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继续抛售地产股 转向抗通胀板块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产调控政策等多重利空的重袭之下,A股市场再度掀起轩然大波。
  4月19日至21日的三个交易日,沪指暴跌3.1%。尤其是19日,沪指一日之内跌穿年线和3000点重要关口,跌幅高达4.79%。
  近期受到房地产调控政策组合拳重压的地产板块首当其冲,成为机构持续做空的对象。近四周(3月29日至4月21日,下同)内,机构从该板块中撤出近200亿元资金,该行业也因此成为近期机构净卖出金额最多的行业。
  此外,通过房贷与房地产板块紧密相连的银行板块也遭遇机构近百亿元抛售。证券保险、钢铁冶炼和土木工程等行业,近四周也均遭到机构逾40亿元的净卖出。
  上述板块遭遇机构做空之时,一些抗通胀板块成为机构资金的避风港。主要包括贵重金属(包括黄金股)、西药板块、生物制药和普通有色(除贵重金属外的有色金属)等。
  
  机构继续撤资300亿
  
  由于多重利空齐发,近期A股市场突现暴跌。4月19日,沪深两市股指双双跌破年线,沪指跌幅达到4.79%,深成指跌幅高达6.22%。
  追溯当日股指暴跌的主因,主要有三大利空因素:房地产调控组合拳精准打击楼市拖累地产及金融股;股指期货推出初期主力资金大幅做空,率先上市的四类合约在4月19日均大跌逾6%,且9月合约IF1009跌幅更是高达7.34%;华尔街巨头高盛欺诈案导致美股大跌从而拖累A股。
  在这些利空因素的夹击下,最近一周(4月19日至21日,下同)内,沪指暴跌3.1%。机构资金大幅净流出307.07亿元。
  这是清明节后开市以来,A股市场连续第三周资金净流出。在此前两周,机构资金分别净流出226.49亿元和397.09亿元,当周对应沪指跌幅分别为0.4%和0.48%。
  最近四周机构资金流向汇总可知,机构资金已经净流出854.76亿元。
  事实上,在最近四周内,A股市场一直受利空困扰。
  除了近期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股指期货做空等因素之外,此前阻挠股市前行的一些利空因素还有:央行二季度或将加息、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不明、股指期货上市前期市场观望气氛渐浓等等。
  4月22日,由于银监会官员解读二套房贷认定标准出现根本性颠覆,地产、金融股再度大幅走低,导致当日沪指盘中跌幅超过50点。
  
  地产股再遭减持
  
  在大盘持续下探的同时,此次市场暴跌导火索之一——地产板块首当其冲,成为机构重点抛售的板块。
  指南针全赢数据显示,近一周,机构减持最多的行业板块即为房产开发租赁板块。4月19日至21日,机构在该板块的净卖出金额达44.33亿元,远超出对其他板块的减持幅度。
  其实,机构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减持迹象早已显现。近四周内,净卖出金额达到181.94亿元。
  机构资金大幅做空的同时,房地产板块指数也应声下跌:近四周内跌幅达到11.36%,在58个行业板块位列跌幅第一。
  房地产板块遭遇机构集体减持,来自于近期密集出台的地产调控措施。先是在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向外释放了抑制高房价的信号。
  18日,国务院发布通知指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对不能提供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买住房的贷款。这一政策给地产行业带来重击。此后,银监会和保监会也先后出台了房贷及严禁炒作地产的新政。
  同时,银行板块也遭遇机构的摒弃。近四周内,机构在银行板块净卖出83.36亿元。
  与上述板块“同病相怜”的还有证券保险、钢铁冶炼和土木工程等。近四周上述行业均遭到机构逾40亿元的净卖出。
  这些板块个股也同样遭遇重创。指南针全赢数据显示,近四周机构减持最多的5只个股为海通证券、深发展A、中国联通、万科A和华侨城A,均遭遇机构逾15亿元的减持。其中,华侨城A跌幅最为惨烈,近四周跌幅达到20.57%。
  
  抗通胀板块受宠
  
  在从上述板块大幅撤出资金之后,机构开始寻找资金避风港,抗通胀板块成为其近期青睐的对象。
  近四周内机构净买入的行业有8个,其中包括贵重金属、西药板块、生物制药、普通有色等,上述板块均为市场公认的抗通胀板块。
  其中,机构净买入金额最多的行业为贵重金属行业,净买入金额为35.26亿元。而西药板块和生物制药板块也分别得到机构9.62亿元和6.69亿元的加仓。
  受机构资金推动,贵重金属行业近四周已经逆市上扬12.64%。机构加仓最多的个股为中金黄金,加仓金额达到11.6亿元,同时该股股价上涨24.29%。
  而在西药板块,机构重点买入的个股包括哈药股份、太龙药业和海南海药等;在生物制药板块,机构重点加仓了上海医药、华兰生物、天坛生物等。受资金推动,上述个股近四周涨幅均超过10%,跑赢大盘。
  由于去年信贷政策过于宽松,导致市场货币投放量大幅增加,因此,有市场分析认为,今年国内通胀将不可避免。在这样的通胀预期下,机构近期重点选择相关抗通胀板块进行投资,抵御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通胀风险。
其他文献
车市经过了热火的2009年之后,尽管汽车消费优惠政策仍在,但是优惠幅度有所下降,加之前一年的集中消费,不免让人对今年的消费增长不敢报以太高期望。  然而,第一季度的汽车市场消费似乎击碎了悲观预期,高景气仍在持续。中国,也将成为一个车轮上的国家。  如果说2009年是汽车股在此前一年低迷后的一次强有力的起跑,2010年就是这场拉力赛的途中跑。那么,谁将领跑,谁将掉队?  通过对汽车上市公司最近五年的
期刊
2001年1月15日,上海交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交技发展)在上海浦东新区呱呱坠地。  仅仅五年之后,它便跻身《中国交通信息产业》所评选的中国十佳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集成商之列,业务遍及全国二十个省(市、区),并在西南地区和上海市场处于优势地位,在我国交通运输机电行业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契机:技术优势明显,市场需求旺盛    交技发展是由交通部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下称船研所)为主发起,
期刊
劳斯莱斯古斯特    劳斯莱斯幻影系列之后全新车系的首款新车,当驾驶员进入车厢,迎接他们的将是布满真皮和镀铬装饰的内装,小提琴键式开关,磨砂仪表盘和大量实木装饰。其他提升舒适性的配置包括具备按摩、加热和冷却功能的可独立调校躺椅。  劳斯莱斯还提供了羔羊毛地毯、全景式天窗、复合板餐桌以及带有香槟酒杯的小冰箱。另外车厂还提供了家庭影院风格的娱乐系统,包括安装在前排座椅头枕后面的9.2寸液晶显示屏和手套
期刊
对于长安马自达来说,今年3月份,其全系车型的销量可谓是值得骄傲的一笔数字。凭借着马自达3和进口马自达3两厢以及马自达2系列车型的热销,长安马自达全系车型销量再次突破了万台大关,达到10021台,同比增长91.5%。而在3月强势销量的带动下,长安马自达在一季度的销量也达到了22750台,同比增长83.7%。  其中不少的销售量也是由投资人士所推动,毕竟在马自达的世界里,动力性能尤为卓越,轻踏油门便有
期刊
这是一家年销售额仅有7500万元的软件企业,若上市成功,将成为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年销售额最低的公司。就是这样一家“袖珍”公司,反而它的成长能力却让我们担忧,因为最近两年公司的销售额复合增长率仅12%,净利润更是下滑0.9%。  销售增长乏力的背后,在我们看来,主要原因是公司的客户粘性不足,即便拥有开拓市场的能力,但获得新客户,丢掉老客户,业务因此也很难快速成长。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公司近两年来营
期刊
2009年,券商苦尽甘来。  “雨过天晴”的A股市场令券商尝到了甜头。年报上,13家上市券商2009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近7成,“靠天吃饭”的经纪业务、承销业务以及自营业务所带来的净收入整体均得到大幅度增长。  然而,《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发现,在反映券商自营业务收入的指标中,虽然券商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大多由负转正,但真正赚到手里的投资净收益却普遍下降。此外,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
期刊
“我们一年有1/3的时间要去基金公司路演。”一家券商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券商对基金的这种“殷勤”态度,来源于对基金分仓佣金这块大蛋糕的渴望。尤其在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大跃进的背景下,基金分仓佣金诱人度正在日益提升。  根据Wind统计,去年由于一轮阶段性牛市,118只新基金得以密集发行,募集总额度达到3550亿份。  基金队伍的壮大使得基金的交易量也急速提升,券商从中所得的分仓佣金自然
期刊
A股市场遇房地产调控“利剑”,其惊心动魄不亚于大地震。  4月19日,150点的暴跌把股市紧扣在地;21日,大盘忽然好转,板块全线飘红;22日,市场再次变脸。  “过山车”表演让后市变得扑朔迷离。  “市场上涨仅是超跌后的技术性反弹。但由于市场仍被地产政策调控的阴云笼罩,大盘难有大的上涨空间。中期来看,市场会维持弱势整理态势。”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唐永刚对《投资者报》记者预计。  至于弱势中的投
期刊
在2009年市场的大幅反弹中,券商们在投资阵营中各展身手。最终,他们在2009年取得了怎样的战绩?在所有上市券商中,谁的投资能力称冠群雄?谁成为正在崛起的后起之秀?谁又表现黯淡,业绩一落千丈?  自营业务收入的高低最能反映券商自身的投资能力。《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汇总了11家已经发布2009年报的券商业绩,对比了其自营业务收入状况,结果发现,中信证券继续称冠,国金证券则排名垫底。     自营收入
期刊
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为去年底的高仓位“腹胀”不已,如今A股后市依然不明朗,基金经理进退维谷。  基金一季报已披露完毕,从中可以看出基金依然保持高仓位,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仅微幅下调2.49和1.68个百分点。  由于风格转换迟迟不能实现,一些基金经理开始调仓换股,减持采掘、金属非金属和金融保险等蓝筹板块股票,转而增持信息技术、医药生物行业。  个股投资方向也出现新特征。尽管监管部门、研究机构和媒体不
期刊