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预售制度若干理论问题研究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eeze_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房屋销售制度——房屋预售。它是指开发商在房屋尚未建成时,就把楼宇分成各个单位(以图纸标明)来预售给客户,此时先预收首期付款,建筑期中再收一部分,待楼宇峻工并可以交付过户时再由购房人交足剩余部分的款项。相对于一般的现房买卖,也称之为期房买卖。对此制度《中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作了一般性规定,并授权国务院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补充规定,除此之外,对此制度的法律调整主要就是依靠各地的地方法规了。作为一种新兴制度,因立法规定的不足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在房屋预售中有一些基本问题认识不清。笔者试图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结合基本法理,参考境外先进经验,对以下基本问题略作理论探讨。
  关键词:房屋 房屋预售 制度
  
  一、预售合同的法律性质
  
  (一)预售合同是否属于买卖合同
  房屋预售合同签订之日,房屋尚未开工或正在施工,但双方意图都在于竣工后的房屋产权转让。因此预售合同的标的物呈有一个“成长”过程,但双方行为的本质仍是买卖行为,预购人支付价款是为了取得房屋所有权,开发商接受价款也自然负有交付房屋的义务。预售合同有关付款、标的物交付、权利担保、瑕疵担保和违约责任等条款内容多与一般买卖合同相同。我国《合同法》中将房屋预售称为待建房屋的买卖,将其列在买卖合同一章中规定。因此,在实践中遇到预售合同纠纷缺乏专门法律规定时,应按买卖合同一般规定来处理。
  预售合同的买卖性质还是较明显的,但在70年代的台湾地区,房屋预售制度发展历史中,曾出现大量预售合同的变形——委建合同,对它是否属于买卖合同曾颇有争议。
  所谓委建合同是指当事人约定,一方委托另一方建筑房屋,并负担费用的合同。关于委建合同的性质有“买卖契约说、制作物供给契约说,承揽契约说,承揽与买卖混合契约说、承揽、委托与买卖之混合契约说。”刘得宽在《委建契约与房屋所有权之归属》一文中认为:“委建契约实质上是一种代购地基及材料委任与承揽建屋之混合契约,如土地所有权已属于承建人(开发商)所有,则委建契约为地基买卖与建屋承揽之混合契约。”
  对于这种委建合同性质之争,主要可集中到买卖与承揽两种,不同性质的认定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赋税有一定影响。如视为承揽合同,则房屋峻工之后所有权直接归委建人(实为预购人)所有,这样对保护委建人(多为经济上较弱的消费者)是有利的,对开发商则较为不利。但因这种情况下不认为双方之间有买卖行为,所以委建人和开发商可以不纳契税,另外开发商也可降低建筑营业额与所得额,从而减轻捐税负担。于是,为了减轻税赋,双方假借委建之名,谓购屋客户委托建筑商代为建造房屋之做法大为盛兴。后来因建筑纠纷增多,台湾行政机关规定,预售房屋无论是何种类型,均应先有建筑执照,凡起造人名义变更仍应按买卖核课契税,委建契约则减少甚多。同时因为在委建契约下建筑物所有权第一次登记时,应以有起造人身份的消费者名义为之,于建筑商较为不利,因此更促使委建契约锐减。
  對于这种委建合同,因我大陆地区房地产业初兴,而且不允许建筑许可证的变更,所以尚未出现此种变通做法。但也应以此为鉴,对于今后类似问题应依照预售合同处理,以求严格贯彻房屋预售制度,维护房地产开发与融资秩序。
  (二)预售契约是预约还是本约
  合同有本约与预约之分,两者有不同的性质及效力。预约是约定将来订立一定合同(本约)的契约,本约则是因履行该预约而订立的契约。预约的权利人仅可以请求对方履行订立本约的义务,不得直接依预定之本约内容请求履行。
  目前所订立的房屋预售合同,因买卖的房屋在合同成立之时,并不存在或尚未完工,所以带有预售字样。但双方关于房屋面积,价金付款方式,交屋期限,违约责任等问题均明确约定,无须将来另行订立买卖合同,即可直接依约履行并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达到双方交易目的。就上述理论分析看,预售合同虽名为预售,但不是买卖预约,而是本约,是买卖合同,仅房屋交付期在未来而已。
  预售合同属于本约是明确的,应严格依约履行。但签约之时房屋只体现在图纸上,预测面积与竣工后实测面积常有误差。所以预售双方在合同中都约定交房时就面积问题重新结算,在办理登记过户时应附带交屋证明。也有的地方房地产管理机关要求预售双方换签正式房屋买卖合同,对面积问题彻底落实,然后才给办理过户登记。这种“换约”做法与前面的预售合同附加误差凭证做法哪种更有效率、稳妥一些,姑且不论。退一步讲,即使这种“换约”做法更合理一些,这也对预售合同的本约性质并无大碍。
  (三)房屋预售是不是分期付款买卖
  所谓分期付款买卖,顾名思义就是指约定买受人的应付价金以分期方式支付的买卖形态。其特点在于标的物交付给买方后,价金尚有二期以上仍待支付。分期付款买卖制度是方便买受人利益而设立,买卖的标的物于合同生效之时仍属出卖人所有,但标的物必须交付给买受人使用收益。买受人虽然经济能力较差,无力一次支付标的物的全部价金,但可通过分期付款提前享受生活上所需新商品,而不致负担过重;同时对买方而言,则可扩大销售,促进生产分期付款买卖与预售房屋交易,同属分期缴付价款,而且付款完毕之前,标的物所有权亦同属于出卖人。但分期付款买卖的标的物必须在合同生效时交付给买受人,这是二者区别之一。且分期付款的价金必须在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后,尚有二期以上的价金尚未支付;预售房屋则无此限制,事实上一般预售房屋的买卖在交屋前,开发商均要求预购人以贷款缴付价金完毕或以现金付清剩余房款,更不是在标的物交付后尚有二期以上的价金需支付,此为二者不同之二。故预售房屋绝不是分期付款买卖,在经济功能上,房屋预售是买方向卖方融资,分期付款买卖是卖方向买方融资。
  另外从预购人转卖期房的权利观察,预售房屋尤其与分期付款的性质不同,如将房屋预售的买卖类型解释为分期付款买卖,对于预购人不免有严重损害。虽交易的标的物尚不存在,但预购人在对标的物无所有权的情形下,享有完全的债权,可以进行转让。相反的,分期付款的买卖虽交易的标的物已经存在,且买受人已可享受标的物的管理、使用和收益等权利,却因无所有权而不得予以转卖。
  
  二、预售合同登记的性质及效力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各地方法规都规定房屋预售合同必须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登记,否则不受法律保护。房屋预售合同要以办理登记为生效要件。通过这种登记制度使房屋预售情况载明在固定的簿册上,公之于众。在签订合同之前预购人可以查阅登记簿了解到预购房屋的权属状况,避免其因不知情而做出错误决择和受蒙骗,这样,对于确保房屋交易安全的作用是十分显明的。另外在合同登记的过程中市场管理机关还要对合同的真实、合法性进行审查,保护双方当事人的权益(但对于何种合同不予登记,也就是办理登记的条件,目前尚无明文规定)。上述两点是预售合同登记的直接效果。
  
  三、对预购人权利保护的问题
  
  在房屋预售中,交易标的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使预购人所面临的风险要比一般现房买卖大得多。例如,有时开发商预收了购房者房款后,由于各种原因,致使所建项目不能继续进行,甚至停工,给购房人造成巨大损失。有时因为种种原因,个别开发商未能按期竣工或如期交付房屋使购房人无法按时进住或出租。有时购房人在交付了首期房价款后,个别开发商会以种种借口提出后期的房价款要涨价,甚至要求首期已经付过的房价款要重新加价等,使购房人无所适从。
  在预售合同中购房人只是买了一张图纸,一个许诺。因为没有实际房产存在,购房者只能凭开发商的介绍和文字材料来想象房产的质量。等房屋竣工后,经常会出现实际房屋质量与介绍和文字材料相去甚远的情况。这时购房者早已付清最后一笔房价款,已经变得非常被动和无能为力了。
  就上述分析可见,在房屋预售中预购人的实力远弱于开发商,其烦忧也重于一般现房购买人。另外,因现代都市空间紧张,一栋建筑物常分成众多单元给预购者,消费者也是积多年之蓄购屋安居,一旦开发商情况不妙,涉及对象众多,会引起广泛的社会问题。基于对弱小消费者特别保护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目的考虑,各国房屋预售法律制度都十分注意加强保护预购人的利益,预防纠纷的发生。我国在吸收境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在预售制度发展之初便十分注意这一问题,采取了一些较为完善的措施。根据现行实践情况和理论设想,笔者认为还应注意在行政管理方面,国家行政机关通过加强对建筑行业、银行业的管理和约束开发商的行为来保护预购人的利益,保证开发商资力雄厚、信誉良好。以确保房地产开发秩序的稳定,避免一些滥竽充数;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房屋预售条件的规定,执行统一的预售合同登记措施,对不合乎法律,显失公平的合同不予办理登记,对开发商一房二卖的合同不予办理登记等。在合同法保护措施上,房屋预售属于一种买卖关系,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唯一联系途径。所以预购人利益的保护,除谋求行政机关从整个社会公益角度进行监管工作之外,对个人利益最好的保护措施还是依据合同。要寻求签约机会平等寻找合适的交易对象;合同条款的争取。现在预售房屋除签订标准合同外,还需另签补充协议。
  
  参考文献:
  【1】参见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4卷,第478页,法律出版社。
  【2】杨玉龄著:《房屋之买卖、委建或承揽》,正中法律出版社,第392页。
  【3】杨玉龄著:《房屋之买卖、委建或承揽》,正中法律出版社,第396页。
其他文献
摘 要: 音乐趣味教学法又称音乐快乐教学法,它是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的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对调动学生内部动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从借用器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因材施教化难为易、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思考和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四方面进行了阐述,望同仁指正。  关键词:初中音乐 趣味 教学    音乐趣味教学法又称音乐
期刊
摘 要:考场舞弊屡禁不止,且有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心理原因占重要地位。大学是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的摇篮,要重视对学生的非智力性因素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舞弊 心理原因 防范对策    一、心理原因分析    1、大學生比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自律能力,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遵纪守法的自控能力。但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到大主要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以“智”统“德”的现象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教,课下批改作业;学生上课听,课下做作业。多少年来一直如此。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偏离了教学的根本目标,影响了学生智力的正常发展,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而作业作为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因为它就是学生学习的指针方向舵。目前初中数学作业一般都是课后作业,题型单一,趣味性
期刊
语文教学要讲究方法,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好不好全在于使用当与不当。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模式化。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下面我谈三点:    一、读写结合要讲求实效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赛,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的《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一位老师或学生,同学们在听了描述后,要知道描述的是谁
期刊
摘 要:学校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以“服从”为价值取向,教育者往往选择某些具有忠诚品格的人物作为榜样,当学生表现出不服从时,学校会通过贴道德标签的标定过程使控制和支配蕴于常识性的实践和意识之中,这种带有压迫性质的道德评价使校园秩序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  关键词:服从 道德标签 不和谐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教育行为。通过道德评价,教育者可以把社会所期望的道德理想、标准和
期刊
比较是一种常见的又是较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与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方法一样,在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有助于认识诸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更好地把握事物矛盾运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比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把有可能性的同一类型的历史事物放在一起,作定量和定性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特殊性,以揭示事物的共同本质和各自的历史特征,从而准确认识历史事物
期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到今天,在其开展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图就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一、心理健康标准问题    虽然国内外对什么是心理健康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但在实践中这又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应首先考虑以下几点:首先,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
期刊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简称数学学法指导,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数学学法指导问题是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笔者想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做些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 数学学法指导的意义     1. 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
期刊
摘 要:农村成年人外出打工,留下了儿女,在学校他们成了“留守学生”,由于远离了父母,只能隔代监护,产生的问题相当复杂,如生活、学习、心理等。本文主要论述“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成因,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对生活、学习的影响,为了使他们健康成长,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策略。  关键词:农村中学 留守学生 心理问题 实施对策    一、“留守学生” 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为
期刊
摘要:医德就是医务人员在从医过程中表现出的道德规范要求,医德的高尚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生命安危。医术是医务人员在从医过程中表现出的静湛的医疗技术。学医不只是学医术,更要学医德。学校应对医学生在学习医疗技术的同时注重进行医德教育,把医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医德情操和精湛技术的是医务人员,使其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关键词:医学生 医德 医术    一、医德与医术的关系    医德与医术密不可分。医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