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具体成因,提出了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违法犯罪;成因;对策
  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作为一个特有的社会问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严重社会问题。研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各种因素和相互关系,能够掌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动因,从而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防治工作。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现况、类型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现况
  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在我国高等学校已屡见不鲜,不仅有一般违法行为,也有了刑事犯罪。大学生作为青少年的一个特殊群体,与青少年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呈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仅海南省三亚市检察院一地从2010年以来,该院共办理的在校大学生犯罪案件有31人,其中2010年1人,2011年5人,2012年7人,2013年10人,2014年(1月至5月)6人。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我国刑事犯罪的主体,并且青少年犯罪总的态势呈上升的趋势。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类型
  根据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主客体方面的某些特征可以将大学生违法犯罪类型划分为:智能型违法犯罪,比如计算机违法犯罪、信用卡违法犯罪等;财产型违法犯罪,,如盗窃、诈骗,尤其是盗窃公私财物的违法犯罪;暴力型违法犯罪,如杀人、伤害、抢劫、绑架等违法犯罪行为;性违法犯罪,如卖淫嫖娼、强奸等违法犯罪行为;特殊类型的违法犯罪,如毒品违法犯罪、赌博违法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等。
  大学生违法犯罪具有一般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共性即违法犯罪类型的复杂性,主要集中在暴力型违法犯罪、财产型违法犯罪和性违法犯罪三大类型。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环境
  1、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是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家庭教育的失败首先体现在教育方法上的失败。许多家庭在大学生未成年时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管教过严导致亲情疏离,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来,家庭中多是独生子女,娇养放纵,导致亲情过剩。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从小形成严重的人格缺陷,如冷酷自私、缺乏爱心、骄横霸道、吝啬贪婪等。第二,父母道德素养低下。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到孩子,其道德的沦落也在所难免。第三,家庭不完整。当下传统的婚姻和家庭观念受到挑战,离婚的家庭日益增多,大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和照顾,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这部分大学生容易形成孤僻、自卑、任性甚至仇恨的性格特征。第四,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自制力培养不够,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与父母相对独立了,部分大学生脱离了父母的监控而放任自流,从而滑向违法犯罪。
  2、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我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国家,教育理念受重智轻德的教育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压力加重,产生厌学思想,逃学严重。其次,学校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培养不够。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重书本轻实践、重教学轻科研等现状,导致部分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人文精神匮乏、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淡漠,从而走向了违法犯罪道路。第三,个别高校教师德才欠缺,在课堂上散布消极甚至反动言论或者苛责伤害学生的自尊,导致部分学生厌学逃学,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成为了违法犯罪的潜在因素。第四,学校管理不善,少人道主义关怀。在学校管理制度方面,重行政管理,轻人文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落后,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精神层面的需求,导致部分大学生走向社会寻求精神满足,一旦接受到社会不良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向违法犯罪道路。
  3、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社会交往的意识增强,社会交往的机会也增多了,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不强,极易受到社会上违法犯罪的影响,甚至是在无意中参与违法犯罪,被违法犯罪所利用和控制。另外,校园周边环境恶劣,政府监管不力。有的高校处于闹市,周围网吧林立,迪吧、游戏厅等各种娱乐场所密布,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金钱、贪图享受,当家庭经济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就通过犯罪获取金钱,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个体原因
  首先,一般情况下,男性违法犯罪在数量上远远高于女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违法犯罪数量趋于增加,特别是女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更为严重。从年龄阶段上看,违法犯罪率最高的年龄一般在14岁至25岁之间。在这个年龄阶段精力旺盛,容易冲动,社会经验少,因此,在盗窃、抢劫、强奸等作案成员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其次,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最关键的还是心理上的原因。一般主要表现为道德观念颠倒、法制观念淡漠、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崇高的理想,缺乏高尚的兴趣、爱好等,直接影响他们对客观现象的理解,容易产生错误认识。
  第三,社会的发展,各种竞争和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愈加严重,大学生群体中的人格异常和精神病患者呈现增多的趋势。这种隐患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是巨大的,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三、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对策
  由于每件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作用下造成的综合产物,也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努力,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首先,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机构,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消除其人格障碍,提高大学生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其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技能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相结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改革,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运用网络、报刊等各种媒体大力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教职员工师德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做到言传身教。
  第四,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大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要尽快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学生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健全管理约束机制,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网络,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和干预。
  第五,营造大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应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作,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创造校园良好的学习、生活气氛和自然环境。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从时间和空间上减少和杜绝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条件。
  第六,司法机关对大学生犯罪应实行感化、教育和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人性化的帮教手段,挽救这些失足青年,使他们能够重新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 王守宽. 《大学生犯罪原因之探讨》.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第19卷第2期.
  [2]李兰芝,高玮主编. 大学生罪错成因与对策研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史高嫣,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法学硕士,经济师、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经济法、法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铁路经过多次大提速,车辆安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动力学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车辆动力学模型,经过名义力计算,使车辆处于装配好的状态,进行临界速度仿真计算。
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现状的观察和研究,我们得出我国的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股权融资偏好,而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远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加上我国的经济政策和监管环境,上市公司管
摘 要:竣工测量作业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我国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需要在对建设工程进行竣工测量工作时,要注意选用适宜的作业方法和技术,通过利用科学有效的测量作业技术和方法,来对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进行保障,从而推动建设工程的发展。本文就建设工程竣工测量作业方法及技术要求进行了简要的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竣工测量;作业方法;技术要求  近年来,我国
【摘 要】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农林经济的财务管理主要由国家和财政的拨款而来,所以农林经济更加需要监管,不断的完善农林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针对农林经济的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完善农林企业管理的方法。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林经济;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农林企业经营过程中离不开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为企业投资和筹
[目的]深入了解斑马鱼CDKAL1基因的结构特点。[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斑马鱼CDKALI基因的基因序列、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此基因
利用粒子滤波对不同频率点处的目标阵列流形进行跟踪,实现宽带信号波达方向估计.该算法基于当前时刻的观测信息,无需估计观测协方差矩阵,使得在短数据情况下仍能够取得优良的
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是各地体育中考的测试项目,很受教师和学生的关注,但教学的安全隐患也较多。为了避免在投掷教学中出现意外,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教学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精神追求越来越高雅。钢琴作为重要的文化娱乐消费品越来越受到重视,钢琴演奏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成功作品的展示,需要演奏者对音乐作品深刻的理解,饱和热情的演奏。钢琴演奏中的技术技巧和音乐表现,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钢琴演奏中音乐与技术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缺一不可。  关键词:钢琴;钢琴演奏;音乐;技术  钢琴作为乐器大家族中的“王者”,是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