是第一位的,课程源
一、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代表,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目的至关紧要。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
摘 要:本科自考课程是学生为了进一步的深造,为了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而选择的学习内容。针对自考本科的专业不同,他们选择的学习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总的要求上都要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道德素养,有完整正确的道德认知,能够成为一个有良知有道德的人。在本科自考中可以通過有效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首先就是要树立教师的榜样;还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再次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德育的教育。在进行本科自考课程
摘 要: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阶段的必备课程之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难受到重视。很多老师都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知识,还能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本文针对当前中学思想品德开卷考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从理论上、实践上做了一些简要地分析,通过总结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的经验,来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品德开卷考试问题;认识问题;兴趣问题;方法问题;能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