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期间早期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 :医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期间早期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3月—2021年1月诊治的机械通气期间AECOPD患者6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和观察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呼吸力学压力、阻力情况及护理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呼吸力学压力(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平均气道压、平台压及气道峰压)、呼吸力学阻力(呼气阻力、吸气阻力、动态顺应性及静态顺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基本对症治疗联合氯雷他定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接受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善和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皮肤:5.30±1.26 d,消化道:4.02±0.75 d,关节:3.83±0.36 d)显著短于对照组(皮肤:7.06±1.14 d,消化道:5.83±0.62
目的:为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 153,CA153)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9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从同时期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女性19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3周、6周、9周时检测血清中
目的:观察对客家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阿帕替尼药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6例客家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阿帕替尼组(13例):采用阿帕替尼药物完成疾病治疗;替吉奥组(13例):采用替吉奥药物完成疾病治疗;就组间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糖类抗原(CA199)水平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展开对比,并且就各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阿帕替尼组客家晚期胃癌患者疾病缓解率(46.15%)、疾病控制率(61.54%)均高于替吉奥组(7.69%)、(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双套持续负压吸引管和腹腔单腔引流管在肝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为临床工作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特需治疗科2020年1月—12月181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管情况,并根据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类型,分为腹腔双套持续负压吸引管组(A组63例)和腹腔单腔引流管组(B组118例)。收集两组人员的年龄、性别、肝门阻断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当天补液量、拔除胃管情况、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经鼻空肠营养管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36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实施鼻胃管置入手术,试验组实施经鼻空肠营养管置入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血糖指标。结果:护理后,患者的血糖指标都恢复到正常数值。试验组的餐前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的下降幅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时间上,试验组的通气时间为(124.13±0.58)h,低于对照组的(157.25±0
目的:分析四种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20年12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四组,分别为甲组、乙组、丙组、丁组,其中甲组采取左氧氟沙星治疗,乙组实施头孢曲松钠治疗,丙组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丁组利用头孢唑肟治疗,对比四组治疗效果。结果:四组的治疗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组的治疗成本较乙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我院就诊的150例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实施前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活动在院感质量持续改进后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率、手术器械包缺陷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发现,器械包缺陷总发生率有差异性,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院感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98例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依据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治疗,观察组实施口腔正畸治疗,对比两组牙齿异常率、临床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牙齿异常率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正畸对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治疗,可保证临床效果提高,并降低牙齿异常率,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TP方案(顺铂+紫杉醇)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0月于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112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TP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贝伐珠单抗靶向治疗联合T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7%vs 67.8%),且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目的:对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间歇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无导线起搏器患者护理进行总结.方法:选择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间歇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无导线起搏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