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_t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说起来还年轻,还没到日日提个茶壶坐在公园的长凳上闲话过去,追忆往昔的年纪,脑海里却总是浮现那抹夕阳。那抹夕阳是小时候生活的老屋门口看到的,日日看,月月看,以至于如今想起老屋,那夕阳和晚霞就跑出来了。
  老屋是在沟边,坐东朝西。因此,每日傍晚,无论我是在屋门口的树底下捉蚂蚁、跳皮筋、爬砖摞,抑或是坐在门口的石墩上看书、写作业,一抬头,都能看到那抹夕阳,在晚霞的映衬下,挂在沟上空的天际。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于夏日的晚上,和邻居的爷爷奶奶坐在老屋门口的场里乘凉。我那时候小,总喜欢听他们拉家常、讲故事。依稀记得好像有一年哪里地震,我们几家就一起搭着帐篷,睡在老屋门口的场里,当时只是觉得睡在外面很好玩,却没想,转眼,不仅老屋,这整个村庄,竟都成了废墟。
  我想我是没有刻意去记住这夕阳和晚霞的,只是想起幼时,忆起老屋,眼前就总是显现这个景象。一月之前回去了趟,拉着弟弟,抽空去老村庄转了转,路依旧是熟悉的路,只是上面多了些杂草,我穿着裙子和凉鞋,踩上去,竟有些担心脚下会否有蛇虫鼠蚁,不免悲戚。
  我知道老村庄早已废弃了,二十年前,村里的人们开始陆陆续续的搬迁,盖新房子,这些老房子便一个个搁置,成空,无人问津。想起来,我们算是搬离晚的,一细算,到如今竟也已有十年,却还是未料到老村庄竟会落得如此苍凉。
  从一个长满杂草的坡走下去,便看到满目的断壁残垣,那些幼时常去玩耍的伯伯家、阿姨家……如今,只剩下杂草与残存的土墙,放眼望去,尽是荒凉。除了那些参天大树,尚能稍微增添一些生机,却也是根枝纵横交错,杂乱无章。站在自小生活的地方,竟然与曾经站在两千多年前的交河故城前,有了同样的感觉。
  这老村庄,如今,许真成了鸟儿、猫儿和蛇虫鼠蚁的地盘了,除却偶尔传出的一两声鸟鸣,再无他音。
  看到这幅景象,我和弟弟都静默无语,半晌,才从嘴里挤出来一句“这是XX家”。自幼生长在这里,自然是熟悉每一户人家,从南至北,我们认得出每一个屋子原本是谁住过的,当然,小时候的种种经历不免又浮现在眼前。
  待走到我们自家门前时,那感伤的情绪便更重了。弟弟穿着长裤和运动鞋,所以总是在前面为我开路,他踏过老屋门口的杂草,来到门前,用那把放置很久的钥匙,打开了那个锈迹斑斑的锁子。我说,要进去看看那满房间的奖状,最好是拍张照片留作纪念。小时候成绩好,仅是小学,我的奖状就贴满了两面墙,后来搬家时,最放不下的就是那些用浆糊粘在墙上,取不下来的奖状。
  待进了屋却发现,房子都已经不在了,就只剩下几面土墙,也早已受尽日晒雨淋,别说奖状,恐怕连当初的墙皮都找不到一块了。院子里,自然而然也全是杂草,屋内的两棵杏树远远看着还在,只是却苦于这草根本就无法靠近,无奈,只能离去。
  老屋门前是一排椿树,看起来是原来的老树。我跟弟弟说,小时候曾于其中一棵下面埋葬过一只死去的小兔子。原以为那个时候弟弟还未出生,谁知他却说记得此事。看来,当真是日子久远了,弟弟比我小十岁,我总觉得,很多事情,他是没有参与的。
  那个时候家里养了几只兔子,有一天,其中的一只生了兔宝宝,我只记得日日趴在笼子跟前去看它们,也常常拔了草去喂,可其中的一只兔宝宝却突然生病了,奄奄一息。为了救它,我学着电视里的样子,将它抱在怀里喂水喝,却依然无济于事,那只小兔子最后还是死了。想起来,那是我第一次埋葬动物尸首,认真地将它装进一个塑料袋里,再找来一个纸盒子,放了进去,这才来到屋门前的椿树底下,挖了坑,将它埋葬。时隔多年,好多幼时的事情都忘记了,唯这件事,却异常清晰的存留在脑海中,记得母亲当时看我如此用心,还笑话道“怎么不给小兔立个碑子”,如今,再来到老屋,看着这些树,我不知道当年埋葬的小兔子是否已经往生,却清楚记得它的坟冢就是在这里。
  令我惊喜的是,邻居的爷爷奶奶竟还住在这里。他们的屋子在村庄的最北边,一墙之隔就是苹果地,门外面的小狗远远地就发出了叫声,他们许是被这叫声惊扰,都走了出来,想要看看是谁在外面惹得狗吠。一看,却是没认出来我,也是,该有十多年没见了吧。
  我记得小时候,他们在我的印象中,便是老人,如今,却似乎还是那般模样,只是想起来,年纪确实是从六十多岁到了八十多岁。说是爷爷奶奶,因为我家辈分大,细算起来,其实我与他们还是平辈,所以每次见面,都不知到底该如何称呼。他们依旧如以往般慈祥,将我和弟弟邀至家中,又是塞橘子,又是塞香蕉,又是塞干果,盛情难却,我们也只好撑开衣服口袋,尽情的去拿,以让他们高兴。说起我们想去沟边转转,两位老人却摆摆手,劝说我们赶紧回去,许是他们觉得如今这沟边,荒草丛生,再不如从前,条条道路,任孩子们踩踏玩耍了。
  二
  下沟的半坡是冯家山水库抽水的三级站,小时候常去里面玩耍。又因后来在站里工作的叔叔阿姨与母亲交好,时常一起做饭,出游,他们闲暇时,也常帮助我们做一些农活,长此以往,去站里的时间就更多了。他们家的女儿也是恰好与弟弟同岁,所以便作了玩伴儿,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大人们见此,亦常常开玩笑要为他二人订娃娃亲。
  大概是在他们五岁的时候,有一年夏天,叔叔阿姨正和母亲带着我们在苹果地里上着化肥,这两个小孩在路边玩耍,一会儿功夫却不见了踪影。大家赶忙分头去找,待找遍了附近的村落,却还是无果。正当两家人焦头烂额之际,小姨打来电话,原来弟弟和小女孩,竟一路向北,走走停停,去了鲁马镇的外婆家。自此这一段故事也传为了佳话,都说弟弟这孩子有出息,这么小就把小姑娘领去走亲戚了。
  大概又过了几年,叔叔阿姨们离开了三级站,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午井镇,此后,阿姨又生了个男孩,我们亦搬离了老屋。有一年叔叔阿姨曾抱着小儿子来过我们家一次,当时我是在上高中,他们来时正好是个周末,匆匆一面后,自此再未见过他们,听说是在县城开了家鸡汤面店,我却是从未去过,三級站从此也便再无人住过,慢慢的就荒废了。   我和弟弟是沿沟边走的,所以这三级站是在脚下的悬崖之下,院子好像是被谁家占用了,还种着麦子。悬崖边是小时候常爬的避雷针,如今,也只有它还如以往般,挺立在这儿。其实,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在这儿的,好像打我记事起,孩童们就将它当成玩物,去沟边玩耍时,总要比赛看谁爬的高,我好像最多也只爬过几层,却也是兴奋不已。
  这沟边虽不是什么绝世美景,回忆却真的是最多的。和弟弟继续往前走去,便到了我们家曾经的菜地,菜地的一侧是水渠,另一侧是我们走的这条路,隔着路便是三级站。和弟弟走到那,便想起几年前他因为调皮给我挖陷阱,结果自己不小心踩到镢头上弄伤腿的事。
  已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年了,我和母亲、弟弟在菜地里或是种菜,或是锄草,弟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挖个陷阱整我的想法。就乘我和母亲劳作的时候用镢头在旁边的空地上挖了个坑,再将几根树枝横插在坑内,离坑底留出一点距离,最后再给上面盖上树叶杂草。我和母亲在一旁劳作,完全没有注意到身旁的弟弟正在做的这些事,却是突然一声喊叫,只见弟弟满脚是血的坐在地上,原来他在做陷阱时,一脚踩在了旁边刚用完的镢头上,将脚腕上一块肉皮刮了下来,顿时鲜血直流。我和母亲这才知道,他竟如此调皮,也是又气又笑,母亲赶忙背着他去车站,往医院而去,我则收拾整理好农具,一个人回家去等。只记得后来弟弟休养了一段时间,日日都要母亲背着上厕所,如今再走到这片早已荒废了的菜地,那些趣事才逐一从脑海深处又翻了出来。
  想起这件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弟弟也觉得有趣,也算是年少时的一件难忘的经历了。不过觉得对他来说,那腿上的疤痕或许能时刻提醒他,在以后的人生路上,时刻要严于律己,谨慎小心,才能顺顺当当。
  三
  越往沟边走去,记忆的闸门越关不住,一件件往事便浮上心头来。记得有年,母亲带弟弟去沟边放羊,这羊儿在前面摇摇摆摆,却是不长眼踩了蜂巢,蜜蜂般群涌过来,扑向了走在羊后边的弟弟。当时他也就三岁左右,我只记得放学回家后,弟弟满头是包,眼睛被蛰的眯成了一条缝,看的我心疼不已。现在想想,那时,他们走的就是如今我和弟弟走的这条路。
  而我自己,这二十多年来唯一一次经历危险,也是在这儿。
  这沟畔边,有一坝,上有一高高的水渠,小时候,水渠的顶端紧邻着沟,另外两侧都是土崖,只是,崖的坡度缓一些,上面长满了荆棘杂草。有一次渠里放水,母亲在渠边洗衣服,我蹲在她旁边玩耍,却一不小心一脚踩空,从渠边的崖上滚了下去。原以为会重重的摔在地上,不料滚到快离地时,却被一棵小树苗给挂住了,就那么躺在离地大概一米的地方,挣扎着爬了起来,穿着短袖短裤的身上,满是荆棘刺的红印儿。现在想想,依旧是有些后怕,倘若当时是从沟的那一侧滚下去,恐怕便没有那么幸运了。
  不过这渠两边的崖上,除了荆棘杂草外,还时常爬满蜈蚣,也长了许多柴胡。我小时候看到蜈蚣就害怕,每每到那渠边,却总能看到很多爬行的蜈蚣,扭动着身躯在地上匍匐,令人厌恶。当然,也有跟同伴们拔柴胡的经历,起初应该是为了卖钱吧,后来因为拔到的少,晾晒干后,可能被大人拿去泡水喝了,具体那些柴胡后来用作什么,我也记不大清了。
  如今,這沟边,竟是杂草,人们原来去地里时走的那条路,只是隐隐约约还露出一些白色的路面。我本想去沟边看看,却无奈被杂草阻碍,不敢穿着凉鞋贸然踩过去,就在离沟还有几十米的地方,远远地看了看,和弟弟对着那些沟边的柿子树,聊了些以前的事,便慢慢的返回了。
  母亲她们正三三两两的在新挪的村庄的街道里话着家常,原本,村子里的人就少了许多,虽说新村庄家家户户都盖的楼房,大多数却都是只有过年时,才有人回来住几天。更有甚者,过年时也只是大年三十下午回来给门上贴一副对联,又匆匆离去了,谁还能想起,那个废弃的老村庄呢。
  我想,这个满目苍凉的老村庄,和交河故城唯一的区别就是,这里尚有一些绿树杂草增添生机,这里比起交河故城的历史,浅短了那么久。可是几十年后,几百年后呢?如今,似乎只是一晃儿,自幼生活的地方,就已然变成了废墟,变成了断壁残垣,再过些时日,这里又会如何,变成一片耕地?或是永远的废墟?
  我不敢想象是因为,我不愿等我的孩子大一些,等我想要指着那个老屋,给他讲述自己的童年,自己幼时的种种趣事时,却连那个生活的地方都寻不到了。我不愿我儿子将来看到的自己母亲生活的地方只是一片杂草,一片荒芜。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在农村有多少这样已经废弃的村庄,有多少这样的废城正在产生。无奈的摇了摇头,我想,待有朝一日卸甲归田时,一定要再回村庄,屋前屋后种几棵小树,屋内屋外养几朵小花,一纸素笺,写尽人间风雨,一把破琴,抒发万千心绪,就这么香茶、好书、美酒相伴,与这村庄一起,慢慢老去。
  可是,我还回得去吗?
  不知为何,想起老村庄,想起老屋,想起幼时的生活,眼前浮现的,总是挂在沟上空的那抹夕阳,那般耀眼,那般夺目。自从搬离老屋后,好像再没有看到那么美的夕阳了。
  责任编辑 包倬
其他文献
原谅  昨夜我去参加一个有关梦境的会议  平时保持沉默的我意外说了很多  其中某些话已经超纲,甚至违反了会议规定  我大汗淋漓,试图挽回,已经知错  那时会议中突然出现一个我的小敌人  幼时他就看我不顺,如今他站出来  就像当年教室里老师问,谁打的我,他  站出来承认一样。他此刻  也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这话  让我泪流满面地从人世醒来。在清晨之中  沉默回想许久。最后原谅了他  一块镜子  
期刊
早春  致力展开一颗蚕豆,直到指甲  嵌入潮湿的绿色  以此,赶去领悟春天的力度  向一丛山茶趋近,它们,整朵掉落  无法层层褪尽的束缚  像极了,宏大的叙事。自带古典的惆怅  让芳香卷席你,进入一场运动的尾端  总是在回溯,从海的终点翻涌向融雪的  上游。除了早春,一年中无法再往上的季节  这难得的时刻,忧愁仅仅来自明天  重逢  将香菇划出十字,捡走案板上的葱屑,  洗掉指缝间的脂肪,用毛巾吸
期刊
喀斯特地貌上  颤动,一种剧烈的心事  藏宝一样消失在苍鹰的飞行轨迹里  一个女人,在大地上吆喝  那声音,不紧不慢的在高原  来回  喀斯特地貌在高原  张开一个口子  一只羊羔,站在洞边  听见牧羊人,回应那声叫喊  可能是那个女人的  可能是那只领头羊的  他都觉得像妈妈的  回望  回望,麦子就回头傻傻作笑  紧张,枯枝就落得一败涂地  幸福,奶奶就站在垭口贴近耳门  听父亲农忙的声音  
期刊
无数的话语权  我和我的羚羊生病了  无数人拥有很多话语权  可以拯救曾经的一草一木  可我和我的羚羊不愿得到这一次的就治  忧伤的河流已提前注入每根静脉  我们都知道有多少时日同坐在时光  任两岸的风呼啸蔓延到麦田里  我啊不能说悲伤,只能呈上我的伤口  故乡的炊烟正浓  起初荒芜的旷野,幽深的峡谷  是河流与河流相遇,血液与血液相融  溪水秘密涌入海洋的一条暗道  把落日变成希望来临之际一次平
期刊
危险地域  眼看着就要到桥下了  因为手里提着30个鸡蛋  我的步子一步比一步重  因为怕它们碎裂  怕它们和白菜发生争执  我在水果摊的卷帘门拉下来之前  把白天灌到眼睛里的冰晶都逼出来  破旧的家具,在干冷的冬天  是一堆有用的柴  在漏水的不锈钢盆里  它们燃尽自己,就妄想来燃我的骨头  再烧我的鸡蛋  我走的那样急,是因为自知  没有什么程度的冷  能及时填平一条路上突陷的一个洞  也没有
期刊
抵达永善之后,雾笼罩着所有附近地区,致使我们无法看清这个地方。 ——柏格理日记  我还精确地标出了被地理学家忽视了的牧羊女的位置。 ——圣埃克絮佩利《人类的大地》  大地怀中的弹丸,小小的一点,却成了昭通市昭阳区下辖的鲁甸县几十个乡镇几十万户人家的生命之土。欧家营就处在它的心脏旁边,像它的肺的一个组成部分。 ——雷平阳《土城乡鼓舞》  对于诗人和作家而言,地图对应的并不是平面的、抽象的地理和空间
期刊
1  除夕夜下起了雷雨,实属罕见。我给小爱戴上口罩,护着她钻进车里。母亲还在车后挥手,撑着我结婚那天妻子撑过的红色雨伞。雨中有黑色的影子在滑翔,想必不是燕子,大概是蝙蝠。  路上没多少车,两边楼房单薄的几盏灯光摇摇晃晃,这段日子,谁都不敢轻易出门。抵达高铁站,雨还下个不停,广场上空荡荡的,只有黑色的公交车默默接受大雨的冲刷。我把车停在路边,给小爱套上雨衣,抱着她往高铁站方向走。  公安检查了身份证
期刊
1、巴尔扎克不研究历史,而是诉说历史,书写历史。小说《白鹿原》的题记:“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另外一句话是《灯塔工的值班室》那本书里的一句话,历史学家阿赫托戈说,小说就是厚厚的史书,它们对世界进行听诊,并尝试讲述这个被历史控制着的世界。“研究历史的人”被称为“灯塔工”,共同点是孤独地值守在值班室,从那里能看到外面的东西不多,却对航向起着重大意义。  2、个人史也就是记忆史,这是当下的文学观,19
期刊
耶稣为救世人,被钉在十字架上。世人有罪,从此开始永无止尽的等待,等待罪的宽恕,等待救赎的降临。我是世人中的一员,我等待,心中既有希望,也无希望。我心中无希望,是因为我深知我所等待的永不可能到来,我心中有希望,是因为我仍在不可能之中寻找着一种可能。对我来说,抵达这种不可能的可能的方式,就是书写。直到现在,我依旧坚信伟大的作品关于真善美,关于真理和这个世界的奥秘。尽管我把握不住全部,全部是一种假象,我
期刊
我闲步,还邀请了我的灵魂  十年前我遭逢人生一大劫,差点作别人生。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后出院,放弃与世界的联系,我有一个多月的静养。  每天,我站在窗前饶有兴致地看风看雨看高天流云,外出散步时我便两眼往低矮处睃,于是电脑面前我敲出了些干净的文字:  去小区那苍翠的没人没车的消防通道上走,仔细地辨认着脚底下那些草叶,除了蒲公英、车前子、旱金莲、苜蓿、三叶草外,还杂有艾蒿、扁穗雀麦、马鞭草、酢浆草、泽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