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学生英语乐学之源

来源 :创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nxy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一个成功的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因此,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参与融入生活的英语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实践英语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把生活实践渗透到课堂教学,就是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并且在实践中能不断创新发展,以达到把从教师那里学到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巧用角色扮演,了解文化差异,开阔学生视野
  生活化的英语课堂实践活动以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变为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用探究的眼光和方法进行学习。因此,角色扮演作为生活化的英语课堂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了解和体验西方文化背景的平台。小学生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正是让学生开阔眼界,了解世界的过程。作为英语老师,不只是一门语言的教导者,同样也是这种语言背景下的多样文化的传播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的渗透。在课外可以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翻阅英语报纸整理资料,以及观看英文动画片等形式,使学生对所学的语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形式来让学生体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语言的兴趣。
  [案例1]
  有次做一道英汉互译题,几乎所有学生都把Miss Li翻译为“李老师”,我不由觉得奇怪,无论是课上还是书后的单词表,都从没有注释Miss有“老师”这个意思呀!想必是因为课文中的Miss Li恰恰是位老师,加上我平时也是要求学生们喊我“Miss Lu”,由此他们就自然而然地以为”Miss”就是“老师”之意。实际上,在西方文化中相当注重平等,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亦然。由此,在我们称呼对方为“×××老师”时,西方则是直接在姓氏前加上“Mr.”, “Miss”, “Ms”或“Mrs.”来区分男女,以及已婚还是未婚。这种称呼方式并不受职业的限制,显然与我们国内文化有很大差异。
  当学生们弄清了这其中的奥秘之后,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选择扮演你的某位亲属或朋友,向你的同伴介绍。
  A: Hello, I’m ×××. I’m ×××’s uncle/ aunt/ friend/ …
  B: Nice to see you Mr. / Miss/ Mrs. ×××.
  A: Nice to see you too.
  学生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充满了幽默与欢乐。相信像把“Miss Li”理解为“李老师”,或者把“Mr. Green”理解为“格林老师”等类似的问题肯定不会再出现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用正确的称谓与人打招呼。这些文化与学生所熟知的国内文化形成认知冲突,因此他们会觉得很新奇,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语言文化就在不知不觉中如春雨润物般渗透到学生的心中。
  还有关于英美国家的重大节日、生活习俗、思维习惯等都是学生感兴趣却又不是很了解的文化。对这些内容的讲解教师可以巧用角色扮演,既可以活化课堂组织形式,又能使学生畅游在异域文化的世界里,课堂内其乐融融,学生收获多多。当一个人爱上了一个地方的文化,又怎么会不爱那儿的语言呢?
  二、巧设生活情境,深入感知体验,迸发学习动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生活化的英语实践活动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提供了一种开放式的环境,让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有收获,愉快地学习与成长。
  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颖的教学理论,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为创建有“活力”的课堂提供了条件。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意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但是,要使创设的生活情景真正起到迸发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设计情境导入
  新课改后,我们都摒弃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语言学习形式。大家也都设法创设情境,努力进行情境教学,但很多时候所谓的情境仍然只是流于口号,停留在教师的“想当然”当中。
  [案例2]
  一位教师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8 A camping trip时,在Free talk环节与学生对话如下:
  T: Guys, guess, what’s my hobby?
  Ss: You like …
  T: Yes, I like swimming and going camping. (呈现野营图片)
  T: Do you want to go with me?
  Ss: Yes. Let’s go!
  T: OK. But what do we need?
  学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
  在这段教学中,为了导入野营的情境,教师用自己的爱好引出去野营情境。看起来过渡得很自然,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仔细分析的话,野营这个话题并非是学生们所熟悉的话题,因为农村小学的学生很少有野营的经历。因此,在提问野营需要哪些物品的时候,学生们就说不上来,继而要想融入情境深入讨论简直成了设想。所以,教师不能单凭学生一句“Yes, let’s go.” 就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了解野营,并且愿意跟着教师在情境中继续。   后来,经过认真反思,觉得可以这样改进:在说出自己喜欢野营后,可以说:I like camping. Do you know camping? 这个问题可以摸清学生们对野营的真实了解度,接着再呈现搜集的野营活动照片和学生讨论“What are they doing?” 让学生感受到野营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兴趣。然后说: “Do you want to go camping with me?” “But what do we need?”学生在对野营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就能真正地投入情境中自然地想象自己野营需要的物品。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创设生活化的导入情境不能简单地流于形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合理设计,通过情景的再现,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真情实景中,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巧妙设计活动情境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尽量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以碰撞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案例3]
  在“A new house”的复习课上,我让学生当一回小小设计家,自行设计出心中的“dream house”,并用英语标出“家”中房间和物品的名称,然后用英语作简单的介绍。由于活动内容和形式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他们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的房子五花八门,有些还很有个性。学生们富有个性化的作品展示,再加上完整、流畅、正确的解说,把课堂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本次活动,不但复习了房间类和家具类单词,句型There is/are...在交流中也得到了自如运用,个别能力较强的学生甚至把课外学到的词句也活用了进来,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既加强了英语与美学等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又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采用多种活动活化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快乐参与教学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用于实践。作为教师,要能“活化”教材内容,充分挖掘实践活动的素材,或者改编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一些课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情景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价值与魅力。
  译林版新教材的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每单元的Cartoon time就像连载的卡通故事,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丰富夸张的语音语调、有趣而又生活化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们的眼球,也调动了他们的表演欲。
  [案例4]
  在学习译林版3B Unit 7 On the farm的Cartoon time时,几个学生偷偷地仿照课文中的Bobby,又是裁纸又是画小鸡、铅笔和老鼠,忙得不亦乐乎。正在带领学生们读课文的我,看在眼里,气在心头。在努力克制怒气的同时,又萌生了一个念头:不如就让大家仿照课文,画几张图片,然后问一问、说一说。
  于是,就给学生们布置了画图的作业,分别画一个物品或动物、一些物品或动物、某个卡通人物或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第二天一上课,大家纷纷拿出准备好的美丽图片,个个精神饱满,争先恐后地想要上来表演。可见,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
  虽然兴趣被激发了,但是小学生的语言积累比较有限,如果直接让他们表演,肯定只会单纯地使用文中的句型,原文如下:
  Bobby: Sam, look at my pictures.
  Sam: Bobby, what’s this? Is it a duck?
  Bobby: No, it’s a chicken.
  Sam: What are these?
  Bobby: They’re pencils.
  Sam: Who’s this? Is this you?
  Bobby: No! That’s my sister, Tina.
  为此,根据课文,把整段对话结构先和学生们一起整理出来,然后再引导大家思考,哪里可以加以扩充,或者结合学过的语句使对话更丰满。学生们一旦对某事兴趣十足,就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原文被改编成如下对话:
  A: ×××, look at my pictures.
  B: How nice/beautiful! You’re great/good!
  What’s this? Is it a/an …?
  A: Yes/No. It’s a/an …
  B: What a lovely/nice/beautiful/big/ fat …!
  A: Thank you.
  B: What are these?
  A: They’re …
  B: Who’s this (nice/lovely/beautiful …)? Is this you/×××?
  A: Yes, you’re right./No! That’s my mum/ brother/friend,×××./No! That’s ×××,she’s/he’s my mum/brother/friend/…
  经过改编,加入了夸一夸图片漂亮的语句,也有了赞美对方画得好看的句子,培养了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作品的能力;同时,对于一般疑问句加入了肯定回答,加强了学生们对一般疑问句答句的理解与运用;在最后介绍画中人物时,加入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语言显得更为灵活生动。   在接下来的表演环节,学生们带着自制的图画,在投影下操练自编对话,摆一摆、问一问、说一说、演一演。自行设计的动作、语言,将原本简单的对话演绎得惟妙惟肖,部分同学的生动又富有趣味的表演,还赢得了同伴们的阵阵掌声,将课堂氛围更是推向了高潮。在这轻松、快乐地氛围中,学生们的语言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从他们一张张写满自信与喜悦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又在期待着下一次活动的开展呢。
  上述案例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愉快的,学习热情是高涨的,学习成果是明显的。这充分说明了只有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做”,才是学生乐于学习英语的有效形式。英语教师要会活化教材,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把小课堂变大、变活、变新,把语言学习、研究与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这正是新课标对英语教学所提出的目标要求。
  四、设置探索学习活动,化解语法难点,养成规范的英语思维
  英语学习必然会涉及到很多语法知识,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促使学生养成规范的英语思维。三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低,如果按照传统的语法教学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没趣,难以理解。还容易忽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遵循新课程计划所提出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的原则,在教授语法知识时,我会出示一种句型多个句子,或者设置一定的语境,引导学生去总结归纳,然后自己编句子或小对话,综合运用语法知识。而不是先讲解然后练习,再通过多种途径巩固。学生在自主找寻规律、总结规律、依循规律综合运用的过程中,能收获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与热情。
  [案例5]
  译林版3B 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句型“Is this/that …?” be动词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向来是难点,学生很容易与“This/ That is …”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句型,我在PPT上出示了几组句子:①This is a rubber. Is this a rubber? ② That is a ruler. Is that a ruler?让学生认真观察对比两组句子,然后总结。很快,他们就发现陈述句与一般疑问句之间的转换就在于be动词的位置变化。我立刻借助PPT动画,把这个规律形象地演示出来,学生对这一概念印象就更为深刻了。接着,通过对比理解两组句子的意思,从句意上进一步理解陈述句与一般疑问句的不同之处。学生们学得聚精会神,感受着语言的神奇之处。
  理清了句型结构,接下来就要学会实际运用了。三年级的学生有着很强的竞争意识,因此,我设计了PK环节:先4人一组,大家集思广益,然后全班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进行PK。两组成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作答,每造对一个句子加一分,重复造过的句子则不计分,最终获胜的组被封为“最强大脑”。为了团队荣誉,大家都积极踊跃,就连个别最不爱动脑的同学也兴致高昂,认真参与。很多同学在竞赛中表现很出色,灵活运用学过的各类词汇,结合句型,组合出了许多有新意的句子,如:That’s Tina’s birthday cake. This dog is my good friend. Is that your little brother’s toy car? Is this boy your brother?等等,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他们一起来口头表达的时候,同时还锻炼了他们对于一般疑问句用升调朗读的语言习惯,恰恰这也是一个难点,可谓一石二鸟。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有效地掌握了这个语言点,课后再配以少许巩固练习,就水到渠成了。
  结语
  生活化的英语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进入英语这类文科领域的学习,突破了传统英语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英语资源进行自学和探究,把英语课程与实践、探究活动真正地融合起来。随着英语新课程的实施和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需要广大英语教师合理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的英语教学资源,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为学生们创造登台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在唱唱说说、跳跳演演的融洽和谐气氛中,感知语言的魅力,学会运用语言,从而体验成功,收获自信。
其他文献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宣布,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启动“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专项整治工作,力争用半年左右时间,着力解决这一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网络空间全面清朗起来。  据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专项整治将以法治的理念、坚决的态度、凌厉的攻势、有效的手段,打一场网上歼灭战,坚决关闭一批违法违规网站、社交网络账号,清理整顿一批违规地
期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
期刊
据教育部官方公布的数据估计,2015考研报考总人数为164.9万,比2014年减少6.5万,降幅3.8%,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跌。此外,院校和专业报考热度也呈两极分化趋势,有的院校和专业年年是大热门,有的则年年都“吃不饱”。2015考研报考热度前十的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会计、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主要集中在经济、
期刊
为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奠定中国足球发展的人才基础,教育部决定,到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建设出约2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约30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区)。  据介绍,特色学校和试点县(区)遴选程序由学校和县(区)自主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教育部综合认定三个阶段组成。遴选面向包括职业学校在内的各地中小学,按省域内中小学总数的6%-8%进行总量控制,分三个年度完成。特色学校遴选将统筹城乡、区域
期刊
中国移动发布了2014年12月运营数据。数据显示,中国移动4G用户达到了9 006.4万户,如果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来看,有望在今年1月突破1亿大关。在201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谈到了2015年的发展目标。奚国华表示,2015年中国移动4G基站将达到100万个,4G用户将达到2.5亿户。终端方面,中国移动2014年终端销量超过去年制定的2.3亿部的目标,其中4G终端销量
期刊
2015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经济数据,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6 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87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比上年提高0.29个千分点。从性别结构
期刊
中央政法各单位和各地政法机关今年对各类执法司法考核指标进行全面清理,坚决取消刑事拘留数、批捕率、起诉率、有罪判决率、结案率等不合理的考核项目。会议提出,组织研究论证一批难度大的改革项目,早日形成改革基本思路。包括: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提出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方案,研究建立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制度,研究审判权与执行权相分离的改革思路。(新华网)
期刊
近日,美国薪酬数据公司最新调查显示,美国大学毕业生中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起薪和就业率远高于人文学科的学生。不少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宁愿选择起步低但是薪水高、好就业的技工类专业。  在美国,大学毕业生中理工专业与人文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水的起步价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美国薪酬数据公司最近对数百万专业人士进行的调查发现,美国大学毕业生起薪最高的15个专业全是理工科专业,其中前十位依次是石油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
期刊
教育部日前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新增中国梦教育等德育内容、志愿服务等德育途径。  此前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于2004年。新《大纲》中德育内容规定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与《大纲》相比,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升级。新《大纲》新增的德育内容具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改革
期刊
近年来,随着环保行业的不断完善,电镀污水处理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电镀废水治理已经开始进入清洁生产工艺、总量控制和循环经济整合阶段。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的三大污染工业之一,电镀污水处理工艺发展的趋势是彻底消除污染,努力做到零排放。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对电镀废水开展经济有效的综合防治,争取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真正实现清洁生产。在污水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