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与初中地理教学的整合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現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正逐步走向课堂,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更展示出其特有的魅力,给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改变了传统的地理教学中主要依靠课本、地理挂图等进行讲解的呆板现象,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
  关键词:初中地理; 多媒体; 合理; 运用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现在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配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这为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可能;地理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课程在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地理专业都有设置,初级中学分期分批对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继续教育和远程培训,为中学地理教师具备过硬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奠定了基础。
  一、讲演结合,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一是,过分依赖多媒体,课堂的主要内容就是播放多媒体课件,然后由学生自己去抄笔记;二是,在课堂中一直讲解,忽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只是满堂灌,学生会很吃不消,这两种方法都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经过实践和探究,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讲演结合,实现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
  讲演结合,主要是指我们对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要结合知识的讲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使得我们整个教学过程衔接自然,也能够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半一半来思考和探究问题。例如,我们在讲解大气运动关于冷暖气团的形成,以及风的产生和运动等知识的时候,由于这些气团之类的东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摸不到,看不着,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增加一些难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大气运动的动图,在播放过程中,为学生讲解每个环节的运动过程,学生能比较直观的理解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自然而顺畅。
  二、图文配合,加强学生理解
  在关于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观看,加深学生理解。对于我们的初中生来说,虽然抽象逻辑思维得到发展,但是他们更擅长于直观思维,通过直观的感知来感受事物,因此,这就启发我们在教学中要多花费心思,在教学课件的内容上讲究图文配合,帮助学生理解,图片和文字配合越贴切,学生越能更好的理解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离不开关于地图的使用和查找,在为学生展示地图时,要注意文字的配合,例如,为学生呈现各世界地图时,要注意标注好各个大洋,大洲,方便学生观看和理解,并且可以在观看多次之后,去掉文字,让学生试着回想并填空,在这样的训练中加强学生的记忆。另外,关于图文配合的另一个点体现在,从细节出发,我们要关心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便于照顾各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当学生在听讲方面出现不了解的时候,能够通过图文及时反应和做好相应的笔记,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人文关怀,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直观感受。
  三、加强探究,提升学生能力
  运用多媒体网络将多姿多彩的地理课外知识引进入课堂,使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空间和时间,学生在主动探索未知空间,独立地发现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逐渐形成了正确的阅读、分析、运用的能力,也经常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避免多媒体使用的弊端
  1.课件容量大,“机灌”现象严重有些地理教师,课前没有精心备课,不了解教学目标,没有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更不考虑学情,针对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不做详略的处理就全搬到课件中,这是一种“教材搬家”似的多媒体教学。还有些地理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不作了解,也不相信学生有对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建构的能力,在制作课件时,不分重难点地将所有知识都在课件中呈现出来,更有甚者把一些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学生难以听懂的课外拓展内容也罗列到课件中。诸如此类的种种做法都会导致课件容量大。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为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将课件内容一一呈现,学生思考、理解的时间很短,留给学生讨论、做笔记的时间很少,参与互动的机会更少。而教师只是机械地操作电脑,频繁地变换幻灯片,作为辅助手段的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成了多媒体的操作者,出现严重的“机灌”现象。调查数据显示:29.5%的学生反映信息量大,34.8%的学生提到教师操作太快,认为地理教师课上有4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操作电脑的学生有28%。这些数据有力的说明了这一问题。
  2.对教学主体不清教学设计的任务由教师来完成,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教学的主导者;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是学生;多媒体只是一种手段。目前67%的地理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教学时考虑的关键因素是教学内容的需要,很少人考虑教学方法的需要,更无从考虑如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地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3.唯媒体独尊,忽视传统教学优势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知识的呈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很好地强调重点,突破知识难点,最终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虽然它的优点很多,但并不说明针对所有的教学内容,它是唯一最适合的教学手段。俗话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以前教学所使用的传统教学手段如挂图、板图、模型、实物等手段的作用,多媒体是难以代替的。对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有调查数据显示:38%的学生反映地理教师有时用,而近50%的学生反映不用。说明目前有不少地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针对不同的知识不考虑哪种教学手段最适合,而只是一味地追赶潮流,所有知识都采用多媒體形式展示。忽视了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大大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把握好“度”,避免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云南箭竹(Fargesiayunnanensis Hsueh et Yi)隶属禾本科竹亚科箭竹属,是箭竹属中秆型较大的一种,也是分布海拔较低的一种,主要分布于云南昆明、丽江、永仁、宾川、昌宁等地,生于海
学位
实用堰是闸、坝工程中主要的建筑物,其水力特性历来受到水力学界的高度关注.实用堰按剖面形状可分为标准堰和非标准堰:所谓标准堰,其剖面形状是以薄壁堰溢流水舌底缘为基础构
  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技术制作高效的遮阳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在原有含双层功能层(银)的低辐射镀膜玻璃的膜层结构中,创新引入新材料:铜,增加了复合电介质层和复合吸收层,改变了原有
  本文通过介绍自清洁玻璃产生的背景,阐述自洁玻璃的自清洁原理。从TiO2薄膜的微观结构入手分析了TiO2晶型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到相对应晶型的热处理工艺。
本论文是“郑州市邙山区水土保持环境用水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项目的一部分研究成果,着重研究了郑州市邙山生态园区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分析与计算问题。首先根据联合国粮农组
为保证企业房地产投资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解决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克服传统的银行贷款的局限性,本文针对项目融资的方案与途径,结合新开元专家公寓项目的实例,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
自然界中的岩体是经过了漫长的各种各样的成岩运动及地质构造运动作用后的产物,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年代构造作用过程中,使得岩体不断地受到加载与卸荷的反复作用,从而形成了大
学位
迷宫堰是一种新型溢流堰形式,因为其特殊的平面布置,具有很大的泄流优势,它的泄流能力可以是普通直线堰的几倍乃至几十倍。本文丰富和发展前人对迷宫堰的研究成果,完善补充了有关
本研究论文主要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69003、51169012)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9002),基于野外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数据,研究了不同沙丘地与草甸地试验点多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