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内科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来源 :医学概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ts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性潰疡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选择70例并平均分成对照组(n=35)及观察组(n=35)展开研究。对照组选择枸橼酸铋钾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选择埃索美拉唑镁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镁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非常适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将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因此,值得临床借鉴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临床内科;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复杂,发病部位不一,可有多种分类方式。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含有胃粘膜的梅克尔憩室等[1]。临床表现为出血、穿孔等消化道病变,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胃穿孔。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认为该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性较大,所以应加强减少损害因素药物的使用,并加强胃粘膜保护药物的使用,在治疗效果上要有一定的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n=35)及观察组(n=35)展开护理研究。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最小与最大分别为28周岁、65周岁,平均年龄(49.25±4.57)周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19例,年龄最小与最大分别为30周岁、70周岁,平均年龄(50.12±3.46)周岁。组间年龄之间差异并不十分显著,不存在统计分析含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a.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相关的临床诊断标准;b.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a.患有严重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b.存在脑干不可逆性损伤患者;c.存在意识障碍、精神疾病或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3.方法
  告诉患者健康饮食、多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照组选择枸橼酸铋钾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其中,枸橼酸铋钾0.3g/次,一天服用4次;阿莫西林1g/次,一天服用2次;克拉霉素0.5g/次,一天服用2次即可。观察组则选择埃索美拉唑镁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其中,埃索美拉唑镁剂量20mg,一天服用1次;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服用剂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填充中成药(成分:白芨、黄芪),一天3次。两组患者用药均出自于同一批次和同一厂家,且持续治疗6~10周。
  1.4.观察指标
  ⑴依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患者溃疡恢复,临床表现消退为显效;患者溃疡有明显好转,但有炎症为有效;患者无改善甚至加剧为无效。临床疗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⑵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发生率如恶心、便秘、嗳气等。
  1.5.统计学分析
  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 )表示,t检验。当P<0.05,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分析含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展开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对两组不良发生率展开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讨论
  众所周知,消化性溃疡并发缓慢而且复发率高,有着漫长的病程,对患者生活影响大。该疾病主要是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严重影响着胃、十二指肠粘膜[2]。因而治疗消化性溃疡以幽门螺杆菌为主。通过使用抗菌药物,来对幽门螺杆菌的活性和数量进行控制,从而防止溃疡出现复发现象,不断提高溃疡的愈合效果。埃索美拉唑镁属于新型质子泵制剂,可以有效组织胃部酸性物质分泌,控制胃腺壁细胞与抑酸[3]。将血清胃泌素的分泌提升上来,将轻中度抑制胃蛋白酶作用发挥出来。经本研究表明,埃索美拉唑镁联合抗生素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减少胃肠反应,发挥杀菌的作用[4]。
  综上所述,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效果更加明显,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从而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确保临床疗法的稳步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敏, 刘晓梅. 消化性溃疡内科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04):22-23.
  [2]李新红、刘国强、林小平. 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方法的效果分析[J]. 人人健康, 2020, No.523(14):625-625.
  [3]高继萍. 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0, v.35;No.221(03):186-187.
  [4]廖汝清, 钟衬华. 三联疗法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耐药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效果观察[J]. 内科 2020年15卷6期, 730-732页, 2021.
  (商南县城关镇卫生院  陕西商洛  726300)
其他文献
有一种资源,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不懂得珍惜。直到发现之后才后悔莫及……巧妙利用Office模板可以大大方便我们的操作。众多模板资源在何方?如何使用?怎样才能有效利用?一起来,加入Office模板总动员!    一、“广谱”模板技巧    1现成模板列队待命  Office本身准备了很多精美模板,进入“文件→新建”,窗口右侧会出现“新建文件”窗口任务格,单击“模板”下的“本机上的模板”,丰富的模板已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脾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将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脾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实验样本,借助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均为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总结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水平,并通过具体数据对各项指标以及临床疗效予以对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03月-2021年03月收治的18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降低患
期刊
你经常把自己的Email放在网页上吗?那就要小心了,你的信箱很容易成为垃圾邮件的攻击对象!越来越多的站长、博客主开始担心自己的信箱在搜索引擎中被暴露后,被垃圾邮件发送软件利用。因此,一些人在页面上把自己的信箱地址中@改为#,然后需要用户手工替换,这是不是个好办法呢?到底有没有更完美的解决方法?!    很显然,这个流行的做法并不是个好主意。首先它并不美观,很多站长已经完全不声明#是@的代替者,这让
期刊
摘要:在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护理质量占据中坚地位,而护理质量评价需要与之相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护理质量的先决条件,应用护理质量指标评估护理质量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肾内科;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负面情绪;护理质量;满意度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本院肾内科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时间为2018年
期刊
工作实在繁忙,经过5月到9月的煎熬,一年当中最枯燥的时光终于要过去了。而这期间,很多行业又正是最忙碌的。国庆节的到来让你有机会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一番游玩少不了照片留念,把这些制作成光盘作为纪念品是个不错的主意。不过,一张刻录光盘、一个盘盒,看起来真够简陋的,怎样才能让它更漂亮、更具收藏价值呢?    一、精彩光雕    如果你想让光盘上也存留图像,则必须使用光雕技术的刻录机和刻录光盘。光雕刻
期刊
秘技1:查找对话框中的快捷键    执行“编辑→查找”命令,或者按Ctrl+F键调出查找对话框(见图1),会发现对话框中的许多项目之后都有一个带下划线的字母,这就是此项的快捷键了,不过一定要先按Alt键才能让它们起作用,比如按Alt+F,是查找下一处,按Alt+M是打开高级选项,按Alt+D/P/G,是在查找、替换、定位这三个选项卡中切换等(本技巧同样适合其他的对话框)。  另外,在进行查找/替换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诊刮标本诊断为恶性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已确诊的子宫内膜癌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同时对所有已诊断的子宫内膜癌按WHO的类型来重新分类,结合免疫组化结果总结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结果:典型的I型子宫内膜样癌26例,II型癌7例,HE镜下表现I型呈典型的背靠背,腺体融合,筛网状,低级别呈轻度核异型,高级别癌细胞呈重度中到重度异型。变异的子宫内膜样癌主是绒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电刺激治疗膝关节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膝关节挛缩患者,按照治疗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5例)与观察组(采用电刺激治疗,15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OM、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 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高临床医师对老年慢性病住院患者发生DVT的认识。方法 收集229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9例患者中其年龄56~99(83.2±15.8)岁;男性占42.8%,女性占57.2%,DVT男女发病率相近,男女发病率比例为0.75:1,男性与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