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的理论重构及立法建议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roc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过程中,各地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结构的政策和实践基本相同,形成了"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的治理结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三级所有"的表达及具体治理机构的设置上.理论界基于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不同认识,对其治理结构形成了"公司构造论"和"国企模仿论".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一定的偏颇,或者模糊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特别性,或者忽视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发展的阶段性.应当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特别性为基础,承认其发展的阶段性,并允许其自主决定与其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治理结构,此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自治阶段论".在观照现实、参考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我国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时可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治理结构进行妥当的安排.
其他文献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的四部尚书是内朝官中内行尚书的一种,作为一种荣誉封号,主要授予有军功之人.四部尚书中的"四部"是一个带有鲜卑色彩的语汇,不可附会为汉语并将其理解为北魏某种地方行政体制."四部"确为何意已不重要,仅以"尚书"代表任职者与皇帝的密切关系,并直接受君主差遣.拓跋焘时期设立了大量如四部尚书这样"名"与"义"不符的内行尚书,这是拓跋焘勤于战事,奖励、储备和直接调用军事人才的需要.将诸多以事功见长的人才提拔、充实到内朝官中,逐渐打破北魏以诸部大人子弟构成、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传统
姚鼐是乾嘉时期著名学者、桐城派三祖之一.《述庵文钞序》是姚鼐阐释"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收"说的重要文献,但长期以来由于直接文献的阙如,对该《序》的撰写时间,学界尚存较大的分歧.通过对新见姚鼐致王昶书札的考释,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重新梳证,可以确定《述庵文钞序》应是作于嘉庆三年五月至八月八日之间.同时,透过王昶、姚鼐对《序》中阐发的"三者兼收"说的不同态度,可以反映出乾嘉之际考据与辞章的异趣和分途.
诗、乐关系是诗经学史上的一个根本问题,从汉儒的弃乐言诗,到宋代郑樵的以乐论诗,再到南宋以来的以诗统乐,这种转变离不开唐代孔颖达的先导之功.作为经学史上集中论述诗乐关系的第一人,孔颖达通过"诗乐相将""诗为乐心"诸说化解了先秦季札观乐与汉儒以义说诗之间的矛盾,促进了汉代义理诗经学的流行,启发了宋代以来的诗乐话题,奠定了后世学者以诗统乐的诗学理路.后世学者既要顾及《诗经》的乐歌性质,又要防范一种彻底的"主声"之学危害"思无邪"的正旨,往往就要通过反思郑樵的声歌诗经学从而回到孔颖达的诗乐学说.
立足于智能芯片、人机交互、虚拟现实和5G数据网络等现实技术语境,在科技变革和民族复兴的国家叙事语境下,网络科幻小说通过对人工智能生命的寓言性想象,彰显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重要转向.通过"后人类状况"的技术推演与叙事建构,网络科幻小说展示了其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工具属性、人工智能社会的组织结构以及人工智能题材"后人类"想象构建"或然历史"的叙事动力学三个维度的批判性思考.从理论层面剖析网络科幻小说的"后人类"叙事,可以在人工智能生命想象话语体系与"后人类"生命"未来史"的方法框架之间架
算法言论于司法而言何以真实,这是智媒时代名誉权侵权判定的关键问题.两起"今日头条"名誉侵权案凸显了算法言论传播真实性司法证明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方面,针对算法技术本身进行批评的言论是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证明的;另一方面,呈现的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的关联性较弱,不足以证明算法言论是真实的.由此,智媒时代算法言论传播真实性的司法证明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合理分配证明责任,有条件地减轻算法言论真实性的举证责任;二是基于算法技术问题和算法技术风险之间是充分非必要关系,可以围绕算法技术问题本身,构建智媒时代言论传
在宋代文治政策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前代诗歌中"英雄""丈夫"这类偏重豪壮雄杰的粗线条人格类型,转变为宋诗中博雅深邃、坚守道德的圣贤君子形象,领袖群英的豪杰人物逐渐褪去其本来面目,其人格内涵被置换为沉潜弘毅和清直自守.在宋诗构建的语境中,"丈夫"往往呈现出和"贤者"相近的意义,展示出"丈夫"形象全新的意蕴内涵.宋诗中的理想"丈夫"往往能够领悟圣贤心传,向着体味心灵境界的内在精神世界开拓;站在儒家思想立场上,破除欲望诱惑、支撑自我道德人格体认;在道德人格支撑下,对自我人生价值充满自信,
《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面向高等院校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广大师生、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决策者以及涉农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全面展示国内外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的相关学术成果,为农业经济理论研究、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及决策参考.
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国内粮食进口量大幅攀升的背景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党中央高度关注.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内涵,包括相对需求的国内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和相对供需缺口的国外粮食平稳进口能力两方面.我国粮食安全面临供需缺口增大及进口增加、西方势力可能会使用粮食武器、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威胁粮食供给、效益下滑打击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粮食生产面积减少等挑战.为了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方面需要通过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来提升国内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海外投资的支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面临缺乏统筹科学规划、建设用地指标少、缺乏建设监管标准、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等问题.因此,在"十四五"时期需要确定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新的思路,适时对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作出调整完善,根据不同区位资源和文化背景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建立我国乡村旅游的管理服务体系和新型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增值收益.同时,需要合理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改革乡村旅游用地制度,制定乡村旅游建设标准,强化人才培训,加强资源保护
我国《民法典》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特别法人的民事主体地位,正在拟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应以《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基本制度为基本遵循.在我国《民法典》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类型名称、属性名称,此名称不宜直接作为该类特别法人的组织名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名称中包含"合作社""股份"字样,并不会导致其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公司相混淆."集体"具有主体性,"农民集体"是一类重要的团体性法律人格,应认可其拟制法人地位.由农民集体所有制的"小公有制"属性决定,农民集体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