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赣南客家做客去

来源 :江西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_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沿赣江而上,在江西版图的最南部,青山绿水之间,如愿以偿地聆听到动人的客家山歌、欣赏到多彩的客家风情、吃遍了精致的客家美食。特别庆幸的是,住进了别有韵味的客家围屋,如母亲怀抱般的温暖。
  围屋里的客家老人
  我们开车前往龙南的途中正值梅雨时节,车在泥泞坑洼的小路上一路颠簸。尽管如此,激动的心情却丝毫未减。车停下来,整个村子看起来安静极了,偶尔路过一两户人家时,可以看到有老人坐在檐下朝我们微笑。
  赣南的客家围屋,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三县全境,信丰、安远两县的南部以及寻乌的个别地方,总数约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在龙南,我们看到了各种形态的围屋。这些围屋都有一座碉堡形的炮角楼,矮的有两米多高,高的有十来米,墙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许多射击口和瞭望口,假如有来犯之敌,攻击范围可辐射围屋外的每个角落……
  且把时光回溯至两晋。晋王朝统治日渐衰落,王公贵族为争夺皇权而兵戎相见,一时间烽烟四起,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趁势踏入中原。为躲避战乱,许多中原百姓开始南迁。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客家祖先一共经历了五次大迁徙。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推动了中原人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此后又有安史之乱、宋元更迭、满族入主中原和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等数次大规模迁徙。一批又一批中原人南下至今天的赣南,因为他们客居于此而被称为“客家人”。后来赣南的客家人又逐渐向闽、粤、台,乃至海外扩散,但赣南是孕育这个民系的摇篮地。
  客家先民进入赣南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太平。明代初年,由于边境倭寇作乱,客家人生存受到威胁。加之明末清初匪盗横行,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维持生存,抵制外族与匪患袭扰,在大家族构筑的“邬堡”基础上,建造了容防御、居住为一体的围屋。后来围屋几乎成了客家的象征。客家人可以不住在围屋,但住在围屋的一定是客家人。
  在屋石围里,遇到一位在此生活了80多年的老人。他回忆起幼年时代匪盗成患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我是被土匪吓大的。”正是在动荡的乱世中,围屋应劫而生。客家人不得不耗费巨资兴建这种军事堡垒般坚固的住所,无奈地蛰居其中,以躲避乱世风暴的冲击。
  如今,围屋里还住着为数不多的客家人,他们悠闲地养鸡、种地、唠嗑,保留着客家人的传统生活习惯。漫步在围屋里的鹅卵石小巷,手抚那斑驳、布满青苔的墙壁,被烟火熏得乌黑的窗棂木柱昭示着岁月的久远。村后传来了悠扬的二胡声,玩耍嬉闹的孩童和蹒跚而行的老人从身边走过,此情此景,犹如隔世。
  栗園围的英雄梦
  那天晌午,我们在龙南的栗园围闲看。据说,神奇的栗园围是中华客家第一大围屋,建筑规模宏大,风格迥异,没施布局科学。
  眼前的这座围屋虽经岁月淘洗,不但未被摧毁,反倒增加了时光的厚重感,让人心生敬意、全围至今保存着东、西、南、北四道围门,以两门最为雄伟壮观。谁家举办红白喜事,一般都从两门进出。
  围屋内房屋的排列走向均按照天干地支、阴阳八卦的布局建造而成,故有“八卦围”之美称。它的四周围墙是用片石砌筑而成,墙厚近70厘米,墙高6米。围墙周边筑有12座炮楼,每座炮楼朝外三面墙和周围的围墙上均凿有一排排的枪口炮眼,总汁462个。此外,在从南门至西门到北门这段围墙外面,留有两三米宽的护墙地带,并在护墙地外边开挖了一条两米宽的深水壕沟,人称“人工护围河” 在栗园围的“一祠三厅”东侧,有长1500米的八卦巷。这些八卦巷以纪缙祖祠为中心,反映八卦的原理,有生门也有死门;在古代能够防止土匪或者盗贼,熟悉的人可以四通八达,外人闯入围内则容易进入死巷,围内主人可以轻而易举将其擒获、消灭,真可谓“固若金汤”。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自己在一片呐喊声中指挥着一场家族防卫战。每一个射击口都站着客家的青壮年,妇孺们负责传递子弹和物资,探子不时不时回来传递情报。坚固的围屋牢不可摧,胜利就在眼前……当然,事实上曾经每一个围屋都有一个指挥者——围屋的主人,他们通常是富甲一方的豪绅或者官宦之家的掌权者。在龙南,几乎每一个有作为的围主都有过一段传奇的故事,这些故事听起来让人们觉得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记住客家人的每张脸、每种味道
  赣南客家绝对是一个不缺乏美景和古迹的地方。置身于山水间的围屋,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每一座都不一样。赣南客家人像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事实上,现在赣南几乎每一个县都通了高速公路,但和其他“被神奇”或“被伟大”的文化要地不同,外人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客家人热情淳朴的秉性。有时候这种热情在我看来甚至有些过分和不知如何应对。
  你刚从一家做客出来转身就被请进另外一家,不管是不是吃饭时间,也不管你是不是梁山好汉,招待你的肯定是酒。后来,我几乎是狼狈地从一户人家逃出来的。因为喝了他自酿的药酒之后,我全身酥麻,还没等缓过气来第二杯又满上了。
  客家菜真的很好吃,幸福感远远超出了预期——它们是内敛的酿豆腐、柔情似水的风眼珍珠、霸气的黄元米果、心细如丝的捶鱼……除此之外,我在赣南还有几次与美食有过小小的邂逅。一次是在渥江边的夜宵摊和芋圆子巧遇,一次是在某步行街上差点与蒸烫皮擦肩而过……
  当然,更多的幸福感还是客家人的笑容让我感到十分温暖。他们的每一张面孔,部在我的客家记忆里铭刻着。
  从龙南县的客家围屋建筑,我们感受到客家人的历史变迁和客家祖先的聪明才智。面对现代潮流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激烈碰撞,我们一方面忧思着客家文化的未来,另一方面也对当代文化的发展与包容充满信心。我们要在社会层面广泛培养呵护传统文化的集体意识,用心地实施古建筑保护措施,因为,客家围屋承载着客家人的集体记忆,更是国人血脉相传的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最是一年春好处,井冈山上赏杜鹃。”连日来,井冈山市长坪乡江西坳万亩高山野生云锦杜鹃怒放,花团锦簇,漫山遍野,吸引上万名游客前往观赏。江西坳位于井冈山与湖南炎陵桃源洞(又名神农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交界处,海拔184.2.8米,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山上的高山野生云錦杜鹃开放,一株株千姿百态的杜鹃花绵延几个山头,形成迷人的花海,美不胜收,场面十分壮观。4月l3日,由井冈山管理局、井冈山市人民政府主
期刊
作为赣派建筑古村落的典型代表,江西省金溪县拥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古村落101个、明清古建筑1.1万余栋,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然而随着乡村的青壮年涌入城镇,大量老屋年久失修无人看管,金溪县这些珍贵的传统古村落曾一度面临走向没落的边缘。  近年来,该县通过积极探索多种模式,悉心保护古村,实施活态开发,古韵竹桥村、书香浒湾镇、红色后龚村……如今在金溪,越来越多曾经凋敝破败却承载厚重历史的传
期刊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宁都县供电分公司在省市公司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各级工作会议精神,面对省公司“两项机制、七项制度”管理变革新形势和县委县政府“六大攻坚”战略,公司广大干部员工以众志成城、攻坚克难、负重拼搏的精神,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致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和高效的务实精神,不断强化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勇于担当、真抓实干,通过作风整治改变思想观念,不断凝聚正能量,实现攻
期刊
千军万马不出三尺木框  三教九流尽在一纸之中  三张纸糊成世界  一盏灯照亮乾坤  这两副皮影对联作品生动地描述了皮影戏演出的场景及其演绎的世界。皮影戏,又叫影子戏或灯影戏,被称为“百戏之祖”,有着2000多年的传承历史。这是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带有浓厚
期刊
一场疫情,一次大考。  寒冬里,口罩遮挡了面容,城市失去了年味,每个人都是疫情的亲历者,太多的悲欢离合撩动着我们的心弦。  新冠肺炎疫情凶猛而至,英雄城奏响了抗击疫情的英雄歌。  一个时代,一种精神。  暖春归,病魔散去,机器轰鸣,书声朗朗,车流不息,繁花芬芳,美食飘香,生活重新披上幸福的色彩。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回望14亿中国人的战“疫”之路,尽显英雄本色。有党员坚守一线以身作则,有
期刊
赣州,是江西母亲河赣江的发源地,被称为“千里赣江第一城”,距今2200多年的历史。赣州市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两宋时期江西繁荣发达的商贸重地,至今存留着古城墙、八境台、郁孤台、文庙以及石雕宝库通天岩等宋代文化景点,有被誉为“宋城博物馆”。  城墙古韵  初冬的赣州城呈现怀旧、静穆的气息,在跨入古城门的时候,苍郁的历史厚重感便将今日的暖阳完全遮挡于现实之外了。赣州城墙,汉代所建,兼具防洪和防御双重
期刊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光辉。  一件古董文物可以钩沉出一串历史故事。  在上饶市城区唯一的一家私人博物馆—一上饶林和顺博物馆里,珍藏了一把乾隆年间制作的矾红双龙刻画压指茶壶。上面印有“顺林叔惠存,侄,步青敬赠廿七年夏月”黑色题款。  这把茶壶,在该馆数以千计的藏品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它所蕴藏的故事,不仅可让该馆德位相配,名垂千古,还能让上饶人在抗日的炮火声中,大义、大勇、大德帮助浙江大学西迁的侠肝义胆
期刊
江西古老的戏剧艺术,从乡村演到城市,从土戏台演到大剧院、国际大舞台,精彩地传播着江西的人文特色和精、气、神。这其中,包含多少代戏剧艺术家对传统文化深入骨髓的坚持,抑或对人生、人格不懈磨砺,从籍籍无名到不负我才的奋争历程。忆往昔,江西“七朵梅”得之不易,我们感慨万千、激情点赞!  开枝散叶 首朵梅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世上真有痴情者,若无,何来戏文故事里的情爱之美?再问:江西有没
期刊
小布垦殖场成立于1957年12月17日,位于宁都县西北部,北纬26°47,东经115°49’,东邻小布镇,南连黄陂镇,西界大沽乡,北接东韶乡,毗邻吉安市永丰县,距宁都县城62公里,全场地形大部属低山高丘地带,整个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钩刀咀海拔1191.7米,辖地25.44平方公里。  小布垦殖场成立之初全称为国营宁都县钩刀嘴垦殖场,1960年更名为小浦垦殖场,1984年8月设立小布乡后实行场乡合一
期刊
马祖岩位于江西赣州贡水东岸,因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曾驻锡于此而得名。宋代,马祖岩就已成为赣州著名的游览胜地了,特别是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来马祖岩登高的游客可谓络绎不绝。苏轼、文天祥都云游过此处并赋有诗赞。明万历年间,僧人悟学和他的徒弟本慧在佛日峰建马祖岩寺,香火始盛,延续数百年。现马祖岩已被开辟为森林公园,园内林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气候宜人,是一个游览的好去处。  马祖岩,因唐代道一禅师驻锡而名载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